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大学生人文精神较难形成的原因探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文精神不是人文知识,大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难点就在于实现从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提升。高校难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悟和践履,人文教育方法难以体现人文的方法特征,人文教育难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难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是统一的,其目标都是使人成为人自身。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普遍缺失,主要成因在于文理分科制、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就业压力过大。在教育理念上以人为本、在教育内容上更新人文学科知识、在教育方法和途径的选择上着眼于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培养:高校德育的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张扬、社会功利化、社会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因此,高校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一,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其二,大力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其三,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其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语文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人文教育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唯一途径。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人类、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最根本的精神或内在的灵魂。人文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大学语文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塑造学生人文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积极研究人文教育对策。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科学的路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材。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从树立人文教育理念、明确人文教育目标、抓实人文教育实践、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更为重要的还是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文精神不断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的话,未来的他们将成为迷惘的一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大学生的人文理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上各类消极因素和腐化现象的影响,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不足、人文意识不强、人文精神不立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人文科学的重要载体,应该担负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本文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认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大力强化人文教育是关键;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是条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与人文学科建设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构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必须加强人文科学建设。人文科学是从哲学高度对包括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在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分蘖出来的对立统一矛盾体,二者在当代科技与人文形势下已经趋于相互渗透与依赖。大学强化人文教育,加强人文科学建设,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同时还应努力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大学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秉承书院优良传统 重塑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大学目前出现了人文精神滑坡和文化品位下降,功利主义思想愈演愈烈,官本位倾向严重,以及知识分子缺少公共义务和道德责任等大学精神问题。检视中国古代教育与学术中心的书院,其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理想,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务实、求是的治学态度,开放办学、兼容并蓄的办学风格等,至今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结合书院精神重塑中国大学精神,需要我们重识书院传统与精神,需要大学的大师学者起模范作用,更需要让师生具有教学自由的学问之道,使大学拥有管理自主的办学真谛,最终使知识分子的良心节操撑起中国大学精神这片蓝天。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危机和人文精神重建是世纪之交中国学界引人注目的话题,近年来,加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核心问题。然而,当前大学存在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教育教学中忽视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应该树立大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与目标;重整人文精神教育体系;创设人文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被广泛采用。联系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认为高枝教师人本主义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管理的新突破;高校管理者要实施人本主义管理。就必须要转变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人的管理目标,充分重视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灵活运用激励机制,满足教师最主要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积聚力量。凝聚人心,确保高等教育的办学成功。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学校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兼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化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兴盛,学校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愈来愈突出,教育实践愈益与人教育与人精神的追求相悖逆。我们的时代需要人精神,人精神理应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创新、怀疑和坚持,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以人为本,二者具有统一性.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缺失的现状.因此,大学教育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的现实途径是变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完善管理体制、评价制度,改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人文精神传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在当今却饱受着一些异化思维的侵扰。大学人文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既是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中的应有之意,又是这一传统得以保存和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文章着眼大学人文精神传统的内涵及其现实发展的困境,提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时代和社会在变,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因地而变.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是在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三个严峻挑战,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通识教育,正是大学维护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一种努力.通识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大学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推行通识教育需要一个全面的策略,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条件,精心设计教与学的关系及其调整办法.  相似文献   

20.
申明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126-128
大学文化特色,是指一所大学中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个性"是为一所大学所独有。其个性通过大学文化空间(校园)、主体(大学人)和内容(以知识和学科、专业为其核心和基础)体现出比较固定的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优良性,体现在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大学价值观念上,则表现为大学的精神文化特色;体现在大学各种教学、行政、学生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组织架构之中,则构成大学的制度文化特色;体现在大学校园建设的硬件设施之上,则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特色;体现在教学、科研、文化、体育等活动之中,则表现为大学活动文化特色。大学文化特色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等各个层面上。最主要的是:独到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独特的校风、学风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优良的制度和制度精神;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师资、学科;与众不同的活动文化传统和活动"品牌";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