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给予     
童县城 《教育文汇》2013,(16):24-24
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生命中重要的引领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其实,学生也给予老师很多,从学生的身上,老师也能吸收不少为人为师的营养。从教第一年,我带高一语文。面对常“惹是生非”的学生,我有些无奈,渐渐变成了“不管教师”,只顾教自己的书,随学生怎么闹,心想把一年应付过去就算了。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方面,任重道远。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开始,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加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4.
姬雪莲 《成才之路》2011,(29):69-69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创新人才。作为英语教育者要改变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广泛灵活思考,增强想象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为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英语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莫丽雅 《教师》2008,(9):4-4
我当班主任十多年,成功的经验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每周的班团课,我是高效率的利用,在整整一周的时间内,通过三种渠道来备班团课。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发挥其思维能力的过程,使学生敢于思考,精于思考,而不是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一、真心承认“感受是无罪的”。“感受是无罪的”,这是心理学专家告诫我们的一句话。因为,感受只是一种内心体验,它并不影响别人,而有的教师对此并没有深刻理解,如某班换了思品老师,一名学生对班主任说:“一见新老师严肃的样子,我心里就害怕,不敢提问。”班主任马上批评道:“乱说,老师有什么可怕的!你怕老师,今后他怎么教你,一定要喜欢他。”在这里,班主任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还责备学生的感受,也许从此后,这位学生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这种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8.
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来衡量,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目的,这与我们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素质教育中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必要使受教育者心理上的自尊受到保护,并在教育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以对学生的尊重关爱来促进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表情     
前不久听了一节初一历史课,内容是古老印度的抗争。老师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在介绍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人民起义后,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饥民”。有几个学生在看插图时不由得发出了“扑哧”的笑声,老师好像没有听见,依然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强调说:“对于印度人民的遭遇,我们是同情的。”接着继续进行已预设好的内容。课后与这位老师交流,问她是否听见学生的笑声,她说听见了。但为什么没有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理呢?原因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发出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她都视为有意扰乱课堂纪律而不予以理会。学生这样突发的表情,真的是在扰乱课堂纪律吗?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就要在民主的氛围中,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自强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张思忠 《山东教育》2004,(14):35-35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自始即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而得之。”这一论述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成为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名副其实的教学活动。近年来,在数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4,(17):28-28
华宁县第三中学教师耿川从事教育工作26年来,致力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精神。多年来,耿川始终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学生身上。始终坚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困难学生。而且常常给予“问题学生”更多关爱,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思想融入工作中,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9,(2):7-7
2008年12月29日,山东博兴县实验小学购置了120多种涉及声、光、电、磁、力等各个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器材,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全校的同学们,让他们能够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亲身体验科学探究乐趣。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惯性。如何及时地做好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除了自身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改变外,如何尽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李淑敏 《小学生》2011,(3):40-40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面性、个性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才能,抛弃原有的应试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王新岭 《河南教育》2006,(5S):49-49
教师正像一头跋涉在沙漠中的骆驼,即使把驼峰里的那点儿营养耗尽,也不一定能走到事业旅途的尽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人们总是习惯把学生当成幼苗,当成花朵,当成朝阳,当成牛犊,甚至当成自己的孩子。其实,任何的比喻都是不恰当的。正因为是幼苗,有人便总是喜欢揠之以助长;正因为是花朵,有人便总是喜欢摘之以观赏。虽然是朝阳,可也会有乌云密布与暴雨如注的时候;虽然是牛犊,可也会有心存胆颤与力不从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袁老师做了40年乡村小学教师,学生逾千,其中最有出息的要数仲明。 只要人们一提起仲明,袁老师便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教了几十年书,从没见过仲明这么聪慧的孩子,四五六年级教他教了三年,真是一点就通,一教就会,每次大考小考,总是全班第一;而且平时学得轻松,不像有的孩子,整天吭哧吭哧死啃书,成绩反而不见长。仲明这孩子真是天才!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来我们的教育生活就犹如丁香花般悄悄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