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对数学活动参与的程度与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学生可以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必然增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呢?“微笑”,动之以情的微笑,是良药。  相似文献   

2.
莫朝华 《广西教育》2012,(32):50-51
“微笑教学”就是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师生关系成为朋友关系,师生的心理距离缩短,情感融洽,学生成为学习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以情感因素为教学的突破口,主动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率先垂范,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样才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活动中来。此外,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生都喜欢教学认真、知识渊博的老师,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和其它方面的素养,使学生产生尊敬、仰慕的情感。2.要微笑面对学生。教师的微笑是帮助学生解除紧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的最…  相似文献   

4.
第一,氛围感染法。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和学习环境氛围。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良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是师生学习环境氛围的基础,而学习环境氛围又是师生情感氛围的目的和结果,反过来促进师生情感氛围的深入和发展。教师满怀爱意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得体的衣着、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对疑难问题的循循善诱等,都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绪感染,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认同、和谐,以至共鸣,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由爱师、尊师到信师、听师。使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教育处于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5.
第一,氛围感染法。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和学习环境氛围。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良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是师生学习环境氛围的基础,而学习环境氛围又是师生情感氛围的目的和结果,又反过来促进师生情感氛围的深入和发展。教师满怀爱意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得体的衣着、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对疑难问题的循循善诱等,都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绪感染,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认同、和谐,以至共鸣,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由爱师、尊师到信师、听师。使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教育处于积极、主…  相似文献   

6.
第一,氛围感染法。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和学习环境氛围。两紧密联系,互为因果:良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是师生学习环境氛围的基础,而学习环境氛围又是师生情感氛围的目的和结果,反过来促进师生情感氛围的深入和发展。教师满怀爱意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得体的衣着、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对疑难问题的循循善诱等,都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绪感染,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认同、和谐,以至共鸣.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由爱师、尊师到信师、听师。使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教育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接近和进入无我状态。  相似文献   

7.
杨洪芳 《学周刊C版》2014,(9):190-190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学生,真正地爱着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去赞赏、鼓励、谅解和抚慰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快乐,得到自信,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在愉快中进行学习,获得丰富的人生情感。  相似文献   

8.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这年龄段的学生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者是指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使其在理性上提高认识,后者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在感性上提高认识。二者中,又以“动之以情”为主,它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实,“动之以情”教育方法的外在表现和要求就是实施微笑教育。开展微笑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动之以情”。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感知识和深厚的情感修养。在这个前提下,应具备“四个情”:一、热情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快…  相似文献   

9.
还记得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那经典的微笑吗?她的微笑,曾经使多少人驻足画前,凝眸沉思,产生过多少无限的遐想!可见,微笑,是一种无声的情感的交流。曾记得这样一句话:教师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相互传递的艺术媒体,是知识再现的创造者,是学习兴趣的引发者,是情与爱氛围的营造者。因此,我觉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而我的那份情感——就是给予学生一份真诚的微笑。在微笑中,我感受到了学生良好的心境,美好的情感。久而久之,我和学生之间有了一份和谐的融洽,一份愉悦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微笑教学”就是要改变长期存在着学生怕老师的僵硬状况,建立师生关系为朋友式的关系,使师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以微笑的心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情绪,学生就能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无拘束地、轻松愉快地去思考、学习。思维更容易得到开发,潜能更容易得到挖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其在教学中运用,主要是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方法中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遵循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师生互动,情知互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提高素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民主和谐”营造互动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度”,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这种关系能营造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由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的微笑,不仅能使教师自身愉悦、轻松地投入教学之中,更能让学生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有如沐春风之感,使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相似文献   

12.
1 “创新”教育的前提 优化教学环境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此,首先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情绪,才能很快进入创新的佳境;其次,课堂上教师不要搞“一言堂”,让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情感与整个教学过程和谐共振。还要注意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探求知识的成功中感到“我行”、“我能”,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合得恰到好处。学生产生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创新灵感。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们针对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人的情感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强度 ,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愉悦的心境 ,可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而烦恼、恐惧的心绪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 ,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在现代教育中 ,教师的情感运用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1 热爱学生是教师情感运用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 ,就…  相似文献   

14.
严桂荣 《中学文科》2006,(10):52-52
课堂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我作了一定的探索。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动”起来 谈到情感教学,人们总容易想到教师的微笑、鼓励、和蔼可亲上去:这只是情感教学的一个方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  相似文献   

15.
微笑是人类无声而又最美好、最动人的语言,是产生积极情感效应的源泉和动力:微笑中有温馨,有欢乐,有鼓舞;微笑催人奋发,使人振作,给人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以“微笑”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信任自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进入到学习的全过程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当学生缺乏自信时微笑,给以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动力和向上的源泉,是学生高尚纯洁的心…  相似文献   

16.
“绿色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教育”是一种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自然、和谐、发展”。如果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坚持“绿色教育”的理念,倡导“生命因欣赏而美丽、氛围因宽容而和谐、责任因自主而生成”,以互信互谅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准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制度管理为手段,就能使全体教师在一种心态平和、情感融洽的环境中积极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单位、学习场所,而是全体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温馨…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情感教学 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耍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几何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微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十分重要.微笑不是放任、纵容,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家提出:“要用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在教学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个学生。教师用热爱与尊重,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学生,真正地爱着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去赞赏、鼓励、谅解和抚慰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快乐,得到自信,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在愉快中进行学习,获得丰富的人生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