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人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在媒体生态急剧变动的当下,出生于1980 ~ 2000年的“千禧一代”成为最受传媒业青睐的“利基市场”.仅在美国,“千禧一代”的受众数量就接近8000万.与其他“世代”相比,“千禧一代”更愿意付费购买他们中意的媒体产品.据皮尤新闻研究中心的估算,未来五年,“千禧一代”用户仅在新闻产品上的花费就可达到2000亿美元.随着“千禧一代”逐渐趋于成熟,他们只会打电玩、不愿看新闻的“刻板印象”已被打破.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看不看新闻,而是媒体能不能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2.
刘柳 《东南传播》2016,(12):12-14
数据显示美国受众特别是千禧一代的新闻消费行为逐渐出现移动化、视频化以及社交化三大主要特征,但相关新闻产品的供给与受众的巨大需求之间存在着缺口。作为移动社交浪潮催生的新闻产品供应商,美国NOW THIS以短视频新闻为惟一产品,在众多主流社交平台上采用分发策略,切中受众在社交平台上的新闻信息需求,在美国短视频新闻领域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大选对美国民众的吸引力胜过了以往两届,有91%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周内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了解大选的相关新闻.值得一提的是,在通常被认为不太关心政治新闻的“千禧一代”当中,竟然有高达83%的受访者表示正在持续关注本届大选.  相似文献   

4.
去 年9月 ,在美中关系委员会的安排下 ,笔者之一在华盛顿的美国外交部访问。当谈到中国的新闻时 ,一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脱口而出地把它概括为“Leader'snews”(领导人的新闻 )。他的看法虽然片面 ,但我国新闻给他人留下“领导人新闻”的印象 ,其中新闻报道中有大量会议报道是一个重要原因。“台上台下 ,布标高挂 ,群众鼓掌 ,领导讲话” ,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 ,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 ,过多过滥 ,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 ,电视新闻中的“会海” ,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而将其随意“粗制”,许多新闻稿件也因为是“粗制品”而成为“易碎品”。而事实上,作为记录历史的新闻作品,不能以其受众关注度的易移而抹去对“精品”的追求。新闻精品所产生的新闻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能穿透历史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甚至社会的走向,成为历史的标记和刻痕。军事新闻呼唤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受众的期盼,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6.
邱凌 《编辑之友》2016,(7):108-112
美国纯数字新闻业从2005年起迅速崛起,该行业在新闻理念、采编技术、受众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都在影响和改变着美国的新闻业态.皮尤研究中心从2014年起在新闻业年度报告中对该行业进行单独分析,甚至对“新闻机构”的称谓也引入了“News Outlet”这个新词.鉴于美国纯数字新闻业巨大的商业潜力,一些商业巨头和传统媒体集团不断注入新的投资,但该行业目前两极分化严重,多数是投资大于回报,该行业模式是否会成为新闻业的一个新商业模式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7.
赵俊 《青年记者》2000,(2):31-31
著名记者李普曼曾说:“一条新闻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新闻工作者这种首先发现、报道新闻的能力,即指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即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发现新闻要靠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要靠对受众的关切和勤奋。新闻是写给人看和听的,一则报道能否引起较多受众的兴趣,是衡量一则  相似文献   

8.
湖州晚报细化民生新闻,增加社区新闻版,呈现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受众成为新闻主角的“圆桌对话”方式,受到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欢迎。两年多来,湖州晚报社区新闻版记者真正“下沉”到基层,挖掘了一批湮没在寻常百姓家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2,(7):47-47
薛振嘉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新闻边角,可称新闻边角模式或新闻边角效应,它是在新闻界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并被证明是成功的实践模式,只不过有人能够自觉地运用并获得成果,有人没有意识到、不那么自觉,没有把它上升到理念罢了。受众对边角陌生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好奇。新闻偏爱边角,边角蕴藏新闻。边角是新闻富矿。中外凡有成就的名记者大多是“新闻边角模式”的实践者,之所以成名大多是缘于其足迹走到了“边角”之地,向受众传播了应知、欲知而又未知的事物,满足了人们的新闻求知欲望。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走边角写出了《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0.
论新闻的民本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改革的终极目的是全方位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我们的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就必须确立新闻的民本位思想。新闻的民本位,是指新闻采编过程中那种以“民”字来衡量和评判新闻价值的思想理念,亦即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这种理念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新闻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新闻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  相似文献   

