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5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全能前8名队伍"6棒2圈"与"5带",共计16套成套协作动作的队形与空间、动作类型与运动形式的编排结构进行分析与梳理,旨在探寻其编排的不足,以此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创编策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的整体编排水平.结果表明:新周期下协作动作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发展的精髓;运用器械的娴熟能力限制了协作动作多样化队形的再现,影响其多元化的编排效果;简单的身体运动轨迹阻碍了协作动作空间形式的展现,影响其多层次的空间效果;协作动作编排类型的匮乏,影响其艺术层次向高深的技术迈进.富含创意的队形、巧妙独特的类型、完美无缺的完成是共同提升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创新编排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浅析"独创性"动作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107-109,113
通过观看第28届奥运会艺术体操的比赛,对“独创性”动作以及现今国际艺术体操比赛中的“独创”性在集体项目成套动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编排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队形运用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编排与得分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04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和奥运会集体项目前6名的24套动作中队形运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集体项目成套动作队形的运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数量和速度上以及队形变化时结合器械技术动作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据此,作者提出提高集体项目队形变化价值的4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不高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技术规格尚未达到规则的要求,器械运用能力和熟练性较差,身体和器械技术的不全面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加强身体能力和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身体和器械难度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器械在身体难度中运用自如的能力,以减少成套动作身体和器械技术的完成扣分,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尽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今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并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了编排要注重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共同创新,通过创新编排来提高我国与世界强国的竞争实力,使我国的艺术体操向更高、更强、更精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 要:艺术体操编排的创新,是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动力。从2003年起艺术体操规则中有关独创性加分的建立与完善,为创新提升了广阔的空间,加强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创新的研究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的意义。研究认为:在我国集体项目中除国家队在成套动作编排中体现了中国特色外,其他整体的编排缺少风格与特点,而世界优秀队伍大多数均有自己的显著风格特征。在音乐方面,演奏方式、演奏的乐器、音乐的结构和节奏上我国与世界优秀队伍均无创新出现。艺术体编排的主要内容和辅助关系要共同创新,追求独创性加分是艺术体操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针对2003年波导杯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全能前6名的A2加分动作、价值及相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在执行新规则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A2加分的状况是:以器械运用和运动员间的协作动作为主,具备一定的加分实力,但技术不全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及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对提高艺术体操编排价值、技术水平、创新动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艺术体操竞赛规则的演变、创新动作的发展前瞻态势,结合国际体联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最新评审的创新动作,论述艺术体操教练员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及培养途径,以期引起我国艺术体操教练员对创新动作的高度重视,并为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和器械抛接到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成套的得分,并同时体现 了一个集体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录像统计,并经过分析对比,找出我国目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与世界优秀 队伍的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选定难度动作为突破口,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技术水平位目标。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择、编排、创新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历届艺术体操项目的评分规则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变化特点和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中难度动作的使用数量、类型、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差距,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论:1)2013—2016版规则中身体难度的变化,渗透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艺术体操项目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2)身体难度取消柔韧类难度,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再次减少,身体难度中新增舞步系列。3)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计分方式与次数的变化;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鼓励更多使用各项器械的基本组动作。4)优先发展身体难度中旋转类难度;提升难度动作完成的艺术性;重视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体操规则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对竞技艺术体操发展规范的约定性概括,它对艺术体操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循着新奥运周期规则的走向,针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突破点: 提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运动员器械运用的熟练性;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创新意识,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备战2008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5人操创新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95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参赛队和1995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单套前三名共24套集体操的调查,从队形变化、器械交换、相互配合动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集体5人操创新的现状,并与世界强队对比,提出加强不规则队形的数量、加大器械交换的难度、挖掘使用器械的新方法等方面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细微技术环节入手,预见性地理解规则导向,对新规则实施后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选编中的惊险性动作进行重点性研究。结果表明: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发展在惊险性动作的引领下已经进入高难技术为主流、完美艺术为升华、锐意创新为前沿、巧妙编排为潮流的全新发展时期,合理而有效地将这些元素贯通于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提升成套动作编排品级,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的创编、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参加世界比赛的重点项目,对25届世锦赛及2002年中国联通杯艺术体操比赛中集体项目前6名完成得分的有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集体队柔韧身体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较好,但现阶段我国各集体队的完成得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因全套动作容量偏少,致使成套动作速度偏慢,动作力度不足;因跳步与转体技术不足而造成扣分次数较多;平衡技术不稳定;因带器械的技术和图形不好,造成扣分现象较严重;因运用器械能力不足,造成器械技术硬伤失误扣分较多。这说明我国集体项目运动员在某些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的训练上、规格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编排在艺术体操项目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编排的创新是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而艺术体操项目每4年一个周期,每周期都将更新评分规则,以保证项目的持续发展,且规则的变更对成套动作技术、音乐、服装、妆容等创编方面均会提出新的要求,指引未来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本着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编排水平并力求走在世界前沿的研究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视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3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把握成套创编思路。通过研究分析发现:1)2013版规则强调竞技性与艺术性并行发展。难度所占比例提高,艺术方面规则细化,注重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2)难度动作是艺术体操编排创新的核心,艺术性是重点,多方位的创新求变是突破点。技术创新、音乐和服装创新、妆容创新、我国特色的技术风格编排再创新是我国艺术体操取得更大进步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705-170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图像解析、数据统计等方法,根据国际艺术体操竞赛规则的演变、创新动作的发展前瞻态势,重点研究了国内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现状和趋向,从中拓展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思路,对提高身体动作难度和全套的编排价值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并为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以缩小我国与世界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体操项目计算机辅助动作编排及演示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艺术体操项目中集体项目的编排水平落后于欧洲强队的现状,探索了计算机技术在编排方面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实现了一个应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编排(演示)系统,它由二维平面辅助设计系统、三维动作演示系统、三维器械演示系统组成,该系统使得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编排过程具有可视化和可编辑性,编排结果具有可重用性。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缩短编排周期,而且还可以拓展教练员的编排空间。  相似文献   

18.
依据新规则(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特征进行深层研究与梳理,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训练提供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实施后第1次全国比赛,即2013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各项器械,共计32套动作进行剖析。结论:新周期规则个人项目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重在强调器械技术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器械技术运用的多元化,突显了器械技术运用的艺术性,使难度与完成并重发展。灵活而巧妙的增加器械技术运用的数量、富有创意的均衡器械技术运用的类型、高标准零失误的完成器械技术动作是共同提升成套动作创新编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依据本周期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第34届世锦赛中获得个人全能前3名及我国的3名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针对6名优秀选手4项器械共计24套成套动作编排细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个性化”、艺术“情感化”是当今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发展的主旋律;身体难度的个性化选编、器械动作的巧妙多样选择、独特的个人风格魅力、稳定的发挥是世界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的主流趋势;身体难度选编展现运动员技术特点,丰富器械技术运用形式提高成套动作观赏价值,明确成套动作主题风格,展现个人色彩,狠抓完成质量,保证最终成绩的获得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是一项新型的奥运会女子竞技体育项目。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完成的质量和成功率,直接影响到成套的最后得分,并同时体现出了一个集体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对第十二届广东省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的现场观察和专家访问法,并经过分析和对比,找出我省艺术体操乙组集体队伍成套动作完成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为提高广东省艺术体操技术水平和科学训练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