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湘西指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义湘西可扩展到湖北的恩施,重庆的秀山、酉阳、  相似文献   

2.
湘西土匪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湘西给湘西和周边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湘西的土匪的性质,按其出身、规模、及作案方式,可分为散匪、股匪、军匪、政匪。湘西有的匪首也具两面性,即:除了他的兽性而外,有的也有其人性的一面。湘西土匪的烧杀淫掳、无恶不作,给湘西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湘西苗鼓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民间艺苑中的一枝奇葩。简略地探讨了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风格特点、表演形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7,(3):36-43
学界以小说中的湘西作为认识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的根本,易以偏概全。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自己从军期间参与苗民屠杀的记忆抵制与选择性遗忘书写想象湘西,回避了发生在湘西的暴力历史,随之施暴者的罪行和受害者的悲剧被遮蔽了,从而完成了湘西想象。这样的书写使得沈从文的创作以揭开湘西苗族同胞的苦难历史的名义开始,同时也以掩盖湘西苗族同胞的苦难历史告终。  相似文献   

5.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湘西三月》的创作源于1997年的写生.经过记忆的作用,湘西苗寨一些强烈的、内在的民族特色显得更为突出.基于这一因素,《湘西三月》的创作虽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却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都加入了许多主观的印象,而这些印象正来自于依稀的梦中湘西.从湘西写生到《湘西三月》的创作完成正印证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以写实记闻、回忆联想等手段,将湘西的现实形象与历史记忆有机交融,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而又含义隽永的湘西民俗风情画卷,不仅艺术地呈现了湘西人民群众雄强的生命形式,深刻表达出对湘西政治经济和社会人生发展的沉痛和隐忧,而且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记忆的文本世界,从而在现实描绘和历史映照中完成了湘西民俗文化记忆的再现和重构,实现了对湘西民俗文化的历史反思与意义传承。沈从文的湘西民俗文化记忆凭借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审美视角显示了现代文学书写的选择魅力和价值重构姿态,从而使其湘西系列散文在地方历史文化记忆的修复与提炼、地区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愈显珍贵、愈发灿烂。  相似文献   

7.
宋毓  熊哲欣  罗磷 《考试周刊》2007,(52):159-160
湘西凤凰县近几年在国内外名气很大,吸引了很多游客,带动了湘西经济的发展。本文将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探讨湘西凤凰兴县富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入手,以龙山里耶为研究重点,首先,对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研究现状、相关理论作了概述;其次,对湘西古镇的演变、地域空间特征以及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再以,湘西古镇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偏好分析与资源评价进行调研,对于湘西古镇的客源市场以及游客偏好进行一个大致的分析,为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是中国民居建筑雕刻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反映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审美情趣等。本文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中的木雕和砖雕入手,来探讨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特点,旨在有利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健康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渠珍是民国时期湘西政坛的风云人物,曾对湘西的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在促进湘西近代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推行自治、文教改革、创办实业三个方面。本文在阐述陈渠珍开发湘西所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与湘西那个美丽的地方血肉相连。他用一枝多情细腻的笔,写出了活生生的湘西山水,写出了湘西人淳朴善良的人情世态。湘西山水的空灵、秀美和清丽,湘西人的淳朴、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构成了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特色。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生动具体地描绘了湘西五个主要方面的民风民俗:青年男女恋爱习俗、鬼神迷信习俗、节日习俗、野蛮习俗和日常生活习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民俗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离开了湘西民俗就没有沈从文的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优势及魅力都源于那古朴独特、原始神秘的湘西民俗。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第一大家。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本文主要对苗族鼓舞的起源、形式、特点和节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了湘西苗歌的创作手法:探讨了湘西苗歌创作的即时性;以修辞手法为切入点,讲述了湘西苗歌善用夸张性的比拟手法、广泛运用"比兴"的手法以及"唐经"式苗歌巧用顶真手法的创作特点;阐述了湘西苗歌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湘西人的禁忌语就是湘西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湘西巫文化的折射反映。湘西的禁忌语主要体现在文字和数字两方面。拟对这两方面的禁忌语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清本(乾隆本、道光本、光绪本)《凤凰厅志》、《湖南通志》、清史稿及各地方志等相关史料对湘西天王庙进行考证.分三个层次:首先,通过相关史料对天王庙在湘西的分布情况进行考探.其次,对天王进行源流考.最后,指出天王庙在湘西民俗方面的特殊作用.如天王庙对湘西赶秋、野祭、五月祭鬼静声的影响以及对民众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这一思路。首先分析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必要性,然后着重研究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在产业化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思路,以使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用清代湘西地方志探讨并概括了清初湘西地区的农业结构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清初湘西地区的农业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农业生产部门发展不平衡。民族政策是清初湘西地区农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婚俗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不同的民族婚俗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本文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婚俗的调查、整理和描述,以揭示湘西地区独特的民族民俗。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作品 ,无不流露着他对湘西甜美乡村野趣的迷恋 ,对湘西牧歌情调的向往 ,对湘西人民浑厚朴实的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