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记者首先要搞好本地的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把当地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使之转化为影响范围更广的新闻。一、树立新闻意识地方记者受区域和地位等条件制约,在选材、立意、提炼主题等方面从一事一地考虑多,从大局、整体考虑少,特别是缺乏那种跨度大、挖掘深角度新和从全国高度来权衡新闻事实价值的意识。但是地方记者却有大新闻单位记者所缺少的优势。地方记者经常在一线采访,更贴近基层,地方上刚冒出来的新事物往往是地方记者或通讯员最先发现其新闻价值,因而这些报道往往最先见于地方报台。但值得注…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方记者首先要搞好对本地区的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把当地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把地方新闻转化为大新闻。要有“大新闻”意识。所谓大新闻意识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对题材要放到大背景下来衡量;二是敢于跳出事实本身,寻找这一事实以外蕴含的更大的新闻价值;三是敢于下手写大新闻。地方刚冒出来的新事物往往是通讯员或地方记者最先发现其新闻价值,报道也往往最先见于地方新闻单位。这些新事物或许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刊报》今年第221期发表记者孙悦的来信,题目是《新闻单位滥设记者站亟待整顿》。来信写道:记者最近外出采访,发现一些新闻单位在外地设记者站又多又滥、记者中有些人违反当地规定,任意胡  相似文献   

4.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记者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知识水平的综合体现。记得一位以色列同行在闲聊中对我讲起一件事:一天早晨,耶路撒冷一公共汽车又发生了自杀性爆炸,两名记者同时赶到了爆炸现场。其中一名记者很快写成了一篇生动、现场感极强的新闻特写,另一名记者却伸开双手,耸耸肩膀说: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这件事说明的,恰恰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有了新闻敏感,就能透过纷纭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最本质的内容,就能发现不同事件所包涵的新闻价值,就有了对新闻事件的观察、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也可称作质疑精神,它要求记者围绕新闻事实不断发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长于疑,善于问,是记者提升新闻采写水平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那么在新闻报道中问题意识究竟该怎么运用呢?用于挖掘新闻价值,丰富报道的信息量。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记者有可能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运用问题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可提问如下:这一新闻事实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引人关注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其意义是什么?请看下面这则报道:我国将出现…  相似文献   

6.
政坛官场中人对“汇报”一词耳熟能详。只要实事求是、不变样走形,“汇报”不失为交流信息、获取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记者也听听“汇报”,同样可以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不过,有些记者爱听“汇报”,并不是为了采写新闻,而是别有所思。按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新闻单位被定为不同的级别。参照行政级序,新闻单位有中央新闻单位,省、地、县新闻单位之分。有些新闻记者,尤其是高“级”记者,每到一地采访,下车伊始便要见当地一、二把手,听主要领导“汇报”,不够级别的人员来“汇报”便视之为不恭。有一位“中央级”记者到某省会采访,只因市里书记、市长千呼  相似文献   

7.
所谓典型观念,就是记者、通讯员对新闻典型价值标准的看法。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典型观念指导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事采写活动: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平面式典型观念;一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典型观念。这两种不同典型观念对新闻实真性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首先,从满足新闻传播机构所需信息量来看,两种不同的典型观念指导新闻采写实践,效应相悖。尽善尽美典型观念是新  相似文献   

