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应该“活”,通过教得活、学得活、运用活,使学生占主体地位,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并产生留恋之情。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三条“活”教的途径。一、“放”与“收”结合“放”就是在体育课中,在学生掌握了“三基”的基础上,按教师要求,自行模仿,体会动作,或是自己选择活动内容。“收”指在“放”的基础上,教师组织统一练习,进一步完善动作。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应该“活”,通过教的活、学得活、运用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得出三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放”与“收”结合 “放”就是在体育课中,在学生掌握了“三基”的基础上,按教师要求,自行模仿,体会动作,或者自己选择练习内容。“收”指在“放”的基础上,教师统一练习,进一步完善动作。  相似文献   

3.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横箱屈腿腾越采用以下三种教法,就能使学生较快地学会和掌握动作。一、在垫子上练习兔跳(图一)。要求:向前跃起两手积极撑地顶肩推手,接着收腿成蹲立姿势。二、由三步慢跑上板跳起,两手撑低跳箱的近端用力顶肩推手蹲立在跳箱远端、接  相似文献   

4.
“侧手翻”这个动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技术,教与学的效果总是不理想。在实践中,我认为“侧手翻”教学,采用“手倒立”和“分腿手倒立”的教学措施,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过高:一是小学生很难立起来,特别是女生;二是小学生立起来后,因手臂力量弱,支撑的时间短,不能很好地体会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体操动作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示范讲解、组织练习、观察指导、纠正错误的形式进行。通过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通过讲解使学生建立起动作概念,通过组织练习、指导、纠正错误使学生体会动作方法进而完成动作。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和建立动作概念是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的反复练习则是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必要过程。如何使学生尽快地形成动作表象,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练习中以合理的动作技术去完成符合规格要求的动作,一直是体操动作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示范、…  相似文献   

6.
在排球讲垫球教学中,学生初学垫球一般是从垫轻球或固定球开始。为了体会垫球动作的正确方法,把垫球动作按连贯顺序概括“一括、二夹、三抬臂”三个动作要领,在实际教学中看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很多教科书或专业教材中,把“三抬臂”写为“三提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初学垫  相似文献   

7.
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 ,是一项重要的、非常实用的攻击性很强的篮球基本技术。此项技术动作主要由蹬跨、转体、探肩、推放球和加速几个环节组成。在教学中普通学生往往不能较好的掌握此技术 ,尤其是组合运用情况不好。在教学中 ,往往存在着走过场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一、应注重持球突破前的身体姿势及动作持球突破前的身体姿势及动作 ,对加强学生突破意识培养 ,以及掌握突破的时机至关重要 ,所以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接球后“三威胁”姿势的形成。所谓“三威胁”姿势 ,是指学生在准备突破位置接球后 ,立…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布置好写作任务,学生开始构思之后,自己也动手按同一要求写一篇作文,这叫“下水作文”。之所以称“下水”,意思大概是说,学生学写如学游,教师也随之到水中游大一番,去品味一下“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苦趣与乐趣。关于教师动手写文章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得透彻:“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加透彻,指导就会更加切实,批改就会更加恰当。”可见,教师写“下水作文”,有多方面的作用。笔者多年坚持写“下水作文”既使得自己明确了每次作文的写作难点,从而…  相似文献   

9.
一、找准育人的“渗透点”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等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就是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如在110米栏教学中,给学生讲述刘翔在希腊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米栏冠军,成为亚洲“第一飞人”的故事,激励学生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去认真锻炼体魄。由此可见,教师须“潜心”地钻研教材,才能探寻到这些二、把握好育人渗透的“时机”德育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氛围”,即学生认知与如有些需地上做的部分学生怕脏不愿做,教师应先做带动完成动作,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用心进行练习。教师以身立教的渗透点,就…  相似文献   

