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据了解,许多单位给通讯员规定见报稿篇数,以上稿多少论奖罚。这种规定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通讯员采写稿件的积极性,但细细想来,弊大于利。其弊至少有四:其一,稿件来源于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而这些客观事实的发生发展,是不会因为你规定的见报篇数而转移的。因此,这个规定本身违背了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通讯员若因无  相似文献   

2.
有些领导机关管理本系统的新闻报道工作,采取定指标的做法。年头布置年度见报篇数,规定见报奖励条件,年末达到多少篇立功,多少头条受奖。这是有些新闻失实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管理新闻报道工作不宜采取的方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首先,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事实在先,反映在后。其次,它不是反映所有客观事实,而是有比较有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掌握好“对比”这个武器对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有很大帮助.“对比”的内容为:一是从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稿件中,把主要新闻事实提取出来,假设这件事就发生在自己所在单位,把它写成新闻稿件,拿自己写的稿子和报纸上的稿件对比一下.这样差距找到了,问题找准了,就会有长进和提高.二是拿见报稿和底稿对比.底稿是作者写作水平的真实体现,是作者的原始构思.稿件若是被报刊采用,作者应把底稿拿出来和见报稿认真对照比较一番,看看编辑修改润色之后与原稿有什么不同,体会编辑为何这样修改,认真查找自己稿件存在的不足,这样做能尽快提高自己的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4.
有些领导机关管理本系统的新闻报道工作,采取定指标的做法。年头布置年度见报篇数,规定见报奖励条件,年末达到多少篇立功,多少头条受奖。这是有些新闻失实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管理新闻报道工作不宜采取的方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首先,它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事实在先,反映在后。其次,它不是反映所有客观事实,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反映事实,反映突出的、有代表性的、新闻价值大的事实。没有出色的工作,就不可能有头版头条新闻。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某项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掌握好“对比”这个武器对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有很大帮助。“对比”的内容为: 其一,拿见报稿和底稿对比。有的通讯员把写好的稿件一寄出去,底稿也就不知去向,这种写稿作风是不严谨的。底稿是作者写作水平的真实体现,是作者的原始构思。稿件若是被报刊采用,作者应把底稿拿出来和见报稿认真对照比较一番。编辑可能对稿件修改了语句字词或者标点符号,编辑也可能把稿件的标题  相似文献   

6.
缺少提炼,就事论事,罗列事实,是一部分通讯员和年轻记者常犯的写作毛病。这些同志往往把半成品的稿件寄到编辑部,编辑如果不对稿件进行深加工,稿件是很难见报的。一位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委告诉笔者,在每年参评的作品中,有些稿件其新闻事实是扎实、生动的,见报以后读者的反映也是好的,但从写作技巧上来看,比较粗糙,罗列事实太多,缺少在提炼上下功夫,因而落选,很可惜。由此可以看出,提炼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是从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来讲,还是从要使新闻作品成为精品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开封日报社将举办业余通讯员好新闻评奖活动。参加评选的见报稿或复印件,要求今年十二日三十一日前寄住该报。参加评选好新闻的只限业余通讯员(包括县和县以下单位的专职新闻干事),稿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业余通讯员在公开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常听到一些新闻同行发牢骚说:“本来下功夫采写的好稿件,可到了报社却被编辑枪毙了,而认为‘不咋的’的稿件却被采用了。”那么“好稿”为啥上不了报呢?在笔者看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事实虽过硬,然而事过境迁使稿件失去了时效性。众所周知,所谓新闻就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果是当天或当时发生的重大的事件,那就更好了。如果你把当天发生的事情,等到事隔多日后再写成稿件寄往报社,势必事过境迁,使新闻成了“马后炮”。如1998年抗洪救灾,这在当时可谓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人人都比较关心。如果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写…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许多单位的领导愈来愈重视新闻宣传,使得一些通讯员思想上、工作上产生不少压力。单位领导要求他们上稿“多多益善”,报纸要要求他们多写好稿,使他们不知如何才好。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实际,经过认真思考,认为通讯员在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方能适应和掌握通讯报道的主动权。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我们党宣传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能把宣传与新闻画等号。因此,不是任何事实、任何工作都能写成稿件登报纸;何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在见报稿中被其他新闻事实所淹没的新经验,经过一番发现与深化写成的消息,却获得了第十八届云南新闻奖一等奖,回顾《我市吸收群众代表参与查结一批基层信访案件》一文的采写经历,我感受颇深。让见报而未显出重要性的消息“升值”  相似文献   

11.
“上稿难,上大报、登大稿更难”,这是企业通讯员的普遍感受。回顾本人从事通讯报道20多年的经验教训,认为,企业通讯员上稿难,特别是上省级以上大报更难,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这是因为:第一,改革开放促进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大发展,同时报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文革”期间,我国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报刊被迫停刊。当时,中央主要有“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地方主要有省市委机关报支撑局面,那时,企业通讯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篇新闻稿件,一家人像过年一样庆贺。因为报刊少,上稿的机会少,所以稿以少为贵,一旦见报,  相似文献   

