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东、中、西部地区的72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进行调查与访谈.对学校的办学体制、模式、办学经费和生源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可行的领导体制、统一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适度控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规模、解决好在校学生分流问题和大力推广"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个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辽宁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辽宁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的最优化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多种方式中,“体教结合”的“三集中”(集中住、集中学、集中训)办学模式占据着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地位。然而,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上海市相关人口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家长对子女未来职业选择的多元化趋势等,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三集中”式办学的主要矛盾凸显。以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徐汇位育体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学校“体教结合”的“三集中”办学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进而提出解决“三集中”办学模式发展困境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现状,论述体育运动学校走体教结合之路的必要性,提出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所需的条件以及体教结合对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江苏高校体教结合办学模式良性互动发展,通过对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办学模式的优势分析,并结合对江苏省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办学模式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深入调查与剖析,提出各级学校有专长、理顺体教结合输送渠道;教育与体育形成优势互补,建立高校体育联赛平台、打造高校精品联赛;建立适应高校体教结合的教练员队伍;合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使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体教”服务等促进江苏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办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新基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列举了我国现行的五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即:体育运动学校模式,试点学校自办模式,单项俱乐部模式,教体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制度创新;走“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路;建立适合运动员学习训练特点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体育人才的交流市场的对策和建议,以创新基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管理学、训练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对陕西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陕西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后奥运时代陕西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及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少年体育训练》2014,(4):11-13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崇德重训、训学结合、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进行体教结合的探索.尤其是《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3号文件)颁布后,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大胆提出了“学校应坚持体育局的隶属关系不动摇,充分依靠教育发展体育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基地。它肩负着双重任务:有效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和合格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1990年,国家体委、国家教委联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体育运动学校工作会议明确决定:集中两个部门的力量办好体育运动学校,实行“体教结合”、“读训并重”,使办学目标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好这一决定,必将结束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历史,加速培养和造就大批建设体育强国所必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优秀体育人才,使体育和教育步入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0.
南昌市体育运动学校是八十年代末由南昌市体委、教委创办的一所集幼儿托教到大专教育,呈宝塔型的全日制三集中体育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认真贯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体委颁发的“二纲一法”的实施纲要,在体教结合,读训并重等诸方面又有了长足发展。早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推动和促进陕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10所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加强“体教结合”,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练员素质,加大对体育运动学校的投入,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法,分析“体教结合”基本内涵、背景以及高校在实施“体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落实“体教结合”的基本对策。实践证明,坚持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科学训练,学训并重,走中国特色的“体教结合”道路,将有助于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尔夫发展面临人才数量供需不足、人才素养参差不齐两个重要瓶颈,其核心在于传统“体教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固化、培养途径单一、培养目标模糊,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办学现状调查分析,融合多种办学思想,探究出“校-企”、“校-校”、“校-中高协-体育赛事方”多元合作模式下的办学新思路,通过多元化联合培养,针对性的塑造高尔夫需求人才,提升学校培养质量,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法等对教体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做深入探讨,没能着力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的竞训模式,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培养模式的优势,使得学生学训的矛盾激化,教体结合的主要矛盾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运动训练与文化课教学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市27所中学"体教结合"运动队作为研究对象,对昆明学校、杨浦高级中学等学校的教练员和体育组长,以及市、区体育局等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杨高模式"、"昆明模式"是现行"体教结合"中的基本运行模式,但在"体教结合"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后体教结合的发展思路。结论:2008年奥运会后体教结合发展应该重视基础阶段培养,注重科学训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把部分地方体校并入教育系统;并且着重发展"小学—中学—大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是困扰国内足球界乃至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总体构架和具体措施两个角度,对2008年后“体教结合”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最终提出了以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为主体的多种培养渠道共存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为基础,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项目和本省体育运动学校、省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及教体结合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邓杰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732-733
教体艺[2006]6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已推出三年了,各学校的贯彻落实情况究竟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京部分高校进行了调研,发现阳光体育运动贯彻落实并没有得到保障,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40所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及家长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经费的投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形式、规模,学校场地及器材设施的配备情况等,找出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