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乒坛超一流选手中,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绝大多数都是横板快攻选手。原因是横板有出色的反手技术,两面都有杀伤力,在相持中常常能占据主动,而直板选手只具备正手一面的杀伤力。由此可见,反手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4.
直拍横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的缺陷(反手弱点及对付强烈下旋长球能力薄弱),通过近几届世界锦标赛及奥运会的检验,这项技术使直板选手取得了一些成绩。试图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采用运动学测量方法对直拍横打和横板反手在近台、中台和远台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利用美国艾里尔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APAS System),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7.
柳承敏是以正手拉弧圈为主要得分的,但在当今世界乒坛,强有力的反手进攻技术也是直板选手必不可缺的。如果反手在加强防御能力和推挡的同时,还能够展开进攻,无疑会给对方以很大的压力。与大多数同水平横板的反手攻击力相比,直板的反手攻击力相对显弱,这是横板对直板采用调右压左战术的重要前提。但是,如果直板反手可以进攻,破解这一战术的几率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8.
柳承敏:韩国特色的反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蓬 《乒乓世界》2003,(11):60-61
与中国打法接近、也多采用直板握法的韩国人。在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了传统日式直板打法的特点,强调正手全台单面进攻。为了实现这种技术风格,他们一般站位离台较远.跑动范围较大。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用反手技术的难度。多年来,尽管中国的直板选手一直在探索反手位技术的革新。如直板横打等,但韩国的直板选手却没有走这条路。为了适应今天乒乓球竞技中高质量的对抗.他们多是在现有打法的基础上,对原来已存的反手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增加其运用范围。以此弥补他们反手位的不足。今天我们介绍的柳承敏的三项反手技术就明显带有这一痕迹。图片提供:《桌球王国》  相似文献   

9.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1):98-101
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侧身位的进攻。由于直板选手反手位的弱点,几乎所有专业运动员从小就会加强侧身位的技术训练,力图通过正手的优势来弥补反手技术的不足。如今,乒乓球技术讲求实力,从击球质量到击球空间都有了很大发展,这要求运动员在力量、速度、旋转上都要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11.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12.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3,(5):58-59
横板运动员在传统近台反手快拨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反手近台快带技术,是乒乓球竞技运动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中国乒乓球以速度为主要技术风格的年代,我国横板运动员在技术训练的方法上很大程度地借鉴了中国直板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更多地强调我们的速度优势,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各种技术的运用之中。在这个时期,我国横板运动员的近台反手相持主要采用的是快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9,(7):102-103
王皓通过多次世界大赛的历练,终于在横滨世乒赛如愿以偿,获得男单冠军。他最大特点莫过于反手的横打技术。王皓虽是直板,但与世界顶尖横板选手的反手相比丝毫不落下风,甚至更胜一筹。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王皓半决赛中与马龙的这场对决为您剖析直板横打的奥妙(图1—18)。  相似文献   

15.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10,(12):108-109
自从直板横打成为主流反手技术之后,几乎所有的专业选手都会利用这项技术弥补反手的缺陷。从训练的角度来看,横打的技术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即便是“半路出家”的专业选手,也都能基本掌握横打的技巧。然而真正的难度在于横打技术的运用时机——如何协调反手推挡与横打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横打与正手技术相结合。这对很多选手是个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乒乓世界》2005,(12):92-92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板选手单纯依靠推挡直接得分的机会越来越小,推挡技术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直板打法的一根软肋。横打技术的出现为直板打法开辟了新的出路,借助横打在抢攻和相持中占据主动成为直板打法新的指导思想。横打技术弥补了反手推挡的缺陷,提高了回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依靠手腕的灵活运用,更加灵巧地制造多变的弧线,特别是反手位台内球侧拧可以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18.
直板横打这项技术是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乒乓球传统近台快攻,尽快弥补直板反手弱点而做出的一大技术创新,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继续保证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在世界乒乓球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直板横打的运用在直板快攻的侧身抢攻风格,在实践中似乎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容易看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运动员学习直板横打后,虽然反手不能进攻的缺点有一些弥补,在比赛中也显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愈是直板横打的  相似文献   

19.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4):112-113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主要谈到了“直改横”之后的正手位技术,本篇我们再说一说反手位。横板的反手技术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直拍有了反手横打的技术体系,但横板在反手一侧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除了搓球、挑打不如直板灵活,横板在其它技术结构、实际教学及熟练掌握上都不算太困难,否则也不会出现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中“直横比例”如此失调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练横板比练直板更容易出成绩。但是与体校不同的是,业余选手改横板后学习反手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从改握横板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20.
狙击横板     
吕林 《乒乓世界》2002,(9):32-33
您当运动员时的打法有些类似于金择洙,能否以他为例,谈谈对付横板两面反胶时常用的战术手段? 首先,制定战术的时候,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比如说,直板选手一般的特点是主动进攻的能力比较强,前三板控制的能力比较强,而形成相持以后,他的反手位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