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意乐境声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诗词、旋律、钢琴伴奏和演唱处理这几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唱好这首作品,除了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之外,还得充分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艺术歌曲的词和曲的意境及其妙处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严雅萍 《考试周刊》2012,(88):16-18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谱成的作品.将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完美地融合,使之呈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声乐演唱技巧的把握、情感的处理及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面展开对作品演唱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是词作家和曲作家精雕细琢的一类艺术精品,因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而备受关注。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枫桥夜泊》具有鲜明的语言审美和音乐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麦喜晓 《广西教育》2022,(30):158-162
本文阐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以《枫桥夜泊》为例,分析其创作背景及音乐特征,从演唱的情感表达、演唱的气息和语言、歌曲的韵味表达三个方面论述《枫桥夜泊》的演唱处理与教学实践方法,并对教学实践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能以较长的气息连贯地演唱歌曲《枫桥夜泊》。2.感受幽静夜色中寒山寺钟声引发的丰富思绪。3.通过古诗新唱等形式,增进对古诗与音乐相融互动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能感受和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韵律美、意蕴美。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段八分音符和切分音节奏的准确演唱。  相似文献   

7.
古筝现代作品《枫桥夜泊》是传统的音乐素材与现代音乐语汇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曲目之一。本文通过对《枫桥夜泊》作品的音乐内容、结构特征与演奏技巧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多方位挖掘此曲的艺术价值,从而为此乐曲或同类风格乐曲的演奏提供一定的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歌曲是古典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在加强审美教育体验的现代声乐教学中,它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古典诗词歌曲的意韵表现为切入点,以古诗词歌曲代表作《枫桥夜泊》为例,对其意韵特点的表现进行演唱技法及风格的分析,从而举一反三地实现音韵美在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音乐精品也不在少数,《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广为传颂的一首七言绝句,后经著名作曲家黎英海、顾淡如将其改编成声乐曲目广为传唱,本文将对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的分析了王建中艺术歌曲《歌五首》作品中《浣溪沙》的诗词与音乐结合,音乐美学以及如何演奏伴奏等。  相似文献   

11.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路过苏州,夜晚停船在枫桥所作的一首诗。原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丽自然,因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我发现一些教师对诗中的几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分歧很有探讨的价值。一、枫桥夜泊的季节。关于《枫桥夜泊》这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当代作曲家。多年以来,谱写了各类体裁的作品,尤其是在民族器乐的创作方面,他创作了很有影响的二胡曲:狂想曲系列、《天山风情》;古筝曲:《西域随想》、《幻想曲》、《莲花谣》等作品。王建民先生的古筝作品在合理运用现代技法的基础上,把古筝这一乐器的旋律性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与构思,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的音乐元素。王建民先生的创作为古筝爱好者、古筝学习者、古筝演奏者等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同时也为时代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经验,激励古筝学习者不忘传统并与时俱进,坚持全面学习古筝艺术,推动古筝艺术的发展。《枫桥夜泊》这首筝曲是王建民先生依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做。作为一首现代的古筝作品,王建民先生在创作此曲时运用了大量新颖的演奏技法,完美地将原诗中意境与古筝这一传统乐器相结合,把原诗作者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篇论文整体通过对唐诗《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分析和对筝曲《枫桥夜泊》的逐段分解分析,对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枫桥夜泊》是唐诗中的传世名篇。有关此诗的故事有多种说法,初语第五册选录的《不朽的失眠》从一个独特的心理角度,发挥丰富的想象,敷衍了诗句的由来。张晓风把张继融入到《枫桥夜泊》之中,又使读从《枫桥夜泊》之中读出了张继的身影,传神地刻画出了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已经被选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如此,根据《枫桥夜泊》这首诗创作的歌曲《涛声依旧》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句词,仿佛能让人沿着历史的脉络,感受到诗人千年以前羁旅在外的惆怅。因此,文章从《枫桥夜泊》中的"霜"这一意象入手,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夜泊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枫桥夜泊》,仅寒山寺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考证自宋至今就有七块之多。这首诗体现了羁旅的愁思与枫桥秋夜凄清景色的完美融合。夜泊诗有写得清美如画的,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描写了江上  相似文献   

17.
(一)《枫桥夜泊》传古今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和寂寞萧条的地理环境相互映衬,渲染了作者旅途的孤苦愁情,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掩卷长叹,发思古之幽情。千余年来,《枫桥夜泊》诗伴随着寒山寺里的夜半钟声一直引起人们的深切怀念。宋人孙觌有“倚枕犹闻半夜钟”句,南宋岳飞过苏州寒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02,(Z6)
欧阳修是宋代名人,学问广博,诗词也写得好。他做学问、创作一向严谨,但百密一疏,偶而也有失误。他的《六一诗话》在评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就因缺少调查研究导致失误。张继的《枫桥夜泊》是首七绝,早已脍炙人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28个字,就写了月、乌、霜、天、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来在听几位教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时,一些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摘录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镜头一:尊重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当学生已经读熟《枫桥夜泊》并了解大意时)师:我们再读读《枫桥夜泊》,并观察插图,把你由此想到的告诉同学们好吗?(学生读古诗,看插图,联想。)枫桥夜泊  相似文献   

20.
《枫桥夜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首古诗。作者张继,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其诗多为羁旅题咏之作,其中《枫桥夜泊》为传世名篇。苏州寒山寺因为这首诗而得名,成为久盛不衰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