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伟长小传     
正钱伟长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特别是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1930年,钱伟长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钱伟长属于"偏科生",他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却极度"瘸腿"——物理只考了5分,  相似文献   

2.
黄克智,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7月出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1955年前往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塑性力学教研组进修。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0,(6):7-7
钱伟长 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早年提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对欧美的固体力学和理性力学有过重大的影响。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2):106-107
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53-354,399
1首席科学家 沈文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调入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3):106-107
正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致力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7.
邓杰 《科学中国人》2012,(13):68-69
魏宇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完员。199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中科院力学所硕士毕业后作助理研究,2001年成为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200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布朗大学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2010年1月在阿拉巴马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0年2月成为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力学家钱伟长教授,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具有国学功底、创办新学的贫穷的诗书之家。钱伟长的祖父曾经是清朝的秀才,钱伟长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研究老一辈科学家的科技期刊办刊理念,推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方法】基于1978年钱伟长与唐立民、王仁联名向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会提出的《关于力学期刊的出版问题的建议》,以及他主持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的实践,研究和总结钱伟长的科技期刊办刊理念。【结果】基于多年的科技期刊工作实践,钱伟长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期刊办刊理念:确立编委会组建原则,明晰编委职责权利;以期刊为平台,发现培养青年人才;改革审稿制度,确保选稿透明公正;专辟讨论栏目、举办学术讲座,推动开放办刊;首创期刊双语出版模式,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结论】钱伟长基于多年科技期刊工作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科技期刊办刊理念,使《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成绩斐然,同样对当今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钱三强小传     
《今日科苑》2016,(4):51
正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湖州,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1,(22):5-5
何祚庥.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费维扬,男,1939年7月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与技术,特别是溶剂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9,(5):8-9
主任委员 钱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王涛(原国家石油部部长)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钟荷 《科协论坛》2013,(4):26+2-28
郑哲敏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还是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2013年1月18日,这位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9,(4):8-9
主任委员 钱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王涛(原国家石油部部长)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6月20日上午,中国语音乐律预印本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传播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 Xiv项目组、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沈大伟,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03~2008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曾获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励、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并于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封二-封二
<正>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祖籍浙江杭州,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始人、首任所长。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相似文献   

20.
张光斗小传     
<正>张光斗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他投身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和教育事业70多年,在水利水电方而做出了卓越贡献。1912年5月1日,张光斗出生于江苏常熟鹿苑镇。1934年,张光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