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先生"这一概念,是格雷厄姆的一个独创,据说它来自大师当年(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和纽约金融学院开讲"高级证券分析"课时、在课堂上的一个"灵光闪现"。后来,经过弟子巴菲特在其年度报告中的二度加工和提炼,使之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
名师开讲:物质的密度只与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一般情况下,在明确物质状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物质的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也就是说,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密度是相  相似文献   

3.
"森林"里的五"木"兄弟觉得大家绑在一起,没有多少作为,想分开单干。森林爷爷说:"我满足你们的要求,你们各奔东西吧!明年的今天,大家再到这儿来会合,我要看看你们到底有什么变化。祝你们成功!"一年后,五"木"兄弟如约回来了,不,它们现在已不再是"木"字了,而成了另外的字。大"木"肩膀上多了一"点",二"木"头上多了一"撇",三  相似文献   

4.
前些时候,我有机会到几所中小学听了几节語文課,几位老教师的“开讲”艺术使我領悟不少。在回味这些老教师开讲的艺术特点时,使我联想到:怎样抛棄那种使人生厌的“开讲”套套,而代之以生动活潑的开讲方法,是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师花一番功夫去鉆一鉆的。簡洁的語言,清晰的指点是开讲的語言艺术。开讲这一过程时間很短,这就要求教师的語言要高度概括、精炼。試以《席方  相似文献   

5.
正央视"开讲啦"节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目标受众需求,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与青年代表交流对话,激情碰撞,与300位大学生组成的现场观众零距离接触,真诚、平等,充满温度、智慧,屡屡带给人们心灵的洗礼与撞击,因为"接地气"而深受追捧。"开讲啦"是面向全国青年的课堂,它的成功让笔者陷入反思,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真正"接地气"的课堂,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呢?  相似文献   

6.
<正>同样的课堂,怎样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激情,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开讲。让学生开讲,是学生将"我学"的过程、方法、结果、困惑等清清楚楚地讲出来,让学生听、让教师听,其效果与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大不相同。一、让学生开讲,转变教学理念,翻转教学流程长期以来,讲是教师的专利,听讲或认真听讲是学生应有的姿态。课堂上教师要讲,而一旦讲得太多就容易造成"满堂灌",让听者感到沉闷、乏味,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便弱化了。教学中,如果把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课堂呈现的将是另一种情形。例如,在教学《经济生  相似文献   

7.
<正>开讲是中学语文教学组织的重要部分,开讲艺术是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开讲作为教学组织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那儿就已经存在了,然而教育进入当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成了"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开讲就完全从教学组织中删除了。一部分课堂,或不设开讲,枯燥乏味;或开讲过分渲染,不分主次;或开讲偏离重点,过于牵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学生  相似文献   

8.
麦家认错     
<正>2016年初,麦家在央视《开讲啦》向观众道歉:"我错了!"这事还得从头说起。麦家自从《暗算》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后,他的小说开始火了。一天,一家出版社的一位领导打来电话:"我们根据大数据分析,你的书最近能赚大钱,怎么样,再出一本吧?"他手头没有现成的,于是谢绝了。可是那位领导又打来电话:"我们  相似文献   

9.
一些评弹、相声、说书等曲艺,总是对开讲部分作极精彩的设计,或用悬念,或用笑料,总之使你非听不可。语文教学虽不同于艺术表演,但一堂课的开场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开讲语的设计应因文而异,现谈谈我的几种设计类型。 一、用诗句开讲。在上《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我以朗诵著名诗人李瑛的(南海·西沙群岛情思》中的诗句开头导课: “静静中,我听见每架罗盘都庄严宣告: 这是西沙,中国的西沙! 而无际的海涛高高地跳起来说: 中国没有西沙,就不是中国!”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应注意开讲的方式,尤其是语文教学更应 科学地运用开讲艺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兴趣,做到开讲言简意赅,丰富多采,生动有趣。开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体会到:无论是哪一种开讲方式,都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紧扣学生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高峰阶段,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就可以很快把学生引入一个知识的新天地。在教学《故乡时》,我这样开讲:“从前有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他聪明伶俐,家住在海边,每当  相似文献   

11.
杨海亮 《中文自修》2012,(Z1):38-39
大师已去,光泽犹在。他们上课,或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的泱泱风范;或见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铮铮风骨;或见沉潜勤勉、风光霁月的谦谦风度。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大师辈出、群星辉耀,而活跃在校园里的大师尤其夺目。他们上课,不仅水平高,功底深,还有风格,见操守,个性十足,魅力独具。陈寅恪上课,全讲自己的研究成果。当年,他在讲授隋唐史时,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知道,"木"字一竖是没有钩的,因此大多数"木"字底的字"木"都不带钩,如"花朵"的"朵"就是这样。仔细看这"朵"下的"木",竖不带钩,左右两边分别是撇和捺,并和横笔和竖笔相交。但有的"木"字底就不一样了,不但竖带钩,那一长撇变成了短撇,一捺也变成了长点,而且和前两笔不相交,典型的就有与"朵"一字貌似的"杂"字。  相似文献   

13.
林建锋 《考试周刊》2014,(21):25-25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目前很多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淡化,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现象十分突出。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精心组织,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一、以精心的开讲激发兴趣俗话说:"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个引人入胜、精心设计的导入,就如下棋高手第一招就在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精心的开讲能在极短时间内稳定学生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唯不忘相思     
在我的印象中,祖父不过是一个喜欢打麻将、练太极、浇花钓鱼、爱提当年勇的普通老人。而我也没有想过,会在我十八岁的一个夏夜,与祖父的少年时光劈面相遇。那晚,是一位亲戚来通知,祖父的一位表妹去世了。在所有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祖父已经霍然站起:"死了?怎么会?怎么会!"蓦然觉得自己的失态,转  相似文献   

15.
一位作者在2007年9月6日《中国青年报》撰文称:"当年国学铺天盖地的时候,都不曾救得了中国;现在要让国学再像当年那样铺天盖地,恐怕是没有希望的了,还要指望它来救世,岂非天真得可笑!"所以作者呼吁"别在国学面前热昏了头"。对这样的看法笔者十分不同意。  相似文献   

16.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语文课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历来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精髓也就在这个活字上。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一、唱好课始“开讲”曲 这是激活数学课堂的重要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利用开讲的艺术去黏住学生的心,从上课开始就要使学生跃跃欲试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对开讲的总体要求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呼唤高效,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始终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合理地安排我们的课堂才是语文提效的根本。一、读"本"为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学生课文还没读正确、读透,教师就让他说理解、说感受,学生往往是牵强附会,一知半解;然后就是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再引导;最后,又挤占了感情朗读的时间。所以,语文教师应懂得"偷懒",延迟开讲,重视初读,让学生读好了书,再开始讲。教师检查初读应比如何开讲更重要。读好书,才  相似文献   

19.
唐辛子 《留学生》2014,(20):47-47
正日本作家五木宽之在随笔集《日本人的心》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京都:"京都是日本国中的异国,是日本最前卫的都市"日本作家五木宽之在随笔集《日本人的心》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京都:"京都是日本国中的异国,是日本最前卫的都市"。五木宽之在文童中这样解释他如此描绘京都的理由:"为什么说京都很前卫呢?去看看京都的‘祗园祭'就知道了。在众人心目中,‘祇园祭'是  相似文献   

20.
新课的导入也称之为开讲。开讲是一门艺术,艺术性的开讲能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并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本文就《历史与社会》课的导入,可采用多种变换的艺术方法进行了探索,比如开门见山法、温故引新法、诗文引导法等等。实践证明,好的开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