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雅静 《传媒》2018,(12):50-51
所谓的社群经济,就是利用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以群体认同为基点谋取现实利益,以确保社群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社群经济是粉丝经济的升级版,具有情感认同、组织互动和内容共享的特点,形成了"自媒体—社区—产业"的价值链.自媒体时代,社群经济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发展模式,"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就是社群经济的典型.面对全新的信息传播生态以及媒体发展格局,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各类自媒体也纷纷涌现.但这并不代表自媒体发展前景要好于传统媒体,在这场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许多自媒体也相继消亡.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受众关系,最大程度上实现流量变现,推动自媒体社群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媒体人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社群经济将粉丝经济升级到2.0版本.按照创始人罗振宇推崇的社群经济运营思路,罗辑思维要在内容生产上为社群奠定粉丝基础,通过多渠道的营收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把社群做成品牌,组建基于信任关系又有行动力的社群,构建“自媒体一社群一产业”价值链,最终达成社群经济的终极目标.罗辑思维在商业上的成功表明:自媒体运营要处理好“效率与效果”“商业与文化”“人情与事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用户社群是以相同兴趣和价值观而集结的固定群体,彼此互动联系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基于社群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微信自媒体应打破固有的广告思维,向社群思维转变。在社群经济的视角下,目前微信自媒体的盈利模式类型主要包括:原生广告模式、社群盈利模式以及自媒体联盟三种盈利模式。在内容生产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的背景下,微信自媒体只有从粉丝思维转变到用户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相似文献   

4.
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所在。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逐步发展,现实世界人们的互动与交流被网络重构并扩大。网络社群逐渐形成,随之而来的是社群经济。2015年被称为社群经济元年,社群经济给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吴国威  杨玲 《出版广角》2015,(17):136-137
本文就社群经济环境下出版产业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出版企业基于社群经济主要有三种营销模式:第三方垂直经营的自媒体社群营销模式、出版企业自建的社群营销模式以及以经营、获利为目的的大V社群营销模式,并提出出版企业基于社群经济运营的对策,希冀对我国出版产业在社群经济环境下的经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下社群营销的成功,对一个成熟品牌而言至关重要.只有以内容为王作为生产理念,才有可能带来社群经济;社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品牌本身也是一种打磨和催化;社群营销既能够给予品牌更多的发展潜力,也能为品牌营销单位探寻自媒体时代下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诸多的可能性.文章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为例,探析自媒体时代下品牌节目的社群营销模式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董鹤雅 《东南传播》2021,(2):104-107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在自由地组建网络社群、建构参与式文化体系,社群给予粉丝最大化表达个人情感的空间。本研究基于准社会关系的影响力,分析社交媒体中粉丝与偶像的交往行为,探讨准社会关系在社交媒体中产生的新特征,揭示粉丝社群活动的本质。最后,本文分析了粉丝社群现存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合理性规范建议,为进一步研究粉丝社群中的准社会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群经济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下的商业现象,在社群经济的影响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开始转变,新型的关系网络开始搭建.本文以传统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圈定用户、搭建平台和参与变现三个维度探讨社群经济下传统期刊的创新发展,旨在对传统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现代新闻业中,地方媒体——尤其是身处最基层的“小微”社群媒体——直发挥着联通精英思潮和基层民意的桥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媒体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冲击下,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雪上加霜的是,传统社群文化逐渐式微,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所描述的“独自打保龄”的趋势愈演愈烈.窘迫的经济状况和衰落的社区文化迫使地方媒体大幅压缩了成本高、周期长的“公共新闻”产制的规模,同时也减少了派驻首都华盛顿的记者数量,因而出现了地方媒体既与基层社群脱节,又与国家政治中心脱节的状况,导致草根民意无法通过媒体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张宇 《青年记者》2016,(15):16-17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连接能力,使得天南海北的人基于某种共同的需求、兴趣、价值观等聚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社群,如论坛、贴吧、QQ群等。微博打破时空限制使陌生人之间可以便捷交流,微信在移动互联技术的协助下让人们连接得更加紧密,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进一步加速了社群的发展。社群经济已成为当下互联网发展的一大风口,将深入影响诸多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深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传媒产业的格局正在重构。社群经济思维能给媒体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希刚 《传媒》2024,(4):45-47
