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实行新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水产动物疾病学》是高职水产专业的主要专业课,通过行动导向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掌握相应的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文科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必须突出应用型能力结构,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标准,培养具有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文科应用型人才。要适应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培养社会需要和适应社会的创新性人才方法和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大胆的改革思路并付诸实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教育现状,提出要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阐述了从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出发,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际,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瞬息万变的市场对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准确定位,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笔者主要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定义、特点以及实施步骤,以"网络调研"的教学为例深入探究该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职业情境中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雪莲 《教育与职业》2012,(12):176-177
"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通过对"关键能力"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同时,还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提出了"关键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新一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班主任应改变传统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将角色定位为班级集体的"引导者"、教育项目的"设计者"和"策划者"、问题学生的"积极鼓励者",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必须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关键能力。在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从学生教育管理的视角看,高职院校应当设计和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能力培养模式,从而加强和夯实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职文秘专业是培养应用型文秘人才的"摇篮",要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培养高职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必要性,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开发教材、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等途径,以实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高岗位体能、职业能力、身心素质,本文提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发展,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体现办学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独立学院如何遵循"依托母体、相对独立、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培养出适应市场竞争的、具有开拓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在办学特色与质量方面独树一帜,成为独立学院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论文采取了纵向(历史与现实)对比研究和横向(独立学院与研究型大学)对比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具备应用性、能力性、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