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同题报道的差异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涛 《现代传播》2007,(1):159-160
对一名记者来说,“独家新闻”永远是有诱惑的。然而随着媒体进入资源稀缺时代,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真正的“独家新闻”,每一个记者在更多时候要面对的是“同题报道”——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当事人……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新闻事件,有十几家电视台的记者前往报道,到了播出的时候,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雷同的内容——十几个不同电视台、不同栏目的报道像是“同一个记者”制作的。  相似文献   

2.
展江 《青年记者》2016,(25):70-74
记者该不该救人是一个典型的媒体伦理议题或话题,而不属于媒体道德问题,因为它充满了争议性.随着外部事态的发展和记者内心世界隐秘信息的披露,“剧情”还可能出现反转.另外,有些似乎有定论的案例其实是大有疑问的,而多数公众则是随着媒体的报道,人云亦云,根本不去关注后来被披露的更接近于真相的事实.许多公众也不去了解记者纠结不堪的内心世界.在人们因记者首先去记录新闻事件而似乎没有救人行动、怀疑记者有无灵魂和良知之际,我们也有理由去怀疑为数不少的非理性的信息消费者的社会灵魂安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都市报记者的媒体观以及媒介伦理观.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都市报记者目前主要持有“中立型”媒体观,即认为报纸的首要社会角色是传递社会公共信息,他们认为首要遵守的伦理规范为客观和公正.但是在对自身和内群体进行评价的时候,大多记者都认为,都市报记者群体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职业的社会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4.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便捷开放的发声渠道.记者这一职业似乎逐渐被揭下神秘的面纱。有人认为,我们正在迎来“全民记者”时代。然而,“人人都有麦克风”,是否就意味着“人人都是记者”?网络江湖带来的虚假信息泛滥的景象,让我们不能不在享受新技术狂欢的同时,对记者的职业界限、职业素养进行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6.
周成功 《声屏世界》2011,(11):68-68
“小悦悦”走了,留给人们的除了无尽的反思外,还有就是对媒体行为的拷问。“18名路人”之一的陈先生被媒体挖出来后,受到了非常待遇。他表示,时常有记者毫无征兆地闯进他的五金店。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把话筒递过来进行质问。尽管自己再三强调:“我真的没有看到.要是看到我会救的……天气又黑,又下大雨.又没有灯……”。记者没有相信他的话,还是一波接一波地突袭他的小店进行采访。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有民众给陈先生发去短信威胁:“要他们的档口做不下去。”  相似文献   

7.
“舆情反转”现象在媒体的报道上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的出现使得民众感叹面对新闻时无所适从.从媒体上看到、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即使当初言之凿凿的报道,也存在以后被颠覆的可能.本文以四川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为例,分析反转新闻出现的原因以及特征,探索舆论审视下的反转新闻.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看到某报推出这样一个连续报道,先报一个将自己女儿卖了1.5万元的男人,向记者表示后悔,想筹钱赎回女儿;接着报道这个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再报道大家纷纷为这个人捐款;最后报道有人陪着这个男的去河南将女儿赎回.整个报道有声有色,很吸引人,但全程没有提这个男人卖女儿是否违法?是否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反倒没有人关注了.结果,只是因为媒体的介入,这个犯法者最终没受到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9.
一位互联网“记者”被多家新闻媒体授予“年度关注人物”、“年度知道分子”的称号.这些媒体认为他深入实地报道了利比亚的战况.可是,当一些有心人顺藤摸瓜,仔细地跟踪调查这些新闻报道出笼的经过后,他们才发现,这位“记者”不是在制作新闻作品,而是在“写小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台风“菲特”袭击浙江,宁波电视台直播车开进余姚主城区报道灾情,直播连线报道没有明显失实,记者却被群众围堵数小时.这说明,无误的报道不等于最佳的表达.本文对这起“走基层”引发的意外进行梳理,认为媒体在灾难类报道中要注重整体和局部的“平衡”,应急处置要尝试变通,破局之道是以积极心态回应群众“关切”.  相似文献   

11.
凡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没有人不想当名记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名记者呢?笔者认为,名记者是个人、媒体、社会互动的结果.而就个人角度来讲,首要的是塑造好“名记者”心态。  相似文献   

12.
张清华 《新闻知识》2003,(10):24-25
近些年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以体验、暗访等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报道,如有的报纸开辟的“记者换岗”、“记者体验”、“记者打工”、“记者暗访”等栏目,有不少记者“客串”当起了  相似文献   