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随着互联网发展,显现出新的功能与形态。音乐社交媒体通过优质乐评、新颖设计与鲜明机制汇聚了大批忠实用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虚拟社群。基于音乐网络社交媒体中虚拟社群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虚拟社群的群体及个体应用进行挖掘,体现虚拟社群的价值,对音乐网络媒体在全场景、全链条竞争层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刘芳  魏晴 《中国出版》2023,(12):58-63
近年来,“数字群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的基础单元,所有的信息交换及媒介传播实践都被深度卷入其中。“社群”作为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社群意志“参与”媒体生产决策、用户协作参与内容生产和情感激发提升媒体吸引力等显著特点。物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关系可供性提供了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提升了社群组织的反应能力,优化了社群内容供给和服务创新,成为媒体生态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更代表着社群经济。在自媒体营销大潮中,知识型社群品牌"罗辑思维"在同行和用户中叫好又叫座,它独特的营销模式值得其他自媒体学习和借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罗辑思维"面临着威胁和挑战,需要巩固核心竞争力才能长久运营。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社群娱乐性更强。他们借助媒介工具完成了粉丝狂欢,也带了从未有过的文化新景象,使粉丝文化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容易聚集,也更容易解体。这种不稳定性的产生与不同社交媒体产品的交互设计带来的信息传播效果不同有关。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粉丝社群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发现网络粉丝社群的新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互动和冲突,而对粉丝仪式的合理运用则可以使社群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辑思维"作为自媒体领域的佼佼者备受关注,它的出现使得"社群"成为当下热点。本文以"传播的仪式观"作为理论视角,以"罗辑思维"为例讨论自媒体品牌社群的建构。基于Mc Alexander等人关于品牌社群理论的"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讨论了"罗辑思维"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与品牌、产品、营销者、消费者这四层关系,并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提出建构上述四层关系的三条路径:仪式感的塑造与重复、文化空间的共享以及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目前,"罗辑思维"可以说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自媒体。2012年12月21日,它由央视《对话》栏目前制片人罗振宇和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推出,在优酷网首次播出。如今,"罗辑思维"已经成为一个互联网社群品牌。自媒体如何形成社群经济互联网社群"是一群被商业产品满足需求的消费者,以兴趣和相同价值观集结起来的固定群组",1具有聚合度高、交流效率高、一致行动的特点,比如百度贴吧、高校BBS等。而以博客、微博、  相似文献   

17.
罗丹  朱琳 《今传媒》2020,28(1):83-8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根本性重塑。社群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可规避的基本社会联系,社群的概念与聚合特点自然也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媒体平台中信息传播的数字性、双向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以此为聚合形式的互联网社群展现出与传统社群相异的发展趋势,诞生了如虚拟社群、亚文化社群等新的互联网社群类型。互联网社群的发展呈现出部落化——去部落化——再部落化的发展路径,并且互联网社群开始呈现出向其他领域交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庭 《传媒》2024,(8):48-50
社群化运营是广播电视媒体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能够为广电媒体深度融合提供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广电媒体社群化运营的功能及用户价值、参与度、品牌形象等相关要素,梳理广电媒体社群化运营面临的定位不清、管理散乱和追求短期效果等发展困境,并针对以上问题从借助IP力量、增强用户互动和提升服务价值三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思路需要颠覆,而品牌社群营销的内核也需要伴随品牌营销思路的颠覆而进行重新认识。本文分析了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思路的四个重构:从产品思维走向体验思维、从用户思维转向粉丝思维、从媒介思维转向数据思维、从广告思维转向社群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社群营销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运营社群,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私域流量,让社群成为最活跃的流量中心,从而实现微营销和新闻价值最大化,成为媒体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以半岛都市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群运营为例,探讨地方媒体如何立足本地新闻、服务本地用户、做强私域流量,提出以数为先、有量保证、以质取胜的社群运营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