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范式引入社会科学的自然主义进路,由于坚持了自然科学的公共性、可重复性和价值中立原则,保证了社会科学可以以一门科学的形式发展,因而成了当今社会科学哲学的主流,这一进路的合法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和学者的认可。但与此同时,以诠释学和实用主义为代表的非自然主义进路则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本体论层面的张力,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其难以采取自然科学的方法范式,据此自然主义进路发出挑战。塞尔在吸收这些批判的基础上,坚持自然主义原则,从集体意向性出发,建构了一种旨在中和社会科学的独特性和自然主义方法论之间的矛盾的社会实在论。塞尔的这一思路可以作为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9,(1):64-72
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还没达到先验现象学领域,也没能提出"自然主义批判";但当《现象学的观念》基本完成了向先验现象学的突破时,"自然主义批判"就清楚明确地呈现出来。而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先验现象学进一步发展并走向具体化,"自然主义批判"也同时发展并变得更加具体。当先验现象学在"观念Ⅰ"中走向成熟化和系统化时,"自然主义批判"也随之变得更加成熟、深入、积极和彻底。胡塞尔"自然主义批判"与其早期先验现象学之间的这种同步性、协调一致性之关系,具有重要的辩证内涵和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3.
面对数学实在论的认识论挑战,数学哲学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自然主义规划,即蒯因的科学自然主义、麦蒂的数学自然主义和叶峰的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这三种规划都试图对传统的数学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进行自然化,都涉及探究数学、科学、哲学与实在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哲学探究的方式受到现代科学方法的冲击时会面临怎样的命运。文章试图勾勒出数学哲学中自然主义的发展脉络,提出对自然主义的质疑以及由自然主义引起的一系列重要的哲学追问。  相似文献   

4.
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转向"是自然主义兴起的一个标志,科学自然主义曾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主张的还原论使自身陷入困境,特别是无法对规范性现象做出合理的说明。自由自然主义是当代自然主义的新出路,它在批判科学自然主义还原论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重新定义自然来为规范性现象在自然中找到位置,这种努力直接回应了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并把一些哲学的传统问题与当代的焦点问题连接在一起,这使它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庄子》一书整体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学倾向,而其自然主义哲学的关注点和主导指向是人类的自然主义的生存态度,其超越的、理想化的自然主义的境界,是心灵的转化和内在超越,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大胆揭露,是对人类文明的批判和反思,是对人类生存的本然状态以及本然状态中的人类自由的追求,体现出庄子自然主义的独特意蕴,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自然主义在社会学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得出一个结论 :自然主义的本质在于承认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连续性 ,认为二者是相通的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以自然主义为基础,这种自然主义的政治学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削弱了政治学的神学目的。在对以往政治学理论的神秘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亚里士多德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的城邦生活,从而建立了政治学的基础,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亚里士多德开启的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政治学研究取向经马基雅维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逐渐使这门社会理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此篇文章紧接着上一篇本栏目发表的文章,对庄子的自然主义继续加以探讨。通过对庄子的世界观、生命态度、认识理论中的自然主义做层层剖析,进一步揭示庄子自然主义的独特意蕴,展示其独特的对人类生存的自然主义的形上探索、理想追求和自然主义的超越境界和生存智慧。这不仅是对闲世的狭隘和局限的生存态度的批判,也是人生永恒的参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解释是社会科学哲学的重要领域,该领域最激烈的争论之一是:规则在社会科学解释中是何地位?从当代自然主义的视角,一个可能的回答尝试以下列方式给出:从个体行动解释切入,以原因和理由的逻辑关系问题为线索,考察自然主义从拒斥规则转向正面考虑规则的关键策略的变化,分析其不足,最后试图提出修正的语义条件,进一步回答规则的描述在社会科学解释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试析蒯因的自然主义认识论王元明美国逻辑实用主义哲学家蒯因(W.V.Quine,1908-)在对逻辑实证主义“两个教条”(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还原论和证实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主义知识论,与之相联系,他又提出了自然主义认识论。波普尔曾指出...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和老子的自然哲学存在以下共同点:承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主张对其经验的而非超验、先验的说明;从原始本性的角度考察人,并认为自然物自有其本性,是自足的;主张人对自然秩序的遵从,并从自然演变的角度解释社会和政治活动的起源.所以,尽管“自然主义”一词在哲学层面上并不具有十分明确的内涵,但对两人自然哲学的研究就为确定自然主义哲学概念的确切含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批判实在论者主张在可观察的事件背后存在不可观察的事件,因此理解社会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理解后者得以产生的结构。这种解释的路径与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归纳与演绎方法,它以新的因果阐释法对社会现象与系统给出反自然主义的解释,同时背后又预设着一种新的有关涌现的形而上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为提出了文学新观点、提供了创作新方法、拓展了描写新领域的一种文学思潮,自然主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国内文坛对自然主义的认识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文拟通过对自然主义文学发展流程和形成因素的梳理以及对其主要观点和内涵的厘定,力求对自然主义有一个客观、准确、全方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自然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虽然它是法国自然主义的传承,但与法国的自然主义相比,美国的自然主义是阴郁、冷漠的杂糅。美国的自然主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受达尔文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于美国国民精神固有的土壤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于20世纪初年登陆中国,并于新文化时期和其他西方文学潮流一样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绍介和提倡。然而,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运命不同,自然主义很快遭遇冷落。本文试图描述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多重误读,以对此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姜文执导的影片《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都体现了一股浓郁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姜文电影的自然主义倾向更接近于中国传统道家美学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西方自然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影片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自然人性以及影片中场景和情节的安排上所遵循的自然主义原则。姜文电影叙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与自然主义美学相关的拙朴、天然、逍遥等元素。从近些年姜文电影的个性化风格发展来看,这种自然主义倾向正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批判实在论哲学家,罗伊.巴斯卡在其著作《辩证法:自由的脉搏》中将批判实在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辩证批判实在论。巴斯卡提出了辩证批判实在论的四要素(MELD),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社会活动转化模式(TMSA)理论,对社会结构与能动主体的关系作出了新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为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思潮于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为自然主义奠定思想基础的是艺术理论家泰纳。泰纳接受了哲学上孔德的实证论,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要素决定文艺创作的理论。左拉接受了泰纳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理论,并用丰厚的创作实践体察力行。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存在大量相一致的地方,也存在某种细微的不相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发生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提出一套自然主义文艺理论的是法国小说家左拉,代表作家是他以及他的法国同胞龚古尔兄弟。  相似文献   

20.
哲学中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关于自然实在本体论标准和认识论前提的理论。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自然主义是其最早形式,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直至奎因,科学自然主义发展成为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纲领。当代心灵哲学诞生之初,即奉科学自然主义为圭臬,以查默斯为代表的心灵哲学家力图通过自然主义的方案来解决心灵这一困难问题,但又因坚持心灵具有内在性、主观性、第一人称性等特征,导致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自然主义面临着重新陷入二元论、神秘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