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压轿官     
在我的家乡,姑娘出嫁那天,女方家有人送亲,其中必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名曰"压轿官".到了男方家,新娘下车时,男方必得付给一定数目的"压轿钱",否则压轿官赖在车上不下来,婚礼就被延搁着不能进行.结了婚是男尊女卑,结婚时女方却要显显自己的高贵.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业务中,消息、通讯、评论是三大常规武器.在传统的新闻业务中,这三项武器是相互分离的,分工非常明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三项武器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趋势,有人把这种体裁融合之后形成的新闻题材称为"新闻述评",也有人称之为"新闻评论",不管以何种名字冠之,这种新闻体裁融合的趋势正在成为一种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3.
消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新闻传播形式。它发端于近代报纸萌生之时,自16世纪末问世以后,便迅速成为报纸的"主角",在新闻园地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由于互联网和电子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增多,好看的新闻消息也越来越多,常常让大家感到眼花缭乱,就像吃"快餐"一样容易、便捷。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就事论事的"粗加工"新闻消息已经很难再留住读者的目光。如何打造能吸引读者目光,有思想内涵、有认识深度的新闻消息,就显得  相似文献   

4.
"说"新闻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该方法使传受双方形成信息和情感上更好的交流,是对传统新闻播报方式的挑战。如何"说"好新闻,提高节目质量就成为主持人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冰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19-120
尽管有人把时评归于一种"脑残文体",未必完全符合事实,但时评这类新闻评论的文风,当下确实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流弊",那就是:一些时评作者习惯于"望文生义"———翻一翻报纸,看一看帖子,把一篇新闻报道琢磨几遍,就匆匆下笔、滔滔而论。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不留神,难免会有偏激、偏颇之论,难免会有"蜻蜓点水"之论,或者"隔靴搔痒"之论,甚至出现谬论,"望文生议"也就变成了"望文乱议"。概而述之,"望文乱议"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社区新闻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区域进一步细化,从国际、国内、本埠直接"挺进"到社会组织的"腹地",比近10年来沿用的"市井新闻"更加微观,也更为贴近传播主体和受众。打一个比方,社区新闻的传播就像一台"微创手术",通过社区这个"小切口",让受众探视到社会万象。  相似文献   

7.
新闻点评是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有针对性地阐明其背后的深层寓意,作为新闻发生以后的点评,它就像一枚"马后炮",但作为一种公正、客观而又不失理性的声音,它无疑为刚刚阅读了新闻的读者注入了一针思考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8.
陈植源 《新闻天地》2002,(11):48-49
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怪问题。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就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于是,有人就把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记者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就很可能弃而不看了。可见,这种"藏在新闻里的新闻",是不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一些常规性报道,事实表述也能做到清楚准确;但遇到突发性新闻,采编人员的心态容易失衡,当前某些记者采写新闻失实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写作的"客观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如何真正做到新闻写作的客观性呢?一、注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许多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都始终牢记五个字:"实、新、要、快、短",同时把"真实"不折不扣地放在首位。其实这里说的"真实",就是指新闻的客观性。如果不能保证事实是客观的、真实的,那么采写出来的新闻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记者因采访被拒、被殴,甚至被打伤、打残的消息,不断地见诸报端,有人还把2003年戏谑为"记者挨打年",可以说记者挨打事件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近日省会不少媒体关注的一条民工讨账的消息,却让人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故事  相似文献   

11.
言简与意简     
消费者购物,追求"一分钱一分货"。读者在阅读消息时,则追求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消息简短精炼,干净利落。而作为消息之"重中之重"的新闻导语,更应该要求"含金量高",这样方能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倘若记者在消息导语写作时做到了在三言二语之中吸引,感染读者,把新闻的主要内容传递给读者,那么他的消息写作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屡屡有繁杂冗长、含金量低的新闻导语见诸报端。这些导语不是臃肿,就是枯燥,大大削弱了新闻表现力,甚至将好的新闻主题埋没。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精炼的导语呢?  相似文献   

12.
张玮 《新闻窗》2011,(5):119-119
常常有人说,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里,年年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年年发展的业务似乎也没有大的区别,搞新闻时间久了就会思维"枯竭",没什么新闻可挖了。就像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此言差矣。对于真正了解新闻、懂新闻、善于发现新闻的人来说.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小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客户,关键要找到最合适的报道角度,要有独特的新闻眼光。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的制作可谓是一种画龙点睛的艺术,因为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和读者的关注程度。作为报纸主要体裁的消息标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制作好的消息标题,让我们报纸的消息更有"抓人"力?笔者认为必须要了解读者,把握受众的四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茶水发炎",对于业内的朋友来说,不是一个新闻。2007年4月,中新社浙江分社的年轻记者就曾策划了一条"茶水验尿"的新闻,医院给出的结果是:茶水"发炎"了。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舆论纷纷谴责医生缺乏医德。也有人质疑,记者调查方式有问题,怀有恶意,违背了新闻道德。不久,卫生部作出回应,只要含有和尿液中可能检  相似文献   

15.
《新民晚报》5月4日刊登一条消息:调解室里撒野,硫酸泼向丈夫。说的是一对夫妻在法院闹离婚,女方向男方泼硫酸,女方构成毁人面容罪已被拘押,笔者大有不解,翻开1979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刑法,192个条文,根本就没有毁人面容罪的罪名。又翻阅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的所有补充规定,也没有毁人面容罪的罪名。由此,我想到成千上万的编辑、记者、通讯员在学习新闻写作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一点法律知识。毁人面容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它的具体罪名是故意伤害罪。凡是故意伤害公民身体健康的  相似文献   

16.
程怡 《新闻实践》2006,(1):26-27
下面刊发的五篇短文, 谈的都是新闻的"ABC问题"。本无须多说。对每一位新闻从业者来说这些常识都应烂熟于胸,且运用自如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今, 我们随手拿起一张报纸阅读,就会惊讶地发现,新闻要素残缺不全、标题故弄玄虚、语言生僻随意、内容罗嗦拖沓等现象触目皆是。虽说精神产品很难有物质产品那样的统一标准,但新闻作品的质量标准还是有其客观依据的。今天我们重提 "新闻ABC",旨在给媒体同仁提个醒: 新闻报道和理念的创新,必须建筑于扎实的业务基础之上。重视"新闻ABC",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26日,一条“江苏有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在随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经查此消息是失实报道。其实,“在近4万名毕业生中有3万多为中专、技校毕业生”。而像上述这类失实新闻,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甚至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也时有出现。基于此,笔者提出有关耻感与媒体品格的一点看法,愿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夫妻是一生的朋友。此话十分贴切。因为"朋友",又与这样几个词汇相等同——陪伴、帮助、共同成长。那么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就是陪伴其在职业道路上前行一生的"朋友"了。没有了这位"朋友",记者将无法实现眼光和境界的升华,也就没有了心血和汗水交融后闪光的职业价值。那么,何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从何而来呢?何为新闻敏感就像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朋友一样,新闻敏感,注定要伴随记者的整个职业生涯。没有了新闻敏感,新闻报  相似文献   

19.
梁孟伟 《新闻实践》2009,(10):42-43
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而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总之,新闻“存”久了,就成为历史。然而,有一种“新闻”却非常特别,不是为了公开报道公众传播,只是为极少数人“通消息”。在中国特色语境中,这种“新闻”叫“内参”。重要的是,“内参”受到的限制不能说没有,但比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却要少得多。所以,当经过几十年“冷藏”后,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新闻开始“解冻”,便是格外珍贵的昨天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