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严肃新闻娱乐化报道著称的当今美国身价最高女主播凯蒂·库里克(Katie Couric),最近被美国多家媒体“娱乐”了一回。她的一张宣传照被揭用PHOTOSHOP“减了肥”,美联社和《纽约邮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大肆报道。假照片风波1957年1月7日出生,年近半百的凯蒂·库里克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她主播的全国广播公司(NBC)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今日》(Today)多年来在美国深受欢迎,收视率雄居同类节目榜首。最近,更由于年薪已达1500万美元的她毅然“跳槽”,坐上前不久离职的丹·拉瑟的“宝座”,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及“…  相似文献   

2.
每个星期日晚上,人们都会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看见一位端庄、明丽的华裔女士。她乌黑的秀发,一张红润的脸,杏眼里洋溢着智慧之光。她以庄重大方、朴实自然、平易近人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她就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电视台向全美广播新闻的华裔女性——宗毓华。1974年她被评选为“全美十大杰出妇女”之一、誉为美国广播电视“三朵华裔金花”之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1990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当年美国“最杰出人士”之一、“1990年最杰出的专题新闻报道员”。  相似文献   

3.
贾玉全 《新闻窗》2010,(5):41-4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符号手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表象事实背后的真相的报道方式。《新闻论语》:电视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思想的产物,修正了客观报道的缺点,发挥了客观报道的优势,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4.
王传宝 《青年记者》2016,(22):14-15
近来,在中国传播界,暖新闻作为一种正能量的叙事引发了业内的关注.放眼全国,开设暖新闻栏目的媒体不计其数,甚至不少媒体成立了暖新闻联盟.暖新闻走红,作为新闻伴侣的评论,也迅即响应起来.2016年1月15日,中国青年报开设“暖评”专栏,该报编委曹林也于1月21日开始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曹林的时政观察”上设置“曹林暖评”.一股暖新闻、暖评的清新之风,席卷而来.7月25日,现代快报主办、上线不久的“ZAKER南京”,推出了该报副总编辑郑春平主创的《无人区守边人!我陪魏叔一起巡边疆》H5作品,推出后产生刷屏效应,上线12小时收获46万+点赞,笔者以肖余恨的笔名撰写的暖评《让忠诚成为一种习惯》,也广获好评.  相似文献   

5.
刘敬源 《新闻窗》2011,(2):71-72
从去年9月起,贵州电视台开始在其时政新闻栏目《贵州新闻联播》中推出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本台短评”,把人们通常认为是报纸媒体所“专属”和“擅长”的新闻评论重新引入了电视新闻报道中,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媒体的观点。虽然电视评论的形式早已有之.但是这种纯文字的表达方式.往往被认为是“不符合电视传播特点”的,因此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人民网是一个标本。她几乎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短短10年,创造了网络媒体的多个第一:第一家由中央级媒体创办的重点新闻网站;第一个报道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实现了网络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大突破;第一个披露南丹矿难真相,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史上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2005年荣获中国互联网品牌栏目的《强国论坛》、《人民时评》被称为“网上第一坛”、“网上第一评”,2006年又是重点新闻网里第一个开设博客应用服务。归因人民网的显性成就,其实有必要研究人民网的运营系统。  相似文献   

7.
常江 《青年记者》2016,(22):12-13
近年来,不少媒体开始寻找各个行业的“最美”,对那些温暖感人、激发人向善力量的新闻——通常所说的好人好事——进行集纳,在传统媒体以专栏形式或在新兴媒体以专题页面形式推出,被称为“暖新闻”,形成了一种媒介现象. 暖新闻概述及其特点 1.暖新闻概述 与色情、凶杀、诈骗、灾难等吸引眼球、易引发受众产生愤怒、悲观等情绪的新闻不同,暖新闻是正面报道的一种,是包含着真善美,易引发受众感动、温暖、向善情绪的感人故事.我国主流媒体一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因此暖新闻作为一种报道形式,在我国媒体中其实一直有着深厚的观念和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8.
“公共新闻”这一实践活动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美国。“公共新闻”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它的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中,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率先走出了一条“公共新闻”之路。  相似文献   

