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减少煤矿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突水事故,本文根据导致矿井突水事故的多个因素,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提出求解方法。通过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可以在诸多防止矿井突水事故的途径中,找到一条最优途径,更高效率降低矿井突水风险。  相似文献   

2.
矿井突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矿井突水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矿井突水的影响因素、征兆、预测及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矿井突水研究的现状,对于开采安全度的评价、提高突水预报率,从而减少突水事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鼎煤业属于在建矿井,为了避免在掘进过程中揭露前方可能存在的富水区或导水构造而发生突水事故,需要对掘进前方及周围含水位置准确探测。利用井下瞬变电膨技术进行巷道超前探测岩层的赋水性特征,预防突水事故,在金鼎煤业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矿井突水会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为了防止兰煜矿突水,本文通过区域水文地质和矿井水文地质的系统分析,得出了影响该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并对15号煤层带压开采做了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突水系数为0.01MPa/m,在没有断层导水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岩溶水突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矿井突水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对突水水源进行注浆治理能够有效的防治矿井突水。本文从注浆工艺出发,优化浆液配比,采用井下注浆针对1023工作面突水水源进行治理,并与物探成果进行验证,确定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2年,山东某矿某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最大突水量超过每小时1500m~3,由于突水量过大,导致矿井工作面被淹,急需查明突水水源及通道,以便制定合理方案抢险。在综合分析该区地质资料及地层电性特征的前提下,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勘查。勘查区布设测线11条。依据不同深度标高平面视电阻率分布图解释了各层位的富水情况。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分析了突水水源和突水通道,该解释成果经矿方验证,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矿井水害的现状,总结了矿井水害治理技术的理论基础。应用GIS组件开发技术,建立了基于.NET矿井水害预测系统。利用突水系数法实现了突水危险性分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专家思维方式,建立了矿井水害预测与防治专家系统。系统的建立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巷道掘进前方隐伏的导、含水构造或老窑采空积水区极易造成矿井突水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研究定向超前探测技术,准确及时地预报掘进前方隐伏的赋水构造,对于煤矿的防治水工作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磁偶源平行层理激发方式下全空间瞬变电场的扩散衰减过程,得到了不同地电断面瞬变磁场的响应特征,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定向超前探测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瞬变电磁定向探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定向超前探测技术对老窑采空积水区和巷道前方断层的探测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0)
矿井水害综合治理技术是从多种水害治理方法入手,综合治理水害,从多方面去防治在采掘过程中发生突水,为采掘工作面预防突水奠定基础,可使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一直在国家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煤矿水害事故严重制约着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有效防范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近年来,一批批科学家针对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开展研究,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水工环研发中心主任王皓也在根治煤矿水害、保障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在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根据米村煤矿一1煤层的赋存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对一1煤层顶板、底板及断层突水性进行分析预测,用目前煤炭系统公认的突水系数法,对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预测,将矿井一1煤层划分出安全区、威胁区和危险区,针对不同类型水害制定防治措施,指导矿井一1煤层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2.
断裂构造不仅严重影响了煤层开采,同时能诱发突水、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岩浆体(脉、墙)侵入和顶板冒落等灾害性事故,由此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本文在综合分析影响平煤集团十三矿综采的地质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地质及其它诱发性灾害事故,经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平煤集团十三矿的煤矿安全、经济生产的地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系统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了因扰动形成的顶板"上三带"高度,对矿井顶板水害进行了评价;重点根据井田奥灰水文地质资料,运用突水系数法对16#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安全评价。并绘制了16#煤层底板突水系数等值线图,掌握了16#煤层开采受顶板及底板水害影响的规律,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7107工作面顶板突水的直接和间接水源,通过对现场涌水量和矿压实测资料的研究,揭示了顶水开采期间的涌水规律和矿压显现特征,对该矿及其它类似矿井防治顶板砂岩水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在对比分析矿井钻探、物探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杨庄煤矿5煤层顶板砂岩发生的突水特征,得到:两带发育高度、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煤层覆岩结构、矿压显现规律与褶皱构造5种因素为杨庄矿5煤顶板砂岩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利用以上因素可以对待开采工作面砂岩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危险区域圈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突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含量高的特点,加之部分矿井工作面距离长,为进一步挖掘安全监控系统功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在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基础上,在安全监控系统主机上对瓦斯传感器设置预警值,在掘进面巷道内增加声光报警器,来提高高突矿井瓦斯预警能力,进一步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瓦斯预警系统通过在超化煤矿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同类矿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宋继功 《科技风》2012,(19):133
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的煤矿企业,发生水灾后对矿井正常生产和管理以及人员伤亡和淹井事故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文通过对矿井水灾的原因进行了几点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其能够有效防止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煤矿在发生重大突水之前,总会有相关预兆,通常可以通过水量变化来进行观测,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般为"湿帮→滴水→淋水→流水→突水"。由于水量观测不能精确地找出突水点,因此可结合水化学组分数学综合分析、类型对比分析、水化学组分判别系列方法寻找突水水源,这样可以预防和解决突水灾害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矿区井下突水防治的相关建议,给出遏制突水事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矿突水对矿井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由于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项目及其所属评价类目间是一个模糊问题,影响因素众多。本文提出在考虑八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预测煤矿突水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及现场实践验证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22)
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安全问题是各采矿工程中最突出的问题。随着矿井挖掘的深入,安全问题已成为煤矿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老煤矿开采中,矿井水害是其关键性灾害之一,仅次于瓦斯爆炸事故。而在引发矿井水灾事故方面,老空水是其主要原因,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因此,本文作者以煤矿井为例,对其老空水防治技术方案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