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家庭轻视家庭德育,部分家庭德育能力偏弱,小部分家庭德育缺失。小学生家庭德育优化策略有:学校必须强化对家庭德育的引领,办好网络型家庭德育学校,优化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布置“德育家庭作业”;优化整合家庭德育的核心内容,重点做好人生理想教育、感恩与爱心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自立与合作教育;牢牢把握家庭德育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寓教于实践、身教重于言传的原则;切实落实家庭德育的基本方法,如创和谐家庭,家长以身作则,开展家庭美育,多陪伴、观察孩子。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庭教育的忧虑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础细胞 ,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和教育空间。可我们今天的农村家庭教育 ,存在着家长文化素质偏低 ,“民工潮”冲击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家庭和学校缺乏沟通和教育一致性等问题。我们主张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合作 ,向家长传播教育科学的知识 ,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思想 ,依靠学校的力量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联系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造就孩子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相似文献   

3.
在德育实践中,为了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社区德育基本模式,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德育社区化建设宜建立完善的组织网络;建立必要的社区德育制度;建立相关的社区德育活动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德育活动;实现学校、家长、社区三结合;建立客观科学的社区德育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的德育能力不容忽视,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的溺爱容易养成孩子自私、自我中心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观只凭学校是不行的,要重视校外教育,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一、语文活动的教育现状当前,普遍的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家长一方面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另一方面却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紧盯不放,要求苛刻;现在国家正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孩子们成天生活的地方不是家里就是学校,视野变窄;再加上过去我们有的学校一方面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人们的社会道德发生了深刘变化,导致家庭德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家长自身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没有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家长对电子媒介的利用走向两个极端;家长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独生子女的出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针对这些问题,新时期幼儿家庭德育的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点:榜样和示范;合理利用媒介并提倡开放式家庭教育;情感交流;分享行为训练;游戏。  相似文献   

7.
杨春 《阅读》2014,(16):28-29
<正>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往往影响了他们阅读兴趣的形成。一、"你自己读!"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缠着家长讲故事的经历。在上小学之前,家长很乐意念书给孩子听,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家长就认  相似文献   

8.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促进幼儿的合群与合作,首要环节是抓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学习合作的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与孩子合作游戏,增强家庭生活与教育的集体性,让孩子受到合作的教育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校如何加强德育改革与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热切关注和急盼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以3所重点中学和8所普通中学为样本,以这些学校的部分学生、教师和家长为对象并结合社会上的某些典型现象,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150份,回  相似文献   

10.
易静 《阅读》2014,(8):47-48
<正>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术"的训练,而应该更注重"道"的修炼。而这个"道"的核心便是德。尽管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十分强调"德育为先",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德育方法缺乏活力,有时不乏空洞的说教。如何让我们的德育方法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美国学校的一些德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实现真正的家校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一点越来越为学校和家长所共识。以往,家校合作存在种种障碍,但现在教育的整体发展给家校协同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探索如何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调动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就成了教师们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德育工作紧紧围绕“感恩教育”,如在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德育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的设置使感恩教育实现多边发展;师生恳谈会使导师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在研究性学习中,感恩教育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发挥极大的作用;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真切感受“感恩教育”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与健康课的合作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合作教育纳入到体育与健康课教育的范畴之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德育内容的完善;它是体育作为育人手段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实现这一教育,需要我们努力克服影响合作的不良意识,坚持以合作教学方式为手段,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社会、学校、家长开始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不少家长送孩子入幼儿园后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家长认识,加强沟通理解;更新观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家园合作;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共促幼儿全面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最早是在家庭里接受教育的,当他逐渐长大,开始走向学校,去接受更加系统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作为边远山区的一名农村教师,现在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把对孩子的教育权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而家长却不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孩子从一出生,父母是他们最先接触的人,家庭就是他们最先接触的环境。从家长身上,孩子了解了家长的生活、工作、学习及为人处事,认识了周围的人和事,懂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17.
如果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一个学校不可能有良好的声誉;学生的教育,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自然要大打折扣。可见在学生的教育中,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多么重要。作为班主任,理应主动架设沟通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家长交流沟通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整观念,接纳欣赏家长有了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只要家长热心学校教育事务,即使有些挑剔,要求有些过分,也大可不必计较。因为,在家长关注孩子、关注班级、与老师交换意见的过程中,肯定会…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做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注重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重视心理抚养、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等。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实施方式、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家长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所谓“生活德育”,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为基础,以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的生活为内容,以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性认同为基本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品德认知基础上,通过活动和交往而发展起来的,是在开放的个体生活实践中伴随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强调生活德育应是回归生活,又高于具体的生活的德育,是超越纯粹“说教”德育的有效  相似文献   

20.
对中日育儿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两国深入了解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日两国1 219名家长的教育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日家长的儿童观比较接近,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心地善良、关心别人、健康结实的孩子,但中国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获得文化知识,学会与人打交道;在孩子之间发生纠纷时的介入方法方面,中日家长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中国家长会把孩子带走以避开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