9.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央电视台在世界各地栏目中播出了靳羽西女士主持的系列节目第四集:《美国电视》.节目中展现了全美国广播公司(NBC)早晨电视新闻《今天》节目女主持人简·波利正在主持节目的画面,镜头虽然不长,但这位以“早晨的笑脸”著称的主持人的生动形象却跃然于屏幕之上. 波利正是以她恬静、优雅、安然、平稳的报道风格博得观众的欢喜,在三大广播公司早晨新闻节目激烈竞争中,她击败对手,占据收视率宝座.她认为,主持早晨新闻必须舒展、轻松,明快,不能显得激动、紧张、急促;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说什么倒不难,难的是怎样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里斯在报告《我们即媒体--公众如何构建新闻与信息的未来》中将“We Media”定义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通过数字技术获取全球知识,并提供和参与新闻真相的一种途径。”①戴尔·帕斯金和安德鲁·纳金森在《崛起的媒体重构全球社会》一文中,将“We Media”界定为“一种将超越机构对新闻和信息控制力的力量”。②笔者以为,自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也是代表团体或个人说自己想说的话,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载体。久而久之,拥有自己品牌的自媒体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特点,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吸引受众,并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李东生在第9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认为,延伸传统的“新闻”定义是现代电视新闻理念的逻辑起点.我们应重新认识和领会“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的含义:“新近”不等于“明日黄花”式的报道,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更加符合电视新闻的本质.电视新闻要大量增加正在进行时的消息报道,尽可能让观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与传输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2.
程少华 《青年记者》2016,(22):16-17
暖新闻一词在国内的流行,源于2015年4月凤凰网开设的一个同名栏目.当然,暖新闻的涵义,并不局限于带有“暖新闻”“温暖”“温度”“暖”等字样的栏目中的作品,应该说,所有感动人心、传递正能量的报道,都是暖新闻.浏览现在媒体上的一些暖新闻报道,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试作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暖新闻报道的误区 眼下,不少媒体开设了暖新闻类栏目,进行了这方面的报道实践,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少数媒体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悖于暖新闻的本意和初衷,影响了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良君 《新闻知识》2008,30(5):83-84
"电视新闻故事化"一词在当今新闻界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一理念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CBS的《60分钟》栏目,我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引入了"讲故事"的报道理念,随后用故事化的手法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电视界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发端于都市类报纸、成就于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概念。这类新闻的特点是媒体往往以大众代言人的身份,或以大众一分子的角色,介入或报道新闻,从题材到叙述风格,都绝对地走平民化道路。“百姓生活无小事”,一段时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新闻节目将民生新闻做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5.
周庆安 《青年记者》2017,(22):65-67
对于国际新闻记者来说,最重要的新闻发生地,往往不是会场,就是战场.他们的职业生涯中,经历重大国际会议的报道,或者成为战地记者,都是极为难得的历练.然而2016年以来,随着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作为年度关键词,新闻界迎来了一次深层次的挑战.对于国际新闻教育来说,在关注美国新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界媒体界对峙的同时,也应当反思这个领域的教育如何面对“后真相”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日本等电视新闻节目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早早地步入到“电视新闻报道时代”。在日本,早间、午间、傍晚、晚间各个时段都会有电视新闻节目,各家电视台为了争夺观众,不断汲取先进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理念,结合本国情况制作出适合本国观众口味的“电视新闻大餐”。1985年朝日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段首次推出了大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站》一举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一直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相比于纸质媒体,电视评论的实践历史则短得多,目前.国内受众普遍接受的电视新闻评论形式.一是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夹叙夹议”式,二是与“说新闻”配套的“点评式”。而“小言论”式的短评是否适用于电视新闻.一直存在争议。常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日传播》的实践表明,短评不仅适用于电视新闻.而且完全能够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亮点,提升新闻品质的利器。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9.
安百杰 《青年记者》2007,(12):100-102
在电视新闻采访和电视节目制作中,现场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比如,央视《新闻调查》把“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作为自己的定位理念,除此之外,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栏目开办了一个子栏目《正在现场》,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则把《南京零距离》的另一档姊妹新闻栏目命名为《绝对现场》。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的旗舰,央视新闻频道更是把“第一现场”当作自己频道的追求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美国出现了一个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热潮”,收看电视新闻的成年人,1980年达5,630多万人。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调查表明:电视的影响力在美国已高踞第四位,仅次于白宫、大企业、参议院。美国电视新闻之所以能这样吸引观众,是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开办“新闻杂志型”节目密切相关的。 1939年美国正式开办电视以来,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