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怡  陈旭 《预测》2010,29(6)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运营/市场界面管理的视角,对考虑服务水平约束的零售商订货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存在并且唯一.在确定性需求的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利润均随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随机性需求的情况下,当服务水平较低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期望利润跟服务水平无关;当服务水平较高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是服务水平的增函数,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是服务水平的减函数.最后,论文讨论了需求波动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不确定型决策理论中的极大极小方法,讨论了在需求最坏可能分布情况下集中式供应链的最优联合策略选择;考察了在分散决策供应链中零售商订货量与广告投入不足将导致供应链绩效不佳。研究发现,引入由交易信用、广告费用补贴以及销售收入共享构成的组合激励机制,能够协调作为独立主体的零售商的订货行为与广告策略,在满足零售商参与约束的同时,最终实现制造商期望利润的显著提高,并且例示了需求波动对供应链成员最优期望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婧  陈旭 《预测》2011,30(5)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双重损耗,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订货策略模型.首先假设市场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影响,然后通过建模得到无期权、有期权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最优运送策略.通过比较,得到无期权时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货量大于有期权时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有期权时的最优总订货量;有期权时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供应商成本控制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由数值实验得到:供应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成反比、与产品批发价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姚珣  张明善  唐小我 《软科学》2011,25(4):50-55
针对手机市场中出现的间接广告现象,研究了多产品销售条件下,供应链新产品成本估算以及协调问题。建立了非对称信息下多产品的批发价与订货量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给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博弈均衡。研究结论显示分散决策下零售商的订货量明显低于集中决策下的订货量,同时研究表明通过使用线性价格折扣共享契约(price-discount sharing)可以协调该供应链,并能任意地划分供应链的利润。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鞋子零售商在货物存储和订购上费用的最小化问题,文章结合鞋子零售商的具体订货和销售情况,运用数学思维建立了单个订货周期中每双鞋子关于鞋子进货量的总费用模型,并采用不等式法,求得了鞋子零售商最佳的订货周期和订货量,从而为其提供了最优的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现在的实体店销售和互联网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采用报童模型的框架,研究了最优订货量的决策和方差分析。问题从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共享策略下的订货决策、只有传统服务渠道销售时的订货决策、只有外卖服务渠道销售时的订货决策以及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的订货决策,并对不同情形下的订货决策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共享策略下的最优订货量最小;共享策略下传统服务渠道需求和外卖服务渠道需求的负相关程度越强,零售商的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7.
陈志刚  徐渝  贾涛 《预测》2007,26(1):64-69
针对可控提前期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基于非线性提前期成本和存在顾客流失情形下,采用连续盘点策略的库存管理问题。证明当提前期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时,存在唯一的全局最优订货量、订货点和提前期,使年总成本最小。本文给出有效的迭代算法求解最优解,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缩短提前期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序佑  齐晶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231-236
文章研究由一个零售商及一个有促销行为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利用博弈论及比较静态分析法,得到如下结论:回购契约下,零售商的订货量随供应商促销努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回购契约不能协调该供应链;回购契约以及成本分担契约满足一定条件下,该供应链达到协调。此外,成本分担契约中的成本分担因子在满足参于约束的前提下,能够使得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任意分配供应链的利润。数值模拟给出了该模型更丰富的结果: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刺激了供应商的促销努力水平,然而零售商的订货量不减反增。如果成本分担因子由供应商决定,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随着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增加;如果成本分担因子由零售商决定,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随着商品销售价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物流配送流程中,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对同一零售商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多次供货.针对此现象,在固定建设成本LMRP模型研究基础上,从优化角度将模型扩展为考虑下游配送次数的LMRPVCC选址-库存问题.