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汉天汉元年 ,汉武帝刘彻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职衔持节出使匈奴 ,常惠应募作苏武随员同往。当苏武使团完成外事任务返回之际 ,匈奴国内突发政变事件。副使张胜涉嫌参与谋反 ,苏武一行人全部被扣押 ,长达 1 9年之久。后来 ,汉朝与匈奴“和亲”成功后 ,西汉派使臣前往匈奴 ,提出释放苏武等人回国的要求。匈奴王谎称苏武等人已死塞外。这时常惠心生一计 ,偷偷连夜面见汉使 ,嘱告 :“你见匈奴王就说 ,我国天子在林苑射猎 ,射得北面飞来的大雁 ,足上系有帛书 ,其上书有苏武在北海牧羊。这怎么能说不在人世呢 ?”次日 ,使者依计行事 ,匈奴王听此传奇…  相似文献   

2.
张天云 《语文知识》2000,(10):66-67
中师《课外阅读文选》(人教社1993年版)第一册编选的《苏武传》中有这样一句:“(单于)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对句中的“北海”一词,教材注曰:“在匈奴的边境,即现在的贝加尔湖。”这个注无疑是对的。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苏武传》这个具体的环境,说“北海”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就不一定正确了。其实,在我国古代,“北海”一词的含义是因时而异的。在春秋  相似文献   

3.
疑义相与析     
对“王必欲降武”的理解杜树艺高中语文第三册《苏武》一文,当李陵受命至北海上劝降苏武时,最后苏武义正词严地说;“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这正表示了苏武坚贞不屈,严厉地拒绝了国贼的可耻诱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有了争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上,“王”指为单于,我以为在文中是指的李陵。当时李陵已投降匈奴,做了“右校王”,苏武面对无耻的国贼,紧接着李陵“壹听陵言”这句话,发出了愤慨之言,再不承认李陵是汉人,是朋友,而把他称为匈奴所封之“王”了。再从史实上看,在汉时,匈奴称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2011,(4):30-30
西汉苏武作为朝廷的友好使者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劝降。苏武宁死不屈,被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19年后,西汉与匈奴和好,派使臣找苏武。匈奴王谎称苏武已死。苏武的随从用计,叫使臣对匈奴王说,汉朝皇帝在皇家园林里射到一只大雁,雁脚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在某湖泽中。于是,匈奴王被迫放苏武回汉。后用“鸿”、“雁”、“鸿雁”或“雁足书”指书信。  相似文献   

5.
取材于《史记》和《汉书》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有关苏武的介绍,使鸿雁传书的传说更为鲜活生动。汉使苏武被匈奴人扣留,且对汉室封锁实情。苏武对汉室至忠至诚,拒不投降,忍辱在北海牧羊十九载。后汉室皇帝在上林苑射中鸿雁得苏武血书,方知苏武尚在匈奴,后多方交涉,匈奴不得不将苏武放归汉朝。回雁峰的传说也使鸿雁更趣味化,人性化。相传湖南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便不再南飞,待春而回。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脍炙人口的佳句也都极恰切地诠释了回雁峰的传说。千百年来,雁…  相似文献   

6.
中师《文选》教材《苏武》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北海”今在何处?文下注解日:“北海,即今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当时为匈奴的北境。”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点望文生义,不能把它解作湖泊,解作“荒晦绝远”的草地  相似文献   

7.
鸿雁传书     
关于通信,古代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其 中最有名的是“鸿雁传书”的典故。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长期拘留,关押在北海(今贝加 尔湖)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 武,匈奴单子(chan yu)却谎称苏武已死。与苏武一同出  相似文献   

8.
《苏武》节选自《汉书》的《李广苏建传》。这篇传记记述了李广、李陵(李广之孙)、苏建、苏武(苏建之子)四人的事迹。“苏武传”附在“苏建传”的后面,它是《汉书》人物传记中著名的一篇。课文节选了《苏武传》的主要部分。内容说明这篇课文以苏武出使匈奴的时间和事件的发展为线索,依次记叙苏武从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到持节归汉的全过程,线索十分清晰,结构非常严谨,不屈节不辱命的中心极为明确。全文共九段,可分为三个部分,其内容要  相似文献   

9.
一篇课文的逻辑段绝不会是自然段的随意拼凑,自然段也不会是句子的随意拼凑,它们的连接与组合是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的,也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因此,在段的教学中,我注意帮助学生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分析句与句、层与层、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同时,初步知道一些连句成段的规律性知识,同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1.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大海的歌》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我问学生:这三句话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答道:第一句讲“有船出海”,第二句讲“向码头走去”,第三句讲“码头晨景”。我又进一步问,这不同的内容相互之  相似文献   

