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最好的范文。通过讲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写作。例如:学生写说明文困难大,而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以说明文为重点内容的。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学习课文前的“说明”和附录“谈谈说明文”两篇知识短文.使学生明确说明文需要掌握的四点知识,即:一是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三足注意说明顺序:四是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说明顺序上能运用由远到近、先总后分的写法,说明方法多数能运用举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当我讲完第三册三单元“关于凄报常识”后,让学生人人制作手抄报,要求第一版是新闻版,第二版是副刊。制好后张贴在校园。这样把课文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熔读与写于一炉.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给学生以“练”的广阔天地,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达到教屉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蝙蝠和雷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是一篇揭示“蝙蝠”与“雷达”的关系,说明雷达是蝙蝠的仿生物的介绍性说明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我紧扣文中的三种联系,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深刻地理解、领悟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一、扣“标题”与“内容”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说明文具有实用性.常常可见,也正因其实用性和常见性,使许多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强调的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或归纳其主要内容,上成了理论分析。然而,选人课文的每篇说明文都文质兼美,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那么,如何才能让说明文的教学彰显“语文味”?笔者以常识性说明文《鲸》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发挥说明文特有的优势,让说明文也姓“语”。  相似文献   

4.
李本聪 《云南教育》2007,(10S):27-27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组的首篇,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说明方法,还有课文表述的内容。下面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四篇课文:《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核舟记》。本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三个纯说明文单元。学生们对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可从单元教学重点出发,对整个单元宏观掌握,引导学生对四篇课文进行联篇比较阅读,找出它们在说明文文体特征几个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巩固所学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黄中 《语文天地》2010,(12):56-57
一、设计理念课文介绍了关于麇鹿的知识。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属说明文范畴。教学这类文章,让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有关知识.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学生通过读书,弄懂课文写什么、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知识性强,语言科学严谨,说明方法多样,是学生学习撰写说明性习作的最好范文。说明文还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魅力,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说明文的教学应立足文本,发掘课文的语文元素,教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辨析品味语言文字,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说明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说明文的课堂教学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初中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做了一系列尝试: 一、语文课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紧密结合 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最好的范文。通过讲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写作。例如:学生写说明文困难大,而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以说明文为重点内容的。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的“说明”和附录“谈谈说明文”两篇知识短文。使学生明确说明文需要掌握的四点知识,即:一是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五两个单元的六篇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特点的过程中,都穿插使用了描写和议论的方法,从课文编选者设计的七道“思考和练习”题来看,辨析说明中的描写和议论成分,理解说明中的描写和议论的作用、特点和基本方法,也是这两个重点单元的教学目的任务之一。我是怎样进行说明中的描写和议论成分的教学的呢?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六篇文章,其中一篇讲读课文是《人类的语言》;两篇课内自读课文是《晋祠》和《从宜宾到重庆》;另外两篇课文三篇文章则是课外自读:《说明文二篇》中的《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美洲“彩蝶王”》及《听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教学设计,包括本册书第三、第四两个单元的11篇说明文。用16或18个教时去完成。 二、“教以明理,学以致用”是总原则。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写法,传授阅读方法。 三、讲读课力求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自读课鼓励学生把知识运用于阅读实践。 四、培养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习惯 五、“单元练习”内知识可渗入到具体教学中去消化。某些深奥的科学知识不宜深究。 六、教师可介绍一些科普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与程序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 教学要点:了解按空间位置、从总体到局部、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建筑物(群)的写法。 安排三教时。 教学建议,两文均是介绍建筑物(群)的,写  相似文献   

12.
丁锋 《语文天地》2015,(2):10-11
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建构有效阅读课堂应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现以七年级说明文《凡尔赛宫》教学为例谈一谈个人的几点尝试。《凡尔赛宫》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不少西方建筑艺术相关概念学生缺少直观的印象,应作为难点加以突破。前两篇课文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与《巍巍中山陵》,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建筑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因此,《凡尔赛  相似文献   

13.
《青蛙的眼睛》(第六册第27课)是一篇科常性说明文,文章主要说明青蛙的眼睛的特点和“电子蛙眼”的用途。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点:一、突出重点。本课教学重点如课文所示,介绍“青蛙的眼晴”,其着眼点又在突出人们发现青  相似文献   

14.
曾岚 《云南教育》2007,(11S):26-27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陕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的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隋红军 《小学语文》2013,(1):109-110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不留余地的狼》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板块“不同的思考”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由一个小故事和由此而引发的各界人士的思考两部分组成:一至五自然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了一只“不留余地”的狼追捕羊、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属复杂说明文。文章篇幅长,容量大,知识面广,但又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教学中只有突出重点,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从写法上来讲,三篇都是典范的说明文,在结构的安排和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根据这些特点,在设计本单元教学过程的时候,可以考虑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应熟悉各篇课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一篇,在全面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演变的前提下,重点应放在词义的变化上。为了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古今词义变化的例子加以说明。第二篇,主要了解什么是“书目”,特别是现代“书目”,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出现》是一篇说明文。它所说明的是人类出现的过程。关于从猿到人的知识,学生在初中政治课中已学过,初读课文时他们觉得内容熟悉,一读就懂。但教者如果也囿于这种认识,讲读时仅仅讲讲对比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那可就“大材小用”了。这一课是一篇思路缜密、结构严整的说明文,教学时应该着意指导学生从剖析结构入手,学习周密地思考与选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从在校学习到走上社会工作 ,都要大量接触各种说明类文章 ,说明文的教学要讲究方法 ,“分类说明”从四个方面阐说培养提高学生写说明文能力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第八单元安排了三篇说明文,这三篇说明文各具特色……其中《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说明方法耐人寻味。一、比喻说明,具体形象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句,其作用不尽相同。第一个比喻句主要是扣住了“美丽壮观”这一特点;第二、三个比喻句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编写意图,长期坚持按照课文单元要求组织教学,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比较、辨别中分析、研究,增强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加快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和获得知识的密度,颇受学生欢迎,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同题异体比较新编中专《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精选了六篇与“笑”有关的课文,而这六篇课文恰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三种文体的组合。通过教学这一单元和单元后的读写知识《文体与表达方式》,学生从对相同的题材、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比较中去理解和区分这三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特别在教学第六课《谈“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