利用EO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计算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与最优配送次数,得出包括订货成本、运输成本、零售商处的平均库存成本在内的零售商运作成本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特点与构建模型的特征,设计了修正粒子群算法对Daskin文中的49与88节点算例求解,并利用运输成本系数与建设成本系数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风险厌恶假设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决策主体是风险厌恶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讨论了回购价格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的影响,给出了在需求满足二阶随机优势准则时,判定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大小的条件;其次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回购价格对零售商的库存决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厌恶情况下回购契约的特殊性,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创新产品的零售市场上,零售商可以将未售出的商品退还给供应商而得到部分或全部的货款。鉴于新产品市场需求的高不确定性,供应商回购对于零售商来说是一个降低风险的重要策略。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理论,从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入手,研究在市场需求随时间变化不确定的情况下,供应商应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时效性回购契约。分析在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最优决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的商品特征,应如何调整回购时间及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态分布下时变参数的报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华明  马士华 《预测》2005,24(6):67-70,17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基于时间竞争战略的深化,产品/服务的时效性越来越强。本文扩展了传统的报童模型,以批发价和需求预测精度随时间变化的报童问题为对象,研究市场需求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报童模型关于最佳订货时点和最优订货量的决策问题。建立了正态分布下时变参数的报童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求解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的不考虑时间因素的报童模型相比,前者能够增加零售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季节性产品,由于销售商订货决策时点提前,用于决策的信息多是预测值,而诸如产品的销售价格、残值、缺货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特征等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订货量的准确性,一旦出现产品超存或短缺,都会降低销售商的收益。针对上述问题,销售商可采用延迟订货、柔性采购以及经营替代产品等策略,获取更准确的订货决策信息,降低或转移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提高订货决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碳限额约束下考虑碳税政策,研究由多个制造商、多个零售商、多个随机需求市场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问题。利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研究工具,描述网络中各层决策者的竞争行为,给出各层均衡及网络均衡的条件,构建碳限额约束下考虑碳税政策的随机需求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研究表明:网络内生的最优碳税保证了均衡状态下制造商的碳排放量没有超过政府规定的限额;当政府放宽对闭环供应链网络中企业的碳限额限制时,制造商采取提高回收价格、增加回收量以及降低批发价、提高产品批发量的方式提高其利润,此时其碳排放量也在增加。这说明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存在着冲突,为了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企业需要放弃部分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再制造绿色供应链中企业的最优决策以及政府的最优激励策略,建立了由普通产品和绿色产品相结合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多种情形下的最优均衡决策结果,对比了政府基于回收率补贴与回收量补贴这两种激励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商采用参与回收再制造策略将为绿色供应链中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政府实行基于回收率补贴的激励策略将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产品定价策略,以及顾客比例对最优定价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顾客比例对利润函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如果战略顾客无差别对待渠道产品,制造商会建立自营的专卖店和自营的网络平台销售产品;无论是采用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战略顾客的比例较少时,产品定价会较高,而且对零售商越有利。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决策问题。在零售商既订购产品又订购期权的情况下,给出分散控制系统中零售商的最优产品订购和最优期权订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经数值分析得到:产品损耗率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正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先成正比、再成反比;期权订购价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反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制造商生产过程中随机扰动问题,构建了一个供应扰动背景下的二层供应链模型。以短生命周期产品为例,分析了供应扰动对于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影响。通过构建现货市场协调供应扰动模型,揭示了扰动发生时间点以及现货批发价格对于零售商的现货市场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从而识别出在不同情景下现货市场补货策略绩效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现货市场协调只能减少供应扰动带来的损失而不能消除扰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军  谭德庆  李良 《软科学》2017,(4):132-138
采用一般需求函数,通过构建不同主导模式下的博弈模型,探讨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价格策略;基于此,比较每个成员在三种主导模式下的利润,并得出均衡状态下的供应链主导模式.研究表明:当主导模式为零售商主导和共同主导时,零售商将基于批发价的成本加成作为价格策略能够获得最大利润;当它们在主导权归属上存在冲突时,其占优主导模式具有不稳定性,均衡状态下的主导模式受到纵向策略关系、销售终端竞争、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构建供应链博弈模型时,研究者应该根据市场结构和用户实际需求特征来提出主导模式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