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琼娥 《新闻传播》2023,(18):95-97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地位受到巨大冲击,如何有效稳固传统新闻媒体舆论地位,实现新闻媒体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且在融媒体时代发展下,传统新闻媒体将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而新闻采编人员作为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强化相关人员新闻采编能力对促进新闻媒体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传统新闻媒体能否紧抓发展机遇、全面应对挑战的核心要素。鉴于此,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研究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高效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时代发展,融媒体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本文将探析融媒体的具体内涵,并研究在融媒体背景之下新闻传播的特点、时代变迁下新闻传播产生的变化以及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之下创新性的发展新闻传播,让新闻传播更加个性化的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3.
当代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对于社会的舆论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对当代媒体新闻观中的"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充分的挖掘。当代媒体只有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本质内涵才能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力与影响力充分地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指导新闻媒体工作者发现新闻传播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当代的新闻媒体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研究透彻,同时积极地吸收马克思主义中的自我批判精神,在动态的发展当中实现前进,并建立外在的自我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新闻媒体体制机制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传播形式创新、新闻生态创新等的重要保证和途径。新闻媒体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优化新闻结构。新闻媒体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新闻资源科学开采。科学发展观给当前新闻“媒体人”以深入思考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契机,给了新闻媒体创新思维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魏新俊 《新闻爱好者》2022,(12):112-114
媒体碎片化和极化导致专业和非专业新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国际上碎片化和极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媒体环境往往与非专业新闻提供者的出现、新闻标准的削弱以及受众意识倾向的分化有关。这种环境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和另类新闻媒体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有些试图在其报道中积极削弱传统主流媒体的可信度。通过采用以受众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探讨碎片化和极化较为严重的媒体环境和消费习惯对用户感知新闻媒体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新闻用户的个人媒体选择以及周围新闻媒体环境的构成在新闻媒体绩效评估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自媒体新闻给传统媒体新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何在自媒体流行的当下,在新闻行业中将自媒体新闻和传统新闻进行融合发展,促进新闻传播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媒体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哪些改变,以及给予这些变化两者的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融媒体等多种新闻媒体形式的日益繁盛,传统民生新闻热线与新闻都市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面对5G时代的到来,如何进行都市媒体民生热线的新时期转型成为媒体改革的重点.民生是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新闻媒体是民众的耳目,想民众之所想,报道民众关心的问题,因此,做好民生热线转型是新闻媒体转型的挑战.如何转型?转型之后如何兼顾传统热线与新媒体融合?这些都是当下都市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文章从传统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媒体转型现状出发,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为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变化,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较大冲击。新闻编辑要想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创新新闻编辑内容,促进新闻编辑的转型。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转型必要性的阐述,立足当前新闻媒体的实际情况,提出融媒体时代具有针对性的新闻编辑转型策略,以期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应对融媒体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活动策划”的字样,在新闻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新闻活动策划”的争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是热闹。从黑龙江新闻广播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体会,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是提高媒体竞争力、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认同的重要手段。而在新闻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如何在新闻活动中加强策划力,强化执行力,进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是媒体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媒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使得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如何才能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满足受众者的猎奇心理至关重要,因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应当对新闻受众者的猎奇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有的放矢的开展新闻传播,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吸引力。本文对新闻受众者猎奇现象进行了剖析,首先分析了新闻受众者猎奇现象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根据受众者的猎奇现象,就新闻媒体如何创新新闻传播模式提出一些思路,旨在为新闻媒体发现和满足受众者猎奇心理方面能够提供一些参考,特别是对于新闻媒体开展新闻传播的科学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同源新闻资源的争夺上。这是因为,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不同新闻媒体的信息网纵横交织,新闻热线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新闻资源已不可能为一家媒体独有独享,而为媒体共有共享,新闻报道向同源化甚至同题化蔓延。  相似文献   

12.
一目了然     
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召开2006年4月4日至5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记协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全国50余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认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的创新与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闻学术理论研究将发生以下变化:一是新闻研究需求水平将日益提升,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越来越看重新闻研究价值,决策层与管理层、社会与市场都会对新闻行业研究提…  相似文献   

13.
黄晖 《新闻传播》2009,(9):96-96
全球化是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娱乐化(Infotainment)”则成为近些年全球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表现。然而我国一些媒体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赶下,盲目的走上了畸形发展的“新闻娱乐化”道路。这样的“新闻娱乐化”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的真正需求。而且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长此以往,我国独特的本土化的媒体市场将荡然无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丧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时代逐渐到来,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文章主要针对自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区别进行分析,通过详细阐述自媒体新闻和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并且找出详细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媒体新闻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围绕这一原则,当前,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从而在新闻媒体形成了民生新闻热潮。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新闻改革的成功尝试,因此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媒体把关注老百姓生活理解为对民生市井、日常琐事的关注,甚至将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严格划分开来。笔者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16.
潘振宇 《东南传播》2014,(11):138-139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媒体是社会公德的守卫者。但遗憾的是,缺乏制约的媒体权力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近来不断地爆出权力寻租与新闻敲诈的腐败事件,将担负舆论监督功能的媒体一次次推向公众审判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策划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其发挥的效应也逐渐凸显。但当前,一些新闻媒体过分强调新闻策划这一手段,甚至将新闻策划变为策划新闻,盲目追求卖点,将炒作误以为策划,使策划新闻演变成了一种作秀。  相似文献   

18.
张齐建 《东南传播》2013,(3):131-132
在舆论监督和舆情引导中,地方新闻媒体作用巨大却很难发挥,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有意无意中背离新闻伦理,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使地方媒体在进行舆情引导时处于尴尬的地位。如何使地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使其从业人员注意恪守新闻伦理,从而使地方新闻媒体在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发展中起到应起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辉 《青年记者》2015,(5):30-31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广泛关注,各类报道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但这无法掩饰部分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这一事件给所有的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面对重大事件,媒体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的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报道新闻和发布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考虑是否符合新闻伦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拥有人文关怀,同时肩负起新闻媒体应该  相似文献   

20.
新闻策划是经营媒体的制胜法宝之一,它是新闻媒体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并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对于只闻声不见影的广播媒体来说,如果进一步延长其报道链条,将新闻策划从直播间搬入群众中进行直观展示,给新闻策划找到更形象的落脚点,这样将使新闻策划更具影响力,使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