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大学"2·23"案件,4名在校大学生在宿舍内惨遭杀害,由于犯罪嫌疑人身份特殊,作案地点特殊,社会危害和影响较大,公安部于3月1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并悬赏人民币20万元捉拿犯罪嫌疑人马加爵.从通缉令下发之日起,到3月16日马加爵海南落网,通缉令、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全力报道,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各展其能,"马加爵事件"成为全国各地一时之热点.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2月25日,云南省公安厅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5万元人民币捉拿“2·23”云南大学凶杀案的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到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在短短的20天时间里,“马加爵”这三个字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议论焦点,许多媒体对此事也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通过对媒体的相关报道的梳理,笔者简要地把媒体对马加爵事件的报道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2月25日—2月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公开发布了通缉令,新华社也向全国各新闻媒体发出通稿,公布了通缉令。许多媒体都赶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此案,报道内容以介绍马加爵的基本信息为主,并公布…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2月25日,云南省公安厅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5万元人民币捉拿“2&;#183;23”云南大学凶杀案的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到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在短短的20天时间里,“马加爵”这三个字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议论焦点,许多媒体对此事也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悬赏”是马加爵事件得以高效传播的重要因素,是它构成“媒介事件”的重要元素之一。悬赏的完成,实际上就是时信息的商品属性的承认,这就必然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葛兰西及霍尔的相关理论,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马加爵事件中的悬赏问题,对于悬赏在传播过程中的编码/解码规则及其意识形态差别作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10):12-12
马加爵:云南特大杀人案疑犯落网 3月15日——公安部A级通缉令发布半月以后,云南昆明2·23特大杀人案嫌疑犯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被擒。 云南大学4名学生2月23日被发现因钝器打击而死亡于宿舍,死亡时间大约一周左右。警方认定,该宿舍失踪学生、现年23岁的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部3月1日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20万元查缉马加爵。 据目击者称,马加爵落网时模样像个乞丐,他在逃跑的过程中因不敢与人打交道而不得不以捡垃圾里的剩饭为生。马加爵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被害4人都是他的同学,其中3人与他有过争吵,他一天杀掉一个,然后出逃。 举报马加爵的是三亚一位摩托车司机,公安部表示将兑现20万元赏金的承诺,奖金由三亚警方和公安部共同支付。  相似文献   

6.
李曦  鲁贺  王燕 《新闻传播》2004,(7):27-27
2004年2月中旬,云南大学在校生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四个同窗学友,举世震惊,全国各地媒体都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令人欣慰的是,媒体对待马加爵事件,不是单纯地进行事件报道和一味地抨击,而是多了冷静、理智与反思。许多媒体提出的问题令人深思:马加爵为什么会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学友?防止更多的马加爵出现,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从马加爵事件看传媒集体无意识背后的叙事异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加爵无疑是2004年3月的一个关键词,在马加爵被抓获5天后的3月20日,用google搜索“马加爵”三个字,能搜索到1240个结果,可见其“火热”的程度,各种传媒一一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广播,都没有漏下这个一口气杀死4个朋友的大学生,可是,综观所有的报道章后,将会发现:  相似文献   

8.
马加爵无疑是2004年3月的一个关键词,在马加爵被抓获五天后的3月20日,用google搜索“马加爵”三个字,能搜索到1240个结果,可见其“火热”的程度。各种传媒——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广播,都没有漏下这个一口气杀死4个朋友的大学生。可是,纵观所有的报道章后,将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媒介都处在一种集体  相似文献   

9.
10月18日晚,云南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广南县阿科乡中心学校发生恶性案件,3名初一男生在校被人杀害,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该校初二年级的一名男生。经警方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于10月20日晚落网。 这确实是一条令人关注的新闻,但令人费解的是,多家媒体报道此事的标题均为“云南再现‘马加爵’”。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引起极大社会反响,要说文山发生的这一凶案与马加爵确实有一些相似的情形,如案发现场都在学校、行凶者和受害者都是学生等,但是,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发生的两起不同的案件。行  相似文献   

10.
马家爵案件的报道与以往恶性案件报道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公安部门以“A级通缉令”全国缉捕马加爵的高调处理下,媒体享有了较为充分的知情权。相比过去“不破不报”、“低调处理”等做法,在涉及到社会稳定、公众安全的重大议题报道上,这种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无疑是进步的。但  相似文献   