13.
这点不能说     
记者做久了就什么样的事都能遇到,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到,但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就是采访对象讲过的事不能报道,最难挨的时候就是当稿件完成的时候, 采访对象一个电话:“这个事情不能说!”最近,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接连遇到“不能说、却偏偏听到了”的故事,从记者的角度而言,只要采访对象所讲述的内容符合报道的要求,没有原则性错误,文章就是可以发表的,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媒体开始养成给采  相似文献   

14.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12,(10):71-72
城市品牌传播,看起来是一件由城市管理者主导的事情.选择什么时候,在什么范围内,向什么样的人群进行城市品牌的推介和传播,都取决于城市管理者的工作重心的变化和发展战略的设计.真实的情形似乎也是如此.但当我们透过纷纷扰扰的各种城市宣传策略,去关注它们的形象和品牌宣传效果的时候,就会发现,善于掌握好时与势的城市更有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而逆势、逆时而做的种种活动,其结果或者是事倍功半,或者是事与愿违,不能达成期待的目标.那么,对于城市品牌的经营管理者而言,怎样的作为算是顺时、顺势而动呢?  相似文献   

15.
王志安 《青年记者》2010,(19):95-95
在今天中国的各个媒体中,并不缺乏"好心"的记者,他们以监督公权力为己任,积极为普通民众的利益代言.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目前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水准还比较低.有许多人认为,只要有一腔热血,就可以以笔为刀,替天行道了.但非常不幸,在相当多的时候,如果一个记者仅仅有"好心",而缺乏足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他的报道不但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揭黑报道大多会令人大快人心,其掀起的巨大社会舆论又能够促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但为何记者在报道易建联“年龄门”事件过程中却遭到了社会一定数目人的反对和奚落?究竟是记者报道方式问题还是另有深层次原因?我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在受众接受心理层面上存在两大类别,即硬性舆论监督和软性舆论监督,而记者在行使其舆论监督权时忽略了这两类新闻舆论监督的区别,从而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引言:记者曝光上市公司负面新闻被算计,甚至有记者遭到全国通缉,而知名艺人郭德纲徒弟也曾殴打记者.一连串“打记者”的新闻频频发生,唏嘘之余更会启人思考.现如今,很多人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记者”,然而,奇怪的是当记者的权益遭到践踏时,许多人却不以为意,甚至有点幸灾乐祸.这就是当下中国媒体人的真实处境.作为媒体一线记者,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区域性媒体从事曝光新闻的操作手法及运行机制.在传统戏剧中,红脸扮演正面角 色,为人处世隐忍宽容;白脸是反面角 色,待人接物尖酸苛刻.在媒体内部,记者大致可分两类:专门围绕不同行业 转,谓“跑线”记者;另一类为非跑 线记者,主要报道突发事件、负面新闻 等,舆论监督多半靠他们完成.如今的 媒体尤其是区域性媒体,某种意义上 说,记者也可分成“红脸记者”和“白 脸记者”两类.前者专司“跑线”,后 者则是专做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官员吃饭赖账,欠下个体饭店14万元饭费的消息见诸报端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在第一次读到这则消息时,位居头版头条的首都一家大报的导语还引起了我另一种兴趣,报道说,当海南省新闻舆论监督中心接到群众投诉后,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闻风而动,赶往投诉地调查采访…… 我很欣赏这种“闻风而动”。本来这是记者应有的素质和作风,也是记者有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的特征之一。可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媒体却对颇有新闻价值和群众希望媒体出面监督的问题显得颇为迟钝,似乎身有枷锁,或在等待着什么,结果把本来鲜活的新闻拖得没有价值,使群众的一线希望变成了失望。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集中报道了社会中的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其中涉及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等诸方面.以“小悦悦事件”为焦点,媒体就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报道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媒体铺天盖地进行道德追问的时候,我们也隐约发现了报道的情绪性、片面性乃至游离于既有法律之外的“道德审判”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此时刻,再次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发掘媒体新闻报道中将二者混同的问题,并提出实践中可以采取的具体解决方法,对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纠结的媒体报道来说,定会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20.
周冰 《信息系统工程》2004,(12):105-105
我们要反映“公众利益”,从来也没有想到做电子政务的报道会肩负这样的责任。当听到国家领导人大声疾呼“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听到基层干部讲道:“电子政务服务的对象不应该是国家公务员,而应该是百姓、企业!”的时候,CCNEWS《信息系统工程》的记者,才真正意识到对电子政务建设报道的责任会有多大。2004年我们将电子政务报道的栏目命名为“公众系统”。我们希望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去诠释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现状以及遇到的挑战。借助电子政务来反映“公众利益”是否得到重视,将是“公众系统”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