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力浅谈     
邓海波 《甘肃教育》2003,(12):41-41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浸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物体全部浸入,即浸没或没入,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二是物体部分浸入,  相似文献   

2.
一、液面升高高度△h的问题. 1.在圆柱形容器中,物体浸入液体后漂浮为了分析问题,我们把物体分成三部分体积(V1、V2、V3).其中V1这部分挤走了同体积的液体,而这部分液体流到了物体的两侧(如图1画斜线处). 则V1=V斜线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对公式中V排易产生如下两个方面的误解.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充分的注意.一、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它有别于但又依赖于物体的体积V物例如把截面积为S,长为L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如图1所示,当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人时,如图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圆柱体在水面以下部分的体积SL1,而小于物体的体积SL.当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在上表面未与水面相平之前.随着L1的增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物体的体积V物.当圆柱体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  相似文献   

4.
阿基米德原理是计算浮力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内容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为 F=ρ液 g V排 .现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下面的选择题 :在一个盛有 15 0 N水的容器中放入一物块 ,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应为A.大于 15 0 N    B.小于 15 0 NC.等于 15 0 N    D.以上答案都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选项 B,理由是 :由阿基米德原理 F=G排 =ρ液 g V排 可知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而由题意知 ,物块排开的那部分液体只是…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V排的误解而出现解题错误.例如下面的一道计算题:原题:某圆柱体的底而积为S,放入圆筒形容器的水中(水足够深),该圆柱体浸入水中深h=0.1米,而浮于液面,圆筒容器的底面积S’=5S.问: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加多少?甲同学解法如下:设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AP、圆柱体侵入后水增加的深度为3h,圆柱体侵入的体积为巴(图1),甲同学认为VI应等于圆柱体排汗水的体积V。,因而列式如F:已同学解法如1二:圆柱体侵入原水面A411下的深度为人介p图2、图3.排开的水使容器水面上升高度为3if,从而圆柱体浸在水中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为F浮=G排=p液·g·V排  相似文献   

7.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对阿基米德原理,只介绍了内容而未列出公式,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对于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特介绍下列内容,供同学们参考.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因G排=m排g,m排=ρ液V排)上式中,ρ液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物体重与其质量的比值常数—9.8N/kg.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F浮—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是跟物体的形状、物…  相似文献   

9.
浅谈密度计     
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很方便 ,应用也非常广泛 .如用它测量酒类、奶类的密度 ,以及浓度不同的各种酸溶液的密度等 .通常在实验室里测量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重计 .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轻计 .一、密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多数密度计的构造如图 1所示 .它是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 .AB段的外径均匀 ,是用来标刻度线的部分 ,BC段做成内径较大的玻璃泡 ,CD段的玻璃管做得又细又长 ,最下端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许多小弹丸 (如铅丸 )或水银等 .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 ,它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设计制成的 .设密度计的质量为 m,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ρ,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 ,由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可知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即F浮 =mg.图 1  图 2     图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有F浮 =ρg V排 ,由上面两式可得 ρg V排 =mg,即 ρ=m/V排 . 1从 1式可看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 .液体的密度越大 ,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10.
排水法就是把实心物体浸没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如果使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上,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它的重力.应用这一原理可以灵活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也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1.
排水法 就是把实心物体浸没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如果使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上,郡么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它的重力。应用这一原理可以灵活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也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2.
在教阿基米德定律 F浮 =ρ液 g V排 时正确理解“V排 ”是关键 ,而通过液面升高来求 V排 这类问题 ,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面谈谈怎样理解 V排 =SΔh。( S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 ,Δ h指液面升高的高度。)(一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学生很容易理解 V排 等于物体的体积。怎样理解 V排 =SΔh呢 ?如下图所示 ,设柱形容器装深度 h的水 ,V水 =Sh,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水面上升Δh,显然 :   V水 + V物 =S( h +Δ h)V物 =SΔhV排 =SΔh即图 2中 ,两阴影部分体积相等。(二 )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 ,V排 等于物体浸在水中的那部…  相似文献   

13.
解浮力题时,由于对一些概念产生混淆,会导致解题出现错误。下面根据易混概念的特点进行分类,以引起注意。一、混淆V排与V物例1把体积为10cm3的实心铁块放入足量的水银中,铁块静止时受到水银的浮力有多大?(g取10N/kg)错解F浮=ρ液gV排=13.6×103kg/m3×10N/kg×10×10-6m3=1.36N。分析混淆铁块的体积与铁块排开水银的体积而造成错解。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若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因此,要准确判断铁块放入水银后的状态。由于实心铁块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因此铁块在水银…  相似文献   

14.
浮力综合题 ,是物理中考命题的热点 .由于它描述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 ,解题时涉及的概念、公式比较多 ,计算量也比较大 ,因此不少同学都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若能采用以下几个比例式求解 ,那么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并且能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明了 .1 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 ,物体所受的浮力跟这个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即F浮 1F浮 2=V排 1V排 2;2 当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时 ,液体的密度跟这个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 ,即ρ液 1ρ液 2=V排 2V排 1.图 1例 1 底面积为 1 0 0厘米2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 ,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  相似文献   

15.
原理 如图1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面上漂浮着一木块,容器底上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压,施力物体是水,其大小等于水对底的压力,即F压=pS底=ρ水ghS底=ρ水g(V水+V排)=G水+G水.  相似文献   

16.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张木兰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里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排开的液体”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把排开的液体(水)由溢出口排出容器,流入溢出口下...  相似文献   

17.
《浮力》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是掌握这章知识的关键.以下就几个疑难问题谈谈看法.例1物体排开多重的液体,就一定受到多大的浮力吗?许多学生会想当然地肯定这种说法.这主要是没有真正领会阿基米德原理造成的.他们只考虑原理内容中“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部分,却没有想到产生浮力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受到浮力作用.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取一块石蜡紧压容器底部,使其紧密接触,注水后石蜡不浮起;若使石蜡不与容…  相似文献   

18.
漂浮与悬浮     
“漂浮”与“悬浮”时物体所受浮力都相等,均等于物重.即漂浮=F悬浮=G.且都遵守阿基米德原理、一些同学常把这两个不同的物理现象混为一谈.其实,漂浮与悬浮是不能等同的,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排开液体的体积”一物体的体积V;。;等于其处于悬浮状态时体积*。;,,大于其处于漂浮状态时浸人液体中的那部分体积,即Vth=I,gn>Vniff.2.所处的位置关系漂浮时,物体总有一部分露在液面上,即物体的上表面总高于液面(有部分处于空气中);而悬浮时,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可停留在液体任何位置,即上表面最高只可能平行于液面…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从数值上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m液g=P液V排g.从本质上讲,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的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20.
怎样搞好初中力学复习?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应该抓好如下两个方面。 一、要着眼于巩固基础知识 巩固基础知识首先要抓好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关键句、字的理解。例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条定律的关键部分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通常,“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可由这部分液体的体积与液体的比重的乘积来求得,可将其表示为式F_浮=γV。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式中的V应是被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