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吕淑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如何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的能力呢?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青春期,是学生基本行为习惯、性格、意志品质等形成的关键阶段,书交法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良方,利用“交流本”发挥作用。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方面:学会运用“计划和优化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会运筹学习时间,学会自我调控学习行为;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方面:让学生充满自信心,学做情绪的主人。学会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不会学习即不会生存。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是学生实现终生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有人也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课程标准也同样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减负增效,提倡学生学会自学。笔者个人认为,要想真正减负增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是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学习要讲究方法,学习数学更是这样。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就会使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而且会终身受益。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教导学生学会知识,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学记》里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菩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首要条件,语文教学中应把帮助学生学会阅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指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重要的是掌握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是指以知识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科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要改变学习的落后的状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一、生物学学习指导的胶念生物学学习指导是指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在学习心理的调整、个性品质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规律的探索、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指出一些重要的、带有规…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终身学习。因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是学校教育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一位教育家指出:“学习是未来人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不善于学习,那你将被时代抛弃。”有人形象地把学会学习比作通往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护照。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这方面作了探索,努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成效。下面是我在“写启事”这一应用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唤起自主学习的欲望 应用文不…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
爱德加富尔在《学习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时代要求。而今,信息技术课堂为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愉悦、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如同添加了催化剂,使学生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1.
文媛 《陕西教育》2008,(6):62-63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丑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圣益的“糟鱼之法”和“点金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为了不让学生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就必须让他们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现时小学生当中,有部分还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去学习的。要改变学生不会学习的状况,教师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覃凤英 《广西教育》2011,(26):17-18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法轻学法,不利于培养学会学习的人。而“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未来世界,学会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它既是打开终身学习之门的钥匙,也是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阿尔文·托尔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研究性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有效途径。本文拟从普通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出发,探究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大量产生。新知识新信息成几何级数增加,被人称为“知识爆炸”的年代。科技发展带来了知识面的扩展与知识量剧增。而学校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在校的学习不可能解决一辈子的知识需要。21世纪要求每个人必须终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适应将来的学习化社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是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自主、高效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中阶段是培养主体意识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人。自主学习会让人终身受益。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并逐渐改变着课堂教学。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8.
吴志敏 《教育探索》2000,(11):44-45
一、学生预习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知识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显然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到他终生够用的知识,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获取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并使之产生迁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第一步,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应该是教育者的使命。在已经跨入 21世纪的今天,这种使命显得尤为神圣。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我校教科所在对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情况所作的问卷调查、召…  相似文献   

19.
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牡丹江市火炬小学校张禹芳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学生怎样学。学生学会了学习,必将终身受益。一般说来,学生掌握学习...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说过:“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向学生渗透:让习惯成为学英语的第一意识。让他们养成听说的习惯,这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我们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让他们养成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点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三年来我们就是坚持这种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