12.
日前,和几位同行(编辑)谈论通讯员来稿情况,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有时一天就收到报道员寄给他们本人的稿件达10余篇,来稿大都附言:“领导要求此稿见报,请一定关照”,“长时间没见报压力大,请照顾用一下”,等等。而仔细看,则发现多数稿件没写好或没新闻价值。大家想编好稿,自然不顾通讯员附言多么漂亮和令人同情,对不能编发的,只能是望洋兴叹爱莫能助。长时间不见报的报道员上稿心切,特别是某阶段开展诸如营区正规化建设试点、“四个教育”试点等在本单位是“重大活动”时,领导给报道人员下达报道任务,报道员不得不向编辑“求…  相似文献   

13.
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头一个伤脑筋的是发现不了新闻线索,选不好题目,感到被报纸采用一篇稿件太难.殊不知,编辑也常常面对众多稿件,为选不出适合编用的稿而犯愁:有些稿件内容充实,文字通顺,但不符合报道中心;有些稿适合当前宣传要求,而内容却单薄,写得又一般。一篇稿件能否见报因素颇多,见报的标准首先一条,得与当前报道精神相吻合.有经验的通讯员,在发现一条新回线索之后,先要动脑筋琢磨一番:要撰写的稿是否有针对性,会引起什么社会效果。经过思索确定的题目,写成稿件刊用率就高。反之,盲目地写,靠“撞大运”,结果常常是“无效劳动”。提到选题要有针对性,有的通讯员可能说,这个问题我们考虑到了。甭说给报纸、电台投稿,就是为厂里的广播、板报写稿也得有的放矢呀!此话有理,搞宣传工作都懂得这个道理。但针对性不强且先不说,针对面如何就值得研究了。在通讯员的来稿中,不是站在全局而是站在局部说话,是不能采用的  相似文献   

14.
材料≠事实     
新闻写作离不开材料。但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材料不等于事实。这是因为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可靠的,有不可靠的,有包含可靠成分同时也包含不可靠成分的。如果我们在新闻写作中把所有材料统统都当成事实,稿件见报后一定会出纸漏——失实,这方面的教训很多。那么,记者和通讯员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材料呢?一、了解事实,不能盲目轻信材料一些记者和通讯员有这样一种认识,采访就是收集材料。他们到一个单位去采访,首先问人家有没有什么有关的材料。如果有,拿到材料就算完成了采访,回去后照看材料写稿。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5.
时下,许多地县等宣传部门,对新闻报道很重视,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鼓励写稿的做法却值得商榷。许多地方的流行做法是: 硬性规定指标。许多单位给通讯员规定稿件上报篇数,且要求逐年递增,以上稿多少论奖惩。热衷悬赏金。一些地方规定,本地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沈阳军区前进报注意维护稿件的真实性。去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发生由于编辑、记者和通讯员虚夸造假而失实的新闻。前进报对见报稿件的真实性一贯坚持一丝不苟。首先,由社长和另两位领导同志在编辑部内外一起抓报道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记者和通讯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如何让编辑部喜欢,尽快采用见报;而编辑部又常常会为面对一大堆来稿,挑不出对路的稿件而犯愁。怎样解开这个不等式?从我们编辑《解放军报》二版宣传的实践来看,一条重要的体会就是:下笔之前多想想如何让稿件适销对路。采写时头脑里要有点版面意识采写稿件与版面上稿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这就如同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一样,产品只有适销对路卖出去,才能产生价值。记者和通讯员写的稿子只有见报了,才有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在采写稿件时,头脑中一定要有版面意识。因为版面是整…  相似文献   

18.
本刊开辟的“编辑手记”专栏,通过通讯员寄到编辑部的原稿、见报稿和编辑的体会,让通讯员了解编辑的思路和要求,了解“毛坯”是怎样“脱胎换骨”变成见报稿的;领悟如何选择新闻素材,如何从原材料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挖掘新闻,如何选择生动的新闻表现手法,进而提高新闻的采写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写的稿件上中央级报难,上省级报也难,有时上地方小报也毫不例外。通讯员对自己写的稿件上报难满腹牢骚,抱怨情绪很大。 《伊犁垦区报》在解决通讯员上稿难这个问题上,摸索出了一点路子。 首先,要提高通讯员上稿难问题的认识。地方小报一般都存在人员少,报社派到基层单位采访的记者较少。要把基层单位的人和事写成稿件见诸报端,依靠的主要是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沈阳军区前进报注意维护稿件的真实性。去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发生由于编辑、记者和通讯员虚夸造假而失实的新闻。前进报对见报稿件的真实性一贯坚持一丝不苟。首先,由社长和另两位领导同志在编辑部内外一起抓报道的真实性,使维护真实性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修改和完善了前进报《关于防止和抄袭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对虚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