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直来,多读多写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共识,然而是否如经济学家所说“多大的投入多大的产出”,书读得越多,文章写得就越好呢?其实并不然,学生中爱阅渎但就是不愿写或写不好的人大有人在。笔者认为,阅渎和写作之间要有一根联系紧密的“链条”,这“链条”的接头处要认真“焊接”。直接阅读的作品需要认同的心理才能内化为写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写作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换言之,只有读得通,才能写得通;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鲁迅先生指出,要想写好文章,最要紧的,就是“多看和练习”。又进一步指出写好作文的方法:“……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作”。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3.
罗爱球 《广西教育》2012,(29):35-35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处理好阅读与练笔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化阅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阐明了“读”与“写”的关系,即阅读为写作奠定了基础,是写作的必要铺垫,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是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4.
读是从感知语言入手,写是从写作的目的出发,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过程是互逆的,又是相依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欣赏作品语言、内容、思想的美,还要树立“指向写作”的教学思路,“走进文本”必须“关注写作”,要多从写作角度去开掘文章“应该怎么写”,以不断开启学生的写作智慧。  相似文献   

5.
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读书,没有丰富的知识,就谈不上联想,就不会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思考,没有多向思维,就谈不上想像、创造,就不会有较深的思想内涵。阅读可以发展思维素质;写作可以发展表达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阅读与思考贯穿于日常的学习中,持之以恒,才能  相似文献   

6.
在视觉传媒多样化迅速发展的现实中 ,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依然是写作教学的主要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 ,应改变“强调勤写多练 ,忽视阅读借鉴”、“急功近利 ,以例为证”的教学方法 ,正确处理多读与精读、丰富学养与写作借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直接作用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要以文本为本 ,明察文章结构之法 ;透过表面信息 ,扩展并丰富文章的审美内容 ;类比联想 ,发展迁移能力 ,领略不同文本的创造个性 ;延伸文章结构 ,锻炼构思表达技巧。总之 ,为写作教学目的的阅读教学 ,应是以文章学为特定内容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题目是概括文章内容的,因此把握了题目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概括内容.这无论对阅读还是写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作文来说,题目是写作的依据,选材、构思、思路等都可依据题目揭示的信息.对阅读来说,可以根据题目推知文章可能会"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从而在客观上把握文章内容,使阅读者居高临下地阅读文章.阅读时从题入手,能摆脱作者的支配,成为读文的主动者.对学生来说,他不仅可摆脱作者的支配,还可以摆脱教者的支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题入手读文章是一场阅读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林东溪 《现代语文》2014,(8):99-101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常言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多读书,才能写文章,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写作以阅读为基础,古今学者均有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9.
《课外生活》2020,(8):47-48
为什么阅读和写作总是黏在一起呢?它们是非常好的搭档吗?确实没错,阅读和写作息息相关,大量的阅读会让我们获得满满的知识,到写作的时候就会"下笔如有神"啦!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聊聊有关“阅读与写作”的疑问和经验吧!  相似文献   

10.
何松茂 《时代教育》2013,(10):158-159
阅读对写作可产生很大影响,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要想把作文写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语言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其中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在阅读中,要通过多读、多想、多写来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吸收;写作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阅读和写作既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读了不少文章仍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用心去读.没有真正理解:二是没有解决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写作过程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以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读与写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消化吸收.从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怎样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呢?作者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阅读能积累写作素材,阅读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改变构思方式,阅读能提高文章立意.由此可看出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  相似文献   

13.
张晓梅 《文教资料》2011,(30):93-95
盲生因为视力障碍,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皆与常人不同,因此盲校写作教学长久以来都是困扰着师生们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基于写作教学还应回归文本阅读的出发点,站在教材文本阅读、课外文本阅读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阐述。旨在说明.只有落实好实实在在的阅读积累,从“读”中悟“写”,“写”与“读”紧密相连,才能有效改进盲校的写作教学.引导师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桂文亚 《小火炬》2013,(11):20-20
写作难吗?从小学一年级作文开始,谁没有“写作的经验”?写出成绩,写成作家,又写成一个“名作家”至今能有几人?这么一想,写作开始不难,但想写得好、写出名堂来好像又很难了。  相似文献   

15.
以语文学科大观念为统领的、核心素养为取向的“大单元”学习,赋予阅读和写作以新的内涵.阅读是深度加工,是拿起笔来进行的深度阅读;写作作为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做事”情境下的真实写作.阅读和写作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项目完成中交织缠绕、互生共促,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做”中读与写,读、写、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知识和感受,写作是促进阅读的深化与理解,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就是要让阅读教学从“读什么”到“怎么读”,从“写什么”到“怎么写”,从而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从“语文教学的归宿——作文”这句话可以确认,阅读与作文密切相关。从语言学习过程上看,阅读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写作是语言的运用过程,阅读在先,写作在后,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从阅读和写作的对象上看,写作是文章的生成过程,阅读是文章的分析过程;从写作对阅读的作用方面看,掌握了写作规律有助于掌握阅读的规律: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从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看,阅读是手段,写作是目的,写作必须依靠阅读。读中写、写中读,通过阅读吸收,然后转化为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独立阅读是孩子们在阅读考查中失分最多的题例。每当孩子们遇上独立阅读题就如临大敌。一句话,独立阅读,孩子们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说孩子们经过日常阅读教学时的各种训练,是足以应对测试的。问题出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弊端一:考查者设计的独立阅读题型单一,评价也单一目前大多数的独立阅读检测题还是停留在对阅读客体(文章)静态的分析上,单纯地着眼于文章的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的分析。比较常见的题型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  相似文献   

19.
许多青年教师都喜欢阅读,因为阅读能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仅如此,阅读还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这一点似乎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有一位年轻的学员,走上教育岗位后很想在教研方面出成果,学写了一些教学方面的文章,但收效甚微。我告诉他要多阅读、多思考。他说:“我很重视读书,每次进城都必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不少教学方面的书。另外,教育、教学刊物也订得不少,然而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以为,他读书虽然不少,却写不出较好的教研文章,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好阅读的方法和要领,没有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笔者20多年的写作实践可以证实一点:认真阅读、善于思考,并与写作有机结合,这是通向写作成功的主渠道。这里我把自己以阅读促写作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广大的青年教师,若能对你们的写作起到一点借鉴作用,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20.
白应琢 《青海教育》2014,(11):22-22
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中把阅读称作是写作中的“根”可见阅读对写作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而大多数农村家庭缺少阅读方面的熏陶,孩子本身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甚至认为生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除了解决生字词外,只是机械地朗读课文,并没有用心去感悟文章,更不会从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下面就怎样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