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文摘     
教会学生学数学 教会学生学数学,它主要包括:①培养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如教给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课本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转译能力。②教给学习数学的方法。如掌握必要的解题步骤;掌握合理的思考方法;学会使用学具;使学生具有一些数学思想等。③培养学习数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使学生愿学数学、会学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这是可持性学习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会、学懂有关的数学知识,还要激发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想学”、“学会”和“会学”,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施教才能使学生会学数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而会学数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是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学生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的系统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使到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相当的吃力,付出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严重打击学生学数学的信心,导致学生怕学数学,不肯学数学,甚至放弃学数学.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心逐渐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上。通过学习小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不断寻找合适的办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我要学数学",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主动,从而增强了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使学生愿学数学、会学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这是可持性学习不可缺少的.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总是由教师创设好的,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样让学生学习变得被动,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高年级数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题目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启发学生转换思维角度,确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数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主编寄语以及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新课程的特点是:数学是自然的;学数学能提高能力;数学是清楚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教师应有人本理念.数学教学应紧扣数学特点,精心选择数学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随着数学教学过程的展开形成几个高潮,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到"以题激情、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是关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突破口。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切实使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自主探索学数学,合作交流学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过去的教学中只重视传授数学知识,专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忽略了学数学的过程以及其它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些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做题,时间长了,便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的出现,使我们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处处皆数学”,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为了使学生不再"怕学数学应用题"。对此想谈谈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利用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多方训练培养阅读方法;课内外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予论述。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以真正达到学有所得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鼓舞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巨大潜在力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差,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数学"转变成"我要学数学".一、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悬念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并吸引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的、能激起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两极分化,让学生喜欢学数学.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培养起学生爱学数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享受数学,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让学习热情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从而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课的开设应强调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通过“做数学”,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学生由“学数学”到“用数学”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更好地为数学学习服务,为专业学习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学数学难的实际,文章以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为话题,提出了构建有效学习方式,教学生会学数学;重视学习兴趣培养,让学生爱学数学;区别对待,按需施教,让学生能学数学;重视实践,课堂延伸,让学生活学数学;激励评价等教学策略,对改革职业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爱学数学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培智生在学习经历中经过不断练习形成并获得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它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培智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和参与;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