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闻娱 《传媒观察》2005,(7):59-60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大分支中,处于应用新闻学的中心地位,历来是中西方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现有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诸多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闻教育的需要。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前行的新闻传播业仍迫切需要能与时俱进且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采写教材。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称《概论》)以新的体系、框架和思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创立了一个新学科。我习读过并教授过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等著作和课程,这些都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也研读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论著。然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并成就一部学术专著,在我看来还是首创。读《概论》一书,似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它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了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概论》由新闻传播学本体论、客体论、立体论、载体论、媒体…  相似文献   

3.
11月1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第二届第五次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专家对我国新闻学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会议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6月,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科教学学位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电、广告232个,编辑出版50个,传播24个。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何梓华教授对教指委2005年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完成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概论教材提纲编写、组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推荐3门课程参加2…  相似文献   

4.
毛琦 《青年记者》2017,(23):130-131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新闻理论课程总结并阐明了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它既是新闻实践的高度理论概括,又能为新闻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原本应当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新闻理论课程,如今却经常是学生最头痛和忽视的课程,这既有教学“受者”的因素,如年轻学生往往心态浮躁,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实用主义倾向;也有教学“传者”的原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无法运用新闻理论知识及时准确地阐明当前大量涌现的传媒新现象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新闻理论在学科发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适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新闻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河南省第一所培养新闻与传播学专门人才的学院,设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四个教学系和编辑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所。学院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新闻学、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编辑出版学史论、编辑出版媒体应用研究、新闻理论及应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责任教授郑保卫撰写的《新闻理论新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郑教授为追寻新闻学本身的理论内核与精神而不断探索的成果结晶,是他又一部新闻理论力作,该书同时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的重点书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闻学的学科归属——新闻学或传播学或新闻传播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传统继承与学术借鉴、创新研究与学术规范等诸方面,阐述了对新闻传播理论研究问题的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摆在形势喜人的新闻理论研究面前的,也有许多困惑和不足。这些困惑与不足,不仅直接导致基础性研究脱离实际,应用性研究缺乏理性,损害新闻学科形象和新闻人才培养,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外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国内(台湾除外)已出版的新闻理论书籍来看,众多的理论体系的脉络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都呈现为宝塔状的层式结构,即首先是关于“新闻”这个大范围的论述,接着是关于“新闻事业”这个中范围的论述,最后是关于“新闻工作”这个小范围的论述。如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余家宏、宁树藩、叶春华的《新闻学基础》、张宗厚、陈祖声的《简明新闻学》、李良荣执笔的《新闻学概论》、20所院校联编教材《当代新闻学》等等,都采用这个体系。略有不同的是,其中有的书增加了新闻业务、新闻事业史等方面的内容。新闻理论权威王中教授的《新闻学原理大纲》,其体系有所不同,它分为“关于新闻学的形成、发展及其范围”、“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与沿革的规  相似文献   

9.
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来,最能代表理论新闻学体系结构的是新闻理论教材.教材是研究成果的累积与凝结.进入新时期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甘惜分教授1982年出版的<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新闻理论教材),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2008年出版的<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国内出版的新闻理论教材大概有六七十种,我们不可能对所有这些教材都进行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盛芳  罗兵 《东南传播》2010,(1):82-83
近几年,不少传媒单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这说明新闻教育与业界的对接中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面临着危机,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本文认为应通过开展案例教学、讨论互动教学、过程教学与研究性等课堂实训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职业道德与专业文化精神,以及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形成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它是以新闻及其传播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新闻的性质、特征、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新闻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以提高新闻传播活动的水平,最终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茹子 《新闻记者》2006,(7):50-50
新闻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内容,传播是新闻价值的实现方式。新闻学给传播学提供了依据和启示、业务经验和用武之地,传播学大大拓展了新闻学的学术视野和理论深度。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二级学科,其上的一级学科就是新闻与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新闻与传播通论》使新闻学和传  相似文献   

13.
李乐 《今传媒》2020,28(1):5-7
《新闻理论》课程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观念学习和教育,需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进行教学优化。在教学内容上,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体地位;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在文献阅读方面,要注重与时俱进,与当下的社会实践和新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坚持效果导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新闻学领域里,迎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春光,带有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新兴分支学科——民族新闻学得以茁壮成长,理论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分析民族新闻理论构架,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当前新闻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民族新闻研究已初步形成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5.
王展 《青年记者》2016,(8):91-92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对人类所开展的新闻活动进行阐述,对新闻专业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对新闻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基本原理进行系统介绍.《新闻学概论》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其实践性也十分明显,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新闻学概论》中,不仅能够体现出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同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实践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飞花拾零     
理论新闻学有哪些学科? ①基础新闻学,即新闻学概论,叙述新闻定义、特点、价值;新闻事业性质、任务、职能;新闻工作原则、方法;新闻工作者素质、修养等。②原则折闻学,即新闻学原理。研究新闻的本质、新闻与真理、与宣传、与信息等关联,探索新闻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③比较新闻学。对东西方两种新闻体制,发展历史,新闻观念、新闻手段、新闻技巧、新闻法制和新闻道德等进行比较研究。实用新闻学有哪些学科? ①新闻采访学;②新闻写作学;③新闻通联学;④新闻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是以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科研人员为主体,历经多年酝酿研究的集体著作.作为第一本研究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理论著作,它为我们勾勒出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大致轮廓,为后来的研究者搭建起了一个研究平台,为新世纪中国新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新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第二,为更直观说明新闻理论,要结合当下实际新闻案例进行讲解。此外,在课堂上保持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和引导学生参与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沈世纬著的《新闻理论与新闻改革》,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搜集了作者近几年关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改革的30余篇文章。作者试图以马列主义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对新闻改革中一些有争议的重  相似文献   

20.
走通识教育与学术相结合之路的"威斯康星模式",虽然没有像"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推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与"资金"的流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国早期新闻教育的发展形态以及新闻学理论引进中,找到受"威斯康星模式"影响的一鳞半爪。平民大学新闻学系的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实践;而我国早期新闻理论家在消化、吸收作为新闻学核心理论的"新闻价值标准说"的过程中,受到把新闻学定位于社会科学的"威斯康星模式"的影响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