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生和教师都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医生面对的是人的自然生命,教师面对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但是,在两个行业中,有一种现象形成了反差,那就是,老医生往往成为救死扶伤的专家,颇得人们的青睐,而老教师呢?年纪越大越老气横秋。为什么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疏于研究。教师疏于研究,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迟钝,成为一个教育木偶,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说:“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他的破坏作用就大得多。他不聪明,本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工作,把一百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  相似文献   

2.
医生和教师都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医生面对的是人的自然生命,教师面对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但是,在两个行业中,有一种现象形成了反差,那就是,老医生往往成为救死扶伤的专家,颇得人们的青睐,而老教师呢?年纪越大越老气横秋。为什么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疏于研究。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清明节。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踏青扫墓。有时,宝宝会对拜祭的对象不甚了解,会问他究竟是谁。其实,清明节是对宝宝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家长如何教宝宝去学习面对呢?生命是什么?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宝宝尊重生命呢?  相似文献   

4.
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说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王晓春老师说:“医生凭的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这种东西是越研究越深,经验越多越好,时间长了甚至会形成‘一招儿鲜’的。年龄不会磨损它的价值,因为那是一种智慧,智慧是不容易随着体力的衰弱而减退的。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了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那为何医生必须提高专业能力,而教师却非要去拼体力呢?王老师接着解释说:“奥妙在于医生对病人没有领导关系,而教师对学生有领导关系。”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类文明赋予了现代教育"生命高于一切"的丰富内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生命质量低下,社会贡献微小,则一切都是空话;平安健康不存,生活幸福有虞,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解决孩子们如何善待生命、感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考试周刊》2013,(38):36-37
<正>近日,读到文摘中这样一句话:"教育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话我很欣赏。其实,生命之于自然,无关大小。况且,当我们对于那些"小生命"投以情愫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大情怀。爱因斯坦说,把一切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这"剩下的"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但就我的理解,我宁愿把它视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善待生命的情怀,而不是其他。试想,从教育中抽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生命。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挖掘课文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不经意间能够"怦然心  相似文献   

7.
"阳光"能给万物生命力,"阳光教师"就是能给学生生命力的教师.那么,如何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阳光教师呢?  相似文献   

8.
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当问到最喜欢文章的哪些语句时,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而喜欢的原因竟然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而且说得这么美。"学生的回答不由地引发我的思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教育是他应该接受而没人给过他呢?有多少道理是他应该懂得而"从来没听人讲过"呢?比如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古希腊哲学家曾说: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可见关注教育就看如何成就一个真正的人。生命是人的第一要义,尊重生命也就成为了教育的第一要义,而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却存在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等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甚至在报端出现了诸多中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们面对那些正处于如歌花季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会羡慕他们青春的容颜,又有多少人会感慨岁月的变迁。然而,就是这些生命财富的拥有者,却往往忽税生命的价值.动辄厌世乃至轻生。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而今,不断见诸报端的校园青少年自杀案.除了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外.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间人们常常提及拯救人的生命,却很少听到要拯救人的灵魂.人的生命是一种物质的实在,而人的灵魂呢?它看不见,听不到,且摸不着.人有没有灵魂?什么是灵魂?灵魂在哪儿?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决定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教师职业成为人们羡慕的香饽饽。教师职业受人尊重,收入稳定,一年两个假期等。然而,在美丽的光环下,有谁能体会到教师面对来自学校及社会的非人性化的期望值,尤其是中学教师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呢?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注.教师与学生不是工匠与材料的关系,教师面对的是富有情感与想象力、充满灵性与生命力的人.因而教师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柏格森说:"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创造."写作本身就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生命活动,是对生存状态的审视、抚慰与超越.生命意识下的写作教学活动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深化他们的生命体验,促进他们的生命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是生命意识、生命感觉的自然表达,也是生命创造本能的喷发窗口。面对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个体,习作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激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丰富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15.
张本良 《语文天地》2011,(10):48-49
渎书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更应该坚持读书,越坚持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读书就会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怎么办?唯有终身学习,活到老渎到老,让读书思考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焕发生命的精彩,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呢?是阳光!因为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阳光一般的情怀。让课堂充满阳光,让阳光普照每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塑造有生命活力的人。面对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召唤,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构想。我们认为:"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  相似文献   

18.
假如把生命倒计时,你今天会做些什么呢?会不会一片空白呢?会不会安静地躺着呢?会不会去见你最爱的人?会不会去向你曾经伤害过的人说对不起呢?会不会去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呢?会不会去做你一直想做却还没有来得及做的  相似文献   

19.
我说的教师精神面相,更重要的就是要反醒: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教师之前,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生命中哪些关键词对我们一生而言是最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很多的钱呢?还是为了成为大家敬仰的名人呢?还是为了可以对别人颐指气使呢?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了解人生到底是什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