10.
苏武牧羊历来是教育后代保持高尚民族气节的传统故事。高中语文课本也节选了《汉书·李广苏建传》关于苏武的部份,题为《苏武》(第二册)。然课本注“阏氏”匈奴单子配偶的称号,如王后”(第310页)则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把阏氏说成是匈奴单子配偶的称号是可以的,但加上“如王后”一语则欠周详。  相似文献   

11.
一节数学教学课时,我对学生讲了下面的一段历史故事: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不料,副使参与谋划,劫持匈奴太后。东窗事发,苏武受连累被抓。几死未成,劝降不从,匈奴主无奈,遂将苏武放逐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声称,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时,才放苏武归汉。苏武在荒无人烟、生活极端困苦的北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后来,经当初一起出使匈奴的随员巧妙设计,匈奴主不得不同意放苏武归汉。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的《苏武传》一文,因人物关系较复杂、生僻字词较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少学生在预习后对第二段中的人物关系仍感觉混淆不清甚至不知所云,而匈奴一方的人名、官职名的读音也让一些同学很伤脑筋。此外,选文的第二段在注释、断句等方面也有一些让人疑惑、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里就个人在教学中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分析阐述如下:第二段的第一处注释(教材62页注释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汉  相似文献   

13.
自古至今,爱国历来是为人所歌颂的主题,爱国者的事迹在人类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灼目的光彩。今天重读《苏武传(节选)》,苏武那坚韧的节操、动人的形象,常令人感奋不已。在出使匈奴前,苏武被汉朝用为郎将,后又升迁为宫中厩监。官职的提升,为苏武出使匈奴创造了条件。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是为了答谢匈奴单子释放汉使的友好情意。汉使馈送财物给单于,哪知单子误认为汉朝对自己恭敬若此,是出于畏惧匈奴,因而他原有的骄横情绪日益发展,此为苏武被扣匈奴埋下了伏笔。虞常等人谋反事发,虞常等人被匈奴生擒活拿。由  相似文献   

14.
《苏武》一文中有这么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苏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按照常理,苏武自刺以后,应该尽快想办法止血,免得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可是匈奴的医生却将苏武放在火坑上,'蹈其背以出血".这岂不是有意要苏武的命吗?然而,苏武"半日复息",居然被救活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蹈其背",不是踩踏苏武的脊背.课文将.蹈"注释为 .踩,是错误的.若用脚去踩重伤的苏  相似文献   

15.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难点透视第八册3《中国石》一、教学难点《中国石》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二、难点分析这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在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第二句讲“我”把“中国石”奉为至宝;第三句点明战士们之所以如此喜爱“中国石”的原因。句...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苏武传》一文时,文中第二段"方欲发使送武等"一句的注释("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发、使、送都是动词")[1]让笔者产生了疑问。首先,"发、使、送"三个动词连用表达相近意思的现象在文言中不多见,而且这与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相悖。在该注释中,与此三字对应的动词"打发派送"是"打发"和"派送"两个词,还是"打发""派"和"送"三个词?表述不太清楚。而  相似文献   

17.
杨云法 《中文自修》2009,(10):44-45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有《苏武传》一课,其中有几处谈到“节”: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3.“单于壮其节”。  相似文献   

18.
给妈妈看店     
第二自然段“饶有趣味”总起“看店”诸事——“既期待又有几分紧张”预示“趣”在“矛盾冲突”中。所写之事有“趣”,源于“我”良好的心境。第一自然段第一句应删除,并将其后的“正在这时”改为“正想找点事做”,以引出第二自然段的“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苏武传》中有:苏武“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对于后一句教材是这样解释的:“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回营帐。”为什么教材在这里将“舆”字解释为动词“抬”呢?我对此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20.
《记念刘和珍君》“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要求说说课文第七部分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关联词语起什么作用。我认为这一段是一个典型的句组,中心句应该是第三句.其中心意思也应该是“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而“歌颂中国女性的伟大”,则是这个意义的具体说明。句组的内部结构是先分后总,即第一、第二句是分。第三句是总。第一句是具体歌颂中国女性“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从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说明了她们不是“受人利用的”;第二句是从另一个角度赞扬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并没有因压抑而“消亡”,从而说明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