11.
邵雪廉 《新闻战线》2022,(11):89-91
权威可读,让“硬”新闻“软”起来;可视可听,让“硬”新闻再“破圈”;守正反哺,打造“硬”新闻运营平台。金华日报推出微信公众号“三江白话”和微信视频号“J观察”,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为突破口,强化时政要闻的新媒体表达,让“硬”新闻实现了“软”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新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新闻价值实现的关键和效果,取决于受众的“乐”读。国外娱乐新闻不仅以清淡的轻松活泼和浓郁的人情趣味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而接受主体更青睐于娱乐新闻所蕴含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表露出的智慧和幽默艺术,正是因为它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延伸和拓展了娱乐新闻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使其成为备受关注和追捧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是全面、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产生、过程、结果、解释其意义 ,展望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层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是近年来新闻编辑学上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大新闻”、“大时事”、“把新闻做透”、“把新闻资源吃干炸尽”等新闻理念的产物 ,同时 ,也是深度报道理念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进入21世纪 ,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提高了 ,他们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 ,有什么信息 ,而且要求传播媒介在报道一些重要新闻事件或问题时 ,回答“这意味着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 ,从而使受众活跃思想、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4.
谢常青 《新闻界》2005,(3):104-105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写作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美国新闻学者的这一新闻理念,使“新闻故事化”成为众多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以至达到共鸣等显著优势同样引起中国记者的兴趣并付诸于广泛实践,在新闻界兴起别样的新闻表现风格。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方法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15.
移动网络媒介的普及带动了“公众新闻”的复兴,标志着全民传播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在经历市场化、产业化的洗礼后,正在由“广告依赖”向“服务导向”的运营模式转型.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媒体机构应该引入新闻生产的“众包”机制,提升受众的参与度,按需打造各种具有“公共性”的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时代,手机新闻个性化发展成为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目标.手机新闻个性化主要表现为新闻客户端的新闻菜单、新闻订阅、新闻搜索、新闻编辑和新闻标题等个性化的软件设置;在传播方式上主要呈现为交互性、广泛性、强制性、受众主动性和言论多元性等个性化表征.在其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把关人失位、实名制限制和人性化缺失等问题.因此,在手机新闻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强化个性化设置,凸显人性化关怀,弱化“台前”,突出“幕后”,避免新闻同质化,保证新闻纵深度等都成为其突破和创新发展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导语?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消息的开头。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导语是新闻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眼睛。它最先被受众所感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记者们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也一直成为新闻理论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媒(即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受众(即新闻接受者),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结构。从传统意义讲,新闻传媒始终主导着“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类似漏斗,只有经过它的筛选传播到新闻受众的新闻素材,才能够产生传播效应。受到集中关注。但随着电子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日进千里。新闻受众的地位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9.
尹兴 《编辑之友》2017,(5):90-94,9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动态“图解新闻”成为一种广泛流行、全新样式的新闻报道文体.它以“图像”为核心表达媒介,调动一切视觉元素来重构新闻核心事件,满足传媒受众对新闻信息直观化阅读、多样性选择的需求.动态“图解新闻”的传播者借助平面画像、动画文本和视频文本来还原新闻现场.动态“图像”取代了传统媒体抽象的解释性文字,以直观逼真性、现场还原性、多向互动性、高度综合性的新媒介特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跨越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力  何卫东 《新闻界》2004,(2):32-33
新闻价值实现是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这种价值要素对社会需要的最终满足,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新闻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其二,新闻信息的价值要素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三,新闻信息对社会的满足,关键在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即受众接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总是把新闻价值实现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落实细化到各个传播环节。然而我们知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环节(包括记者采访、编辑制作、物媒传播等子环节),只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前流程”,继其后的还有一个以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受众接受”环节,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后流程”。传播环节和受众接受环节的合力作用共同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今天.传播环节作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传播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受众接受环节,人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众接受,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众接受程度在最大的意义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