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教材60~6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富君 《河北教育》2002,(12):34-3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学思想品德第四册第四课。[教学目标]团结友爱是一种抽象的品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教条式地罗列、陈述某些具体的行为规则来要求学生,我们要化抽象为形象,应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一道理,并为之而产生一种好的愿望。[教学过程]一、讲故事、贴图片师: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可爱的小动物,大家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吗?生:愿意。(高兴地拍手)(师出示画有小象、长颈鹿、小白兔、小花猫等动物的图片并介绍给学生。)师:下面,老师还想为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这些动…  相似文献   

3.
按庄文中先生的看法,50年来,中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所走过的是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见《论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如果把这条道路进一步延伸,我们看到,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不仅受到肯定,而且得到空前重视。这一方面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另一方面也体现为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中,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增加、删除和章节顺序调整。本文对变化大的部分“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做课标定位分析,参照生本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让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生本教育课堂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决战课堂”!前不久,我以普通高中《经济生活(人教版)》第六课《股票、债券、保险》为课题,上了一节“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观摩课,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郑逸农先生的“非指示性”教学课例《我的空中楼阁》(下简称《楼阁》)及崔国久先生的“非预设性”教学课例《过万重山漫想》(下简称《漫想》),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课例具有新的理念、思路和策略,在“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这一方向性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资借鉴的经验。笔者在揣摩课例之际,联系到工作中接触到的课堂教学,思考起一个看似“陈旧过时”的话题———目标教学。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理解的理论背景下,语文教学是否还需要目标?这是任何人都不会作出否定回答但又确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说课说什么     
说课,是指说课人根据所拟定的课题,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把备课、上课的主要过程上升到教学理论高度,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口述该课的具体教学设想,诸如确定的教学目标,安排的教学内容,选取的教学方法,设计的教学程序等。说课是介于备课、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活动,科学的说课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更重要的是说出“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一)说教材说教材,通常要说出所教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根据大纲、教师用书确定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思想教育的渗透等…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乒乓实践课教学中“考试主线”理念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乒乓球实践课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基础班)、“考试主线”理念进行了阐述与探讨。普通高校乒乓球实践课教学一定要牢牢把握当代大学体育目标和归宿,从乒乓球教学的特点出发,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使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在谈到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常使用“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来加以概括。这种概括实际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本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都没有提出过狭隘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命题。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辨证否定次数的多少,并不取决于人们这样那样的主观认定,而是取决于处于实际运动中的事物本身。辨证否定的次数的多少因客观事物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而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广角里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以往少数学生“奥数”的学习内容,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我们应教到什么程度?应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如何优化设计教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各环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刻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这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困惑的地方。近几年我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有效探究,现结合我所执教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一课来谈谈如何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教学什么”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语文教学是否有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窄化成了教的目标。进教室之前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今天要教什么?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结果是要靠学生体现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入手或许能成为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一致或至少大致趋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王荣生语)的情形并非鲜见。在一次市级教学能力比武中,参赛教师就《兰亭集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其中三位教师所撰写的目标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我校“大语文”教育的主体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为了使学校的整体语文教学达到一个较高水准,我们创建了“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三段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三段”指“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四步”指课堂上进行的“师生确定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教学”“质疑问难”“迁移运用”四个教学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模式变式来组织实施教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一、分析教材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到第31页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在第三册教材已经教学过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 ,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包括有余数除法),在此基础上教学“口算除法”。先教学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再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这部分知识学得好 ,不仅在实际中有用 ,而且可以为学习笔算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法设计 :为全面准确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在教学中 ,我运用以下几种教法 :…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具有三维目标的意识,要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要尽可能的体现三维目标,使落实三维目标成为自觉行动。本文通过一次评教导课活动看教师应如何改变教学观念,应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课标”精神,以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呢?我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全方位进行改革,也就是教师要学会“四会”。一、会以“三维立体”观建构教学目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  相似文献   

17.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有目的地进行创设的。我在“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多次改造,尤其是在导入环节的情境处理上,收获较大。现录三个片断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拜读《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年第一期刊登孙勇老师撰写的《“公式”,不妨易名“计算方法”》一文,对文章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本人持否定态度,而且相反地认为,这种将“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混淆的问题,正是目前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一些重要教学专业杂志中的有关教学论文、教案或专著中也曾经多次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讨论这一问题,以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而案例式教学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有效方法。案例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分析了案例式教学在“纲要”课中的具体应用,以便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陈佩 《辽宁教育》2009,(5):11-11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标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教学反思实质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思维运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过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长,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显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