10.
学习“蹲踞式起跑”,主要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环节和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够把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一、教学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完成组织教学,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跑得练习量较大,练习枯燥,学生易疲劳、倦怠;其次,教学中的技术重、难点要求较多,动作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掌握;再次,该项目对身体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很难体会到成功,兴趣不足。二、教学策略结合以上问题,相应的改变以往的“讲-练-讲”的教学模式,分散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1.
一、徒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 首先每节课必须进行徒手动作练习,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动作必须到位。原地徒手完成“蹬、转、送、抬、挺、撑、推、拨”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最后用力顺序。同时要求学生保持上体和下肢的适度放松,保持较好的左侧支撑,使学生体会到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许多体育教师片面地认为体育课的“放”与“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放”学生自由地打球、打拳、自由地跑步或进行游戏等练习;“收”则是集中进行这些活动。实际上体育课的“放”与“收”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在体育课中有时可将其中一项作为活动的内容,有时则可几项结合进行。这样有“收,,有“放”、有多有少、单项跟多项结合,不仅在课的开始,并且在基本部分和放松活动也应如此。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放”的方法有:1.设点练习。选择学生容易掌握且动作的技术性不很强的若干个练习,设连续方便的地点为“点”,进行练习,不规定练习和轮换顺…  相似文献   

13.
头手倒立是中学体操技巧教学的内容之一,属于静止用力动作,对练习者的力量和空间感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立不起、立不稳和立不直的问题,影响到练习兴趣和技术动作的正常学习。笔者经过对头手倒立教学反复实践和探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梳理成文与大家探讨,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立定跳远“直膝”跳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们的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动作,如:腾空过高或过低、收腿不充分、落地不稳、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直膝跳等错误动作。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一下练习中,学生"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直膝跳",这一错误动作的纠正措施,和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套路技术教学中运用攻防演练意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把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进行剖析、运用一定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其攻防内涵并使之掌握的传授过程,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动作的含义了解更加深刻,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武术的特性与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简化太极拳中,“云手”协调性要求高,左右手动作不易配合,上下肢也较难相随,比较难学。本人根据多年教学体会,对“云手”采用分解法教学,待单个动作熟练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的教学。一般教学步骤为: 一、上肢先教单手练习,单臂在体前按上、外、下、里的顺序划立圆,继之提出三个要求:1、云手时,手高不过眉、低不过髋;2、手上云时,与面部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3、当手上云到面部时,手臂内旋,掌心逐渐转向外、向下捋按。左右手交替练习,直至动作基本定型。接着两手同时等速按上、外、下、里的顺序缓慢地云手。两手协调配合,两手往往同时在左或在右;一手在上时,另一手则应在下。仔细地体会几次,很快两手就能配合自如了。  相似文献   

17.
<正> 青少年长拳如果按每段8个动作划分,共分四段。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二段最后一个动作“小缠震脚、马步横打”在课本中没有特别突出“横”字,书中的动作要领还是以马步冲拳来描述这一动作的顺序。我在教学实际中深深体会到,既是“横打”就应突出一个“横”字,即在第二段第七个动作“勾手勾踢”完成后,此时动作状态为:左腿支撑身体,左手亮掌,右腿直踢勾足尖,右手放侧身后成勾手,然后接下面动作“小缠震脚、马步横打”。 在“小缠震脚”完成后,这时左脚支撑身体、左手抓右手腕收至腰间右侧,在落左脚成马步的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进行行进间后蹬跑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并且在跑动中不容易体会空中的后蹬跑动作.我在教后蹬跑练习时,采用手扶栏杆给学生一个辅助点,便于体会后蹬跑的空中动作的教学方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各项教材内容中的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有它的结构特点,活动规律和规范要求,那么,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如何加强技术动作的规范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注意做到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20.
一、垫上技巧练习1.学习垫上前滚翻,体会头后部、颈、肩、背、腰依次触垫顺序,滚翻要圆滑。2.学习前滚翻分腿坐,当对前滚翻动作技术已形成动力定型后,可在垫上放两根竹竿,形成“双杠”的概念,并运用正确的讲解与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双杠”上练习前滚翻分腿坐,注意体会胳膊、手、腿在“双杠”上的位置,使学生预先体会到在“双杠”上的感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3.学习头手倒立,要注意慢起时腰腹肌力量的控制,体会身体重心的移动。二、杠上动作技术练习在以上动作技术掌握较熟练的情况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