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我们人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产生许多有意思的想法,例如多重宇宙、量子意识和时间机器等等。其中最有意思的观点,是认为宇宙不是真实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更高级智慧生命产生的电脑模拟中。不管这个观点是否合理,有一个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能否模拟出一个宇宙,成为一个人造宇宙的上帝?而且里面的生命如同我们人类一样聪明,会去探寻他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童坦君、张宗玉领导的研究组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已初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揭示了P16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原因,从而初步揭开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谜。生命科学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此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是我国学者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上取得的原创性贡献,它为科学界进一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据介绍,此项名为“衰老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的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先后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等18项基…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正在向老龄转变,时代要求我们进行老年医学的研究,为早日实现医学现代化与实现人类的美好愿望——健康长寿而努力奋斗。翻开人类历史,对于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以前,国内外不少贵族王侯进行过种种尝试,到处寻求“生命水”,炼制“长寿丹”,这些假想都已在科学的不断发展中消声匿迹。到19世纪末期,进入第二阶段,防老抗衰的研究才接近于科学的轨道。苏联学者首先提出以切除大肠的办法来抑制衰老的建议,这种措施虽有一定好处,但并非回春的妙方。还有人提出刺激和加强性腺功能以收回春之效,并当众在自己身上注射了性激素,认为自己可以精神  相似文献   

4.
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正>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一大成就,达尔文的理论解释了物质的起源和发展,是该领域中的一大革命性的突破,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是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在美国有将近百分之三十三的人不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和其他有生命的物种并非通过自然选择演变的,从一开始这些生命就已经以现有的形式存在,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认为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物"来引导生命的演化,并且创造了人类和其他  相似文献   

6.
冉浩 《知识窗》2014,(3):52-53
人人都爱美,女性更是如此,但衰老可是美丽的大敌。可无论如何保养,人还是会一步步走向衰老,这似乎是不可扭转的自然规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前不久,分子生物学家玛利亚·克罗马兰克向谷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希望他能够资助抗衰老的研究。克罗马兰克认为,衰老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打败或减缓衰老是对全人类最有意义的事情。但,衰老真的可以治愈吗?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09,(9):48-48
科学家宣称已经确定了与皮肤衰老有关的关键性基因,这项发现距离青春永驻的梦想变成现实更进了一步。研究人员利用人类染色体组计划收集的数据,发现1 500个控制人类多久不长皱纹的基因。化妆品巨头宝洁公司的科学家们还认为,他们已经  相似文献   

8.
有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学说,笔者有如下认识:1,人生的寿命人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有生之年发育过程中不可逆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是必然的规律。近代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的寿命,是可以达到百岁的。或是超百岁的。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尽终其天年,充百岁乃去。”与现代生物学家们通过对哺乳动物寿命的观察、研究提出的推论是一致的。养生保健,是指人类在自然界经春、夏、秋、冬四季,抵抗生衰老化的功能,动作适体,生命就能延长,运作的不当而生命短之。2,衰老的过程内经首先提到以人的肾、气、血的变化,来说明人的生长发育至衰老的过程,描述了…  相似文献   

9.
长寿预测     
衰老是长寿之敌长寿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美好愿望。但是,从盲目寻找返老还童的药物转向从医学方面研究衰老的原因,这个时间并不算太长。在生命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寿命长短不一。就动物来说,长寿的可以活几百年,如太平洋的一种海龟就可以活几百年;而蜉蝣的寿命只有一天。就是同一种动物,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  相似文献   

10.
<正>据传说,地球上埋藏着13个能说话、会唱歌的水晶头骨。人们必须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找到全部的头骨,否则地球将飞离现在的轨道,人类也终将灭亡。尽管一直没人找到过那些传说中的水晶头骨,可19世纪欧洲的探险家们却对这一传说深信不疑,认为水晶头骨里隐藏了许多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并认为人类只有找到13个头骨,并聚集在一起,按照正确的位置摆放,头骨的超自然力量才能挽救地球。当然,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掌握这个秘密。但是,人们在世界各地已经陆续发现了12个水晶骷髅。水晶骷髅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是和一个特别的雕塑有关,这是个死人头颅的仿制品。  相似文献   

