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在日语动词中复合动词占有很大的比例,能否熟练地掌握复合动词,影响到中高级阶段日语能力的提高。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对复合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有利于学生掌握复合动词的教学方法,以期对今后的日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陆鹏 《科教文汇》2013,(5):120-121
本文以日语复合动词的分类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迄今为止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主流复合动词分类的调查,并做了几种不同复合动词的分类的对比考察.发现在日语教学领域,没有明确复合动词分类的倾向,也导致了教学上的不便。而且通过对于复合动词的深入研究,做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列出教学重难点,已成为需要关注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杨烨 《科教文汇》2010,(17):161-161,178
日语中自他动词的用法区别是复杂的,而且表现在日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在日语普通句中,被动态、使役态、可能态、自发态,以及"ている·てある"表达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用法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些不同点,在语法层面进行了详细比较,也提及到了有自他对应动词的动词使用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日语声调教学在整个日语教学中占据着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的自信心和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效果,而日语动词声调教学在整个日语声调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本论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为例,对其动词声调教学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兆芳 《科教文汇》2008,(6):174-175
日语中表示授受含义的动词共有七个,用法复杂多变,这给学习者带来许多麻烦,而且难以理解。本文着重分析一下日语授受动词作为补助动词和以及其他一些结构联合使用的情况,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加深对授受动词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在文章中日语学习者学习体态形式「ている」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句末关于"ている"形的以vendler为基础的动词分类的动词与"ている/た"的连接方面,从历来的先行研究调查中得出了几乎一致的「活动动词+ている」,「到达、达成动词+だ」的结论。在本论文中作为新试验,即在连体修饰节中会不会见到和句末同样的动词与"ている/た"的连接现象呢?关于这一点,将重点放在两个环境的选择关系上以63名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语法性判断的考试,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明确了两点内容:a.在句末和连体修饰环境中,能够见到「活动动词+ている」、「到达、达成动词+た」的连接形式。b.在句末和连体修饰节中,在中级课程中"ている/た"的选择倾向比较相似,而学习者选择倾向接近地道的日语,这一现象的出现则是成为上级水平之后。  相似文献   

7.
刘煜  张小柯 《科教文汇》2012,(14):163-164
众所周知,授受体系是日语中最难掌握的语法体系之一,它跟中文不同的是,它不是靠人称代词来表达授受关系的,而是靠授受补助动词来表达各种恩惠授受关系,并且基本常用的授受动词有七个之多。授受体系的难点并不止于此,授受动词还能叠加使用,也即通过叠加会产生多重的授受关系。像这种多重授受句,对于日语学习时间不够长的学习者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本文针对日语授受动词的性质以及多重授受关系所派生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以便于日语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授受体系。  相似文献   

8.
霍国宏 《科教文汇》2010,(31):134-135
日语中的"思う"与"考える"是表示思考的动词,都是表示为了理解或感受事物而进行的精神活动[1],均可译为汉语的"想、认为"等。但这两个词的用法存在着不同点。文章从词义本身及其前接成分两个角度对它们的用法区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曾露璐 《科教文汇》2013,(11):113-114
本文将日语的形容动词和与它关系密切的形容词、动词分别在形态、意义、语法功能、活用上进行对比,对形容动词是否为单独的词类进行了界定。形容动词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可单独成为一个词类;但与形容词语法功能一致,因此也可纳入形容词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形容词为对象,进行情感表述的中日对比研究。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有表述情感的词。在现代日语中,形容词分为感情形容词和属性形容词,而感情形容词又分为感情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与日语相比,汉语中并没有"感情形容词"、"感情动词"等概念。但在汉语的形容词和动词中有表达感情的词语。汉语中形容词可以通过"很"来修饰后面的宾语。日语中感情形容词的使用有人称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情意表达的方式极其丰富。从词汇层面上,有感情形容词、感情动词,还有拟声拟态词和情态副词,在句子层面上,感情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来。通过对日语的情意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日语情意表达的倾向,并分析了该倾向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敬语是日语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日语敬语的使用规则严格,并有多种表现形式.敬语接头词、接尾词是日语敬语表现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含有表示尊敬,自谦,美化等意义.在有关日语敬语的研究中,关于固定句型、敬语动词、助动词、补助动词的研究较多,而关于敬语接头词、接尾词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着重论述了日语敬语接头词"お"的意义,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了"お"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3.
刘倩卿 《科教文汇》2009,(34):269-270
日语中的非意志动词,一般认为不能用于可能表达"~れる/られる""~ことができる"等形式,因为其本身即含有可能意义,是一种无标识的可能表达。但由于汉语中的可能表达对非意志动词没有限制,所以很多学习者受汉语影响,会出现误用。本文对日语的非意志动词进行意义上的分类,分别阐述其如何表达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义动词是外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有关多义词意义用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对基本动词"飛ぶ"进行分析的研究还是很少。本文以多义动词"飛ぶ"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语义扩张的认知过程,分析"飛ぶ"的语义结构。并得出"飛ぶ"从"离开原场所向空中移动"的基本义扩张出5个语义的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日语学习者对多义动词的理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但是比起他动词日本人更爱使用自动词.本文拟从日本人体恤他人、"和"的精神的文化因素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樊晓萍 《内江科技》2010,31(10):27-28
日语中存在着许多跟物体的变形相关的动词,即“变形动词”。这类动词由于数量众多,关系复杂,要一一加以研究十分困难,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与之相关的词汇体系。本文以变形动词(主要是他动词、单动词)为研究对象,结合森田良行关于词的“概念性意义”以及“识别性特征”等理论,对变形动词的词汇体系进行试构,并同时考察各变形动词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动画技术弥补自他动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证明了将动画技术引入基础日语教学的效果和优越性,给广大日语教师们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林 《内江科技》2012,(12):27-28
通过汉日语"吃"的隐喻表现探讨了两种语言中"吃"的意义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各自的语义扩展模式,揭示了两者各自的内部结构。汉日语"吃"在表现形式和意义扩展上有共性,也有一定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两者都可以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只是在语序上存在差异。其次,日语中的"吃"也具有很强的造词能力,如"食い残す"(吃剩)、"食い尽くす"(吃光)、"食い入る"(吃进),这和汉语中表示变化、消失、趋势等动词相似。另外,日语的"吃"词尾富于变化,通过词尾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而汉语的"吃"如果想实现不同的意义,一般要改变和其搭配的词语。在意义扩展上,汉日语"吃"的主要意义扩展都由生活依赖及生活状态、生存竞争等隐喻而来。从整体上看,语义扩展模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只是在具体意义的扩展上还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9.
日语能力考试是国际上测试日语学习者日语掌握程度的考试,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而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以日语二级为目标来进行备考.本文主要从听力、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助动词"たい"接意志动词的他动词表示愿望时,动作的对象用格助词"が"还是"を",是日语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