11.
毛宁  赵书力 《网络传播》2007,(11):56-57
近年来,“网络通缉令”骤然成为中国互联网络上最为显赫的名词。随着网络力量的日益强大,网民自发的网络通缉令开始频频在互联网上亮相。从“虐猫事件”中的“宇宙A级通缉令”,到针对某“偷车贼”的“网络通缉令”,再到世界杯期间爆出的追寻欠债女大学生的“全城悬赏通缉令”,每一张通缉令都无一例外地弓1起无数网民呼应,网络通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但在这一热潮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发出疑问:网络通缉令,真的是正义的讨伐?  相似文献   

12.
云大“2.23”血案犯罪嫌疑人马加爵于2004年3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被抓获,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无不争相报道。有的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辗转万里,掌握新闻资源;有的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闻背景;有的则通过律师,预测案件前景;有的则发挥图片视觉冲击力,刊登大幅图片等等,不一而足。但也有的媒  相似文献   

13.
马家爵案件的报道与以往恶性案件报道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公安部门以“A级通缉令”全国缉捕马加爵的高调处理下,媒体享有了较为充分的知情权。相比过去“不破不报”、“低调处理”等做法,在涉及到社会稳定、公众安全的重大议题报道上,这种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无疑是进步的。但信息的充分公开并不必然意味着导向正确。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的  相似文献   

14.
陈爱和 《青年记者》2004,(12):61-61
最近,某媒体以《陕西“马加爵”杀死两室友》为题,报道了陕西一技校生杀死两名室友。凶手许琳潜逃3天后,于5日凌晨1时许在睡梦中被公安民警抓获,案件正式宣布告破。(11月07日《时代商报》) “凶手”许琳与“马加爵”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校学生,都因为一丁点  相似文献   

15.
在马加爵行刑前不足48小时,我在全国所有媒体中,获得了一次对他独家面对面采访的难得机会,不禁感慨万千。“和马加爵一样,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翻开那份采访申请函,时间定格在2004年5月20日。就是说,从我向最高法院提出采访马加爵的申请,刚好一个月的时间。还记得,在昆明中院时,某大报驻当地记者听说我独家采访了马加爵,那种眼巴巴的神情,让我既怜惜又窃喜。  相似文献   

16.
牛静 《新闻传播》2005,(10):70-71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发现4名大学生被杀死,当天即认定作案人系该校2000级学生马加爵。一个大学生如何沦为“杀人犯”的过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兴趣,马加爵的亲属成了各媒体竞相采访的对象。“经常是一个媒体的记者刚刚出门,另个媒体的记者又进了门来。而他们每次问的都是差不多相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11日 ,美国突然爆发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媒体迅速予以报道 ,全球为之震惊。各国政要纷纷发表谈话 ,哀悼死难者 ,谴责恐怖主义分子。“9·11”事件顿时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角度看 ,面对这一世界性特大事件 ,上海市民的传播状态如何 ?他们通过什么渠道获知事件并进一步了解信息 ?他们如何接触、利用和评价相关的媒介与信息 ?在当前急速网络化的形势下 ,媒介与受众的传播过程和行为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围绕这些问题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9月15日~16日在上海市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随机…  相似文献   

18.
云大"2.23"血案犯罪嫌疑人马加爵于2004年3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被抓获,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无不争相报道.有的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辗转万里,掌握新闻资源;有的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闻背景;有的则通过律师,预测案件前景;有的则发挥图片视觉冲击力,刊登大幅图片等等,不一而足.但也有的媒体在报道这起案件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柳林 《新闻世界》2009,(1):56-57
在当今的传媒界,娱乐似乎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可以拿来毫无原则地娱乐,这对于社会大众的感知方式乃至精神价值判断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新闻娱乐化的不同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以更加全面地阐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0.
当心炒作妙笔生出恶之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有几起媒介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与反思。一个是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第二起是同样发生在云南昆明的“女体盛”。而所谓的“女件盛”,只是一商家的一起商业策划而已、对于这起有“争议”的“新闻”.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这一异化了的策划达到了轻易调动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