11.
<正>我认为,地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有高级智慧生命诞生。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应该是必然的,因为地球环境的变化把人类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远古时期地球的环境是另外一个模样,那么出现的高级智慧生命可能不是现在的我们,而是另外一种生物,这种生物不一定是灵长类,也可能是其他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比如有着超级头脑的狼等等。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家在2007年4月24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在这颗星球上也许存在海洋和生命。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搜寻宇宙生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有别于天地万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死亡、衰老的自觉性畏惧。延长生命自古以来是人类的祈盼。人类正进入高科技时代,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进展是肯定的。虽然在某些国家,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仍然只有40多岁,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古来稀的70岁已是正常的平均数。生命是一个源于生终于死的过程。在生这一方面,成就已彰彰在目。从两个细胞的结合开始,生命已可以受到控制,虽然距离随心所欲的阶段尚远,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冷冻(可以长达若干年)、胎儿接受  相似文献   

14.
天文生物学     
“在其他行星上也可能有生命吗?”——这是大家都发生兴趣的一个问题。资产阶级学者中间,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认为,只有在地球上才有生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见解却与此不同,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生命是物质进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在一切具有同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产生生命。不仅在地球上有生命,在其他天体上也可能有生命存在。近几十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苏联学者齐米梁则夫、米邱林、李  相似文献   

15.
生与死是人类永不过时的话题。古有方术之士希望通过炼得仙丹,吃后成仙而长生不老,今天人们把衰老当成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以求解长寿的真谛和秘籍。14号染色体上一个魔瓶一样的基因不仅是使人类细胞不死的原因,更是使地球生命无论如何演化,历亿万年而绵延不绝的最后绝招。永  相似文献   

16.
基因“风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类能否拒绝衰老、疾病、死亡?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将解开这些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17.
学者们研究发现,生命和螺旋形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不管是在宏观世界,还是在微观世界,螺旋形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生命最普遍存在的图形。至于为什么这样,科学家提出了一些解释,有的认为这是一个数学难题。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头上,往往都长着一对美丽的螺旋形弯角;田螺、蜗牛之类的外壳呈现着最典  相似文献   

18.
当一些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克隆”出动物时,另一些科学家则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基因研究来探寻人的生命极限,就是人究竟能活多长?100岁,150岁,甚至200岁? 探寻生命极限必须首先破译这样一个生命之谜:人为什么会衰老?其次才能研究推迟衰老的方法。对衰老问题的研究始于1961年,但在开始时,科学家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惑,即衰老是从哪一部分开始的,是细胞本身还是由细胞构成的较大的组织?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下述实验:他们从胎儿组织中取来细胞并保存在  相似文献   

19.
庄重 《世界发明》1998,(3):13-15
用“精巧”来形容还不够。把只有几百个原子的小东西搬来搬去是一个精细的过程.即使是钟表匠的手也未必能准确地将这些东西摆放好。如果说还要用这幺小的东西造出能使用的装置或复杂的材辩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将东西做得更小是人类不断的追求,化学爱们已经开始知难而上了。最新加人这个微型建筑业的就是生命分子——DNA。  相似文献   

20.
<正>优秀的"造"凝聚了对物之"性"的充分思考和对人之"工"的合理运用。而一个真正的"造物者"必定对生活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和爱意,他们总是脑洞无限、锐意突破,满满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他们有自己的小宇宙,更能为人类建造出大世界。这是作为一名造物者的光荣和使命。从土木工程专业到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再到生产建设工程专业的结构抗震减震方向,袁辉辉的"造物世界"似乎更大更广,而他的责任也似乎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