8.
编辑和记者有何区别?在出版新闻工作的业务探讨中至今还鲜见这类的文字,似乎还缺乏专门的研究。但从实际工作的情况看,作为新闻出版队伍中两个司空见惯的主要岗位,如果不对其各自的业务特点予以廓清,则确实会影响编辑记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有分析一下这两者异同的必要。 编辑和记者的不同,最表面的当然是干的事不同:编辑以编别人的稿子为主,记者以写自己的稿子为主。但是在一些较小的新闻单位中,往往采取的是采编合一的体制——工作人员在单位编来稿时是编辑,出去采访就是记者。在这样的单位中,人们就感觉不出编辑和记者的不同。有不同也不过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电视与报纸之间有竞争,报社与报社之间也有竞争。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正准备去采访的一条新闻,当地报纸却捷足先登,见报了。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的记者正在一个单位紧张地采访着,因相互没有通气,当地通讯员却通过编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新闻传播业界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是长期脱离新闻一线采访实践的编辑在指导记者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稿件也大加斧砍,常常使原本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丧失价值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11.
宝鸡陕西洗衣厂于去年十二月十日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利用新闻媒介及时传播了本厂最新生产信息,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同新闻单位的联系。应邀出席的有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共三十五人。厂长任雨水向记者们发布了本厂的两条新闻:一条是一万三千多台双鸥牌单、双桶洗衣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质量万里行”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一贯重视质量的厂家得到鼓舞,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受到震慑,广大消费者看到了希望……人们在赞扬之余,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少有分量的揭露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都是外地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写的,难道当地记者不知道吗? 这一问,就如碰倒了当地记者心头的“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天天生活在当地,采访在当地,怎会不知道呢?既然知道,为何不报,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笔者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地举行建市庆典。当几十台照像机、摄像机调好焦距,等待鸣炮奏乐的时刻,某报一名记者匆匆挤到前排,要一旁的县级电视记者让出早已选定好的机位。出于礼节,两名县级台的记者很不情愿地向一边挪了挪。然而,那位“大记者”得寸进尺,再次要求县级台的记者“让位”,结果遭到拒绝。 这件事带给人们以思索:在机构上,新闻单位有大小之分,但记者是没有大小的。上级的新闻单位记者到基层采访,下级的新闻单位的记者要主动热情地提供帮助和便利。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质量万里行”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一贯重视质量的厂家得到鼓舞,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受到震慑,广大消费者看到了希望……人们在赞扬之余,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少有份量的揭露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都是外地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写的,难道当地记者不知道吗? 这一问,犹如碰倒了当地记者心头的“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天天生活在当地,采访在当地,怎会不知道呢?知道不写,难  相似文献   

15.
非洲之角的索马里,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新闻事业也极为落后。目前,新华社是唯一在索马里派驻有常任记者的外国通讯社。乍一看来,这里似乎是被西方新闻机构遗忘的角落。但是,我在索马里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耳闻目睹,深深感到西方新闻机构并没有忘记对这个地处偏僻角落里的穷国的注意和重视。相反,他们在当地雇用记者,十分注意索马里新闻的经营。目前,西方新闻机构在索马里雇用当地记者发稿的主要有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听说美联社也正在物色合适的人员担任其驻索马里记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方新闻机构十分  相似文献   

16.
一、两种“记者模式”新闻单位应按什么业务方向,培养什么样的记者?记者如何依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爱好习惯等有意识地发展自己,从而成为有个性特点、鲜明风格的记者?我认为,为拓宽报道的广度与增强新闻时效,发挥新闻媒介的传播功能,以及增加报道的深度与力度,增加新闻的份量,任何新闻单位都必须有两类记者:信息类记者,专题类记者。信息类记者,性格活泼,东奔西跑,似流星赶月,及时、准确地捕捉新的信息,其报道以快捷取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采访工作是记者必须要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的工作,是在获得新闻线索的基础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然后把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然而,同样的一个线索,不同的记者,因为新闻敏感不同将会采写出不一样的新闻,新闻敏感更是记者判断和发现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一种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所谓的驻地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由报社派出,由报社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又常年派驻在基层,许多采访都要依靠当地的党委和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与总部记者有较大不同。驻地记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新闻做"软"做"活",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要具有"单兵作战"能力,能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及时提供大量鲜活新闻。同时,还要快人一步、深入采访,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积极开掘、延伸新闻源,探求背后更多的新闻价值,达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也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源,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新形势下,加强省级新闻单位驻站记者队伍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独特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悉心考察选拔,配齐备足力量省级新闻单位驻站记者是一个新闻单位乃至整个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驻站记者远  相似文献   

20.
日前,我去某县宾馆参加一个座谈会,此座谈会的主题是本地某一社会学科规划。事情不大,但记者阵容不小,本县电视台派出了三人摄制小组,本县广播电台两位记者也在做全程录音报道,加上市级日报和市电台的记者,此小小座谈会,前来参加宣传报道的有11人,这么多的人加入到当地的"新闻大战"之中,这难道是由于它的新闻价值大到如此程度,非得如此"高投入"地报道吗?这倒觉得让人生疑。对这个座谈会的宣传报道是必要的,但宣传报道的规模应与新闻的本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