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活动模式1 名称 :主动探索———主体发展2 流程 :激趣引题→主动探索→自主参与→主体发展活动构思1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从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入手 ,充分发挥队员的主动性 ,让每个队员在看看、说说、画画、演演的自主活动氛围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评价。2 全国第四次少代会工作报告指出 :坚持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 ,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 ,大力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活动尝试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让队活动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基地。活动目的通过认识“○” ,变变“○” ,说说、演演…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小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高等教育对象的“创新”,只能是培养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  相似文献   

3.
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提出:“少先队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可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并启发和培养队员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重要的教育思想,必须体现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突出和强调体验的环节,使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少先队员的主动参与下实现,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第八中学以“以人为本、赢得未来(为未来培养国家栋梁、培育民族精英、造就人类大师,成就学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为宗旨,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规划纲要》对教育的新要求,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突破”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抓手,启动“高中生科技综合素质培养”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旨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强、勤于观察探索、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法的转变也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就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民族具备创新精神,就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精神是取得料学成果的前提。几年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以“中国少年科学院”作为推动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载体,以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培育了一大批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家,具有创新精神的少年儿童。下面,就是他们的心灵感受。  相似文献   

7.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全国少工委在1000年里开展“新世纪,我能行”的少先队活动,以“五自”为基本教育内容,提高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家长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9.
盛淑娟 《考试周刊》2012,(40):119-119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自主探究、勤于动手的综合性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学习方式都是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固然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提出了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把转化教学方式作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教师也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陈凯亮 《教师》2014,(24):10-10
正小学少先队教育活动是实施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和第二课堂。增强少先队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是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也是队员主体的精神呼唤。然而目前小学少先队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地位缺失、主体缺失、内容缺失、形式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小学少先队教育的实效。因此学校少先队组织必须大力开展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发挥素质教  相似文献   

12.
燕华  燕萍 《天津教育》2002,(7):39-40
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提出:"少先队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可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并启发和培养队员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重要的教育思想,必须体现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突出和强调体验的环节,使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少先队员的主动参与下实现,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国各地正在围绕新课程的精神根据自身实  相似文献   

14.
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建立探索性学习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物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明确提出要“通过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初中生物学”。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推进素质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勇于思索、不断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基于上述认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观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创新、学会生存,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稻田中学借助校园电视平台,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是由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全国少工委共同主办,由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国少年报协办的全国少年儿童发明奖评审活动。它以少年儿童发明的作品为凭审对象,旨在践行宋庆龄“缔造未来”的深情嘱托,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的评奖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少年儿童发明作品五万多件。有二百多件作品获奖,其中金奖20个,银奖60个,铜奖120个。下面我们介绍的就是发明奖的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求“新”、求“变”,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学红 《成才之路》2010,(16):40-40
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学生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