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乌坎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基层干部脱离群众和侵害群众的利益,乌坎事件激化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持“对手思维”,不相信群众。而省工作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解决乌坎问题则是事件出现转机的关键。乌坎事件的启示是:根治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影响的机制,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征,这对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对群体事件存在显著推动作用,新媒体信息获取越便捷,新媒体的信任程度越高,个体对群体性事件的参与程度越高。社会态度是新媒体影响个体群体性事件参与的重要中介因素。新媒体的信任程度越高,个体的社会态度越倾向于负向消极,群体性事件的参与程度越高。新媒体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介效应,但其影响机制还有待更多经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资源动员能力同样具有一定中介效应,但其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检验,围观效应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信息来源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于个体群体性事件参与程度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民众对政府媒体的信任,从而改变民众的社会态度是增强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其发生也愈发频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与实体性群体性事件虚实交织,影响难料;感召力强,一呼百应以及易生谣言,舆论难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难度.因此,重视并尊重网络民意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与应对机制,促进网络与传统媒体及多元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透明、权威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群体性聚众犯罪不断增多。该类犯罪的发生有其必然的个体原因和社会原因。在个体原因层面,参与者利益或诉求难以实现、社会不良心理影响、民众维权意识增强与法制意识淡薄等促使该类犯罪。在社会原因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新时期的社会大背景、相关法制规范不健全不完善、官员腐化堕落和作风不实、不实信息肆意传播等。因而,预防群体性聚众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创新法制宣传方式、增强民众法制观念,健全法制规范、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做好群众工作、保障群众利益,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便捷性、多元化、大众化、自主化、互动性强等特点。任何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通过网络产生蝴蝶效应,演变成规模扩大、表现形式激烈的群体性事件。高校主管部门需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和公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攀升,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通过对发生在2006-2013年间的50个典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1.政府回应显著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效果;2.政府回应的主动性、速度、透明度、公正性、方式的现代性与多样性以及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性等要素与事件的有效解决密切相关,其中政府回应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度和回应的主动性最为重要;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与热度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了政府回应对事件解决的效果。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部门不仅要树立起"回应型政府"的执政理念,坦率、公正地直面问题,主动发布事态发展的真实情况,及时、有效地获取网民的利益诉求,做出妥善答复;而且要根据事件的类型和特征,做到回应的适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给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危害。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和研究现状,深入剖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和演化路径,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只要善于从利益的视角来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从技术角度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扩大和深化,从管制和法律的手段来扩充网络群体性事件诉求的渠道,就可以有效缓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情绪化、反体制性以及极端化特征,网络传播激化了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对立,容易使事件的参与者、同情者的思想行为走向极端,从而加深事件处理的复杂性与困难程度.要化解网络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不利影响,必须在理解信息网络本质的基础之上,把握其产生反体制等复杂特征的矛盾根源,从而立足于网络传播的关键节点,系统地构建政府进行群体性事件传播干预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期我国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特点是:呈现出失衡状态,出现“原则不协调”和产生“剧场效应症”。在群体性事件的萌芽、发展、激化的整个过程中,信息传播依次起到镜子效应,催化刺效应和石子效应三种效应。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信息传播观念。堕距”、信息传播法制缺位和协调沟通机制滞后。  相似文献   

1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目标,利用互联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信息,在相对自发、无组织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的集群行为。以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伦理道德事件、民族主义事件、文化争论事件等热点事件为发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呈上升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内容庞杂、传播主体复杂、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渠道融合的特征。因此,政府应采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网络问政制度、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等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