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素材卡片     
泥土与星星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一群马有这么一群马,它们时常以一种怀才不遇的口气叹道:“唉,要是伯乐…  相似文献   

2.
<正>心态让泥土变为星星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陆军基地,每天丈夫都奉命去沙漠演习,她只好一个人留在基地的小铁皮房子里。夏天的沙漠气温很高,即使有仙人掌"庇护",温度也达到华氏125度,让她热得受不了。她身边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并不会说英语,没人陪她谈天,更让她十分寂寞和难过。于是,她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牢中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这两行字永远地留在她心中,也改变了她的生活。塞尔玛读到这封信后,决定要在沙漠中  相似文献   

3.
塞尔玛陪伴丈夫住在一个沙漠上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基地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让人  相似文献   

4.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去学习,她一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即便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是华氏125度。那儿没有人与她聊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  相似文献   

5.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美国一位名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她一个人留守在陆军的铁皮小屋里。天气炎热难耐,她的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他们不懂英语。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父亲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繁星。”  相似文献   

6.
一位名叫塞尔玛的妇女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50多度。  相似文献   

7.
10好习惯之十积极选择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随丈夫去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子,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是摄氏52度。更糟糕的是,后来他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没办法,她只好写信给父母。好不容易盼来了回信,急忙打开一看,塞尔玛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她,也没说叫她赶快回去,上面只有三行字:“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塞尔玛反复看,反复琢…  相似文献   

8.
寻找星星     
一位叫塞尔吗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远方演习后,她独自留在小铁皮房里,炎热难熬,寂寞难耐。当地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都不会说英语,无奈之下,她写信说要回家。父亲回信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了泥土,另一个人却看到了星星。”从此,塞尔  相似文献   

9.
寻找星星     
一位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远方演习后,她独自留在小铁皮房里,炎热难熬,寂寞难耐。当地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都不会说英语,无奈之下,她写信说要回家。父亲回信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相似文献   

10.
快乐的城堡     
卡耐基曾讲过一个故事,塞尔马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近五十摄氏度。没  相似文献   

11.
学习题例有一个名叫塞尔玛的美国年轻妇女,丈夫奉命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塞尔玛孤零零一个人留守在一间像集装箱一样的铁皮小屋里,气候干燥,炎热难耐,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他们不懂英语,无法进行交流。她寂  相似文献   

12.
二战期间,一位住在美国中部的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防在加州一个靠近大沙漠的陆军军事基地里。营区生活条件很差,盛夏酷热难耐,大部分时间的温度都在45摄氏度以上,风整天吹个不停,尘土到处飞扬。一次,她的丈夫奉命到沙漠深处参加大约一个月的军事学习,她一人留在基地的铁皮营房里。周围住的全部都是不懂英语的土著印第安人,没有人陪她谈天,更没有丁点好  相似文献   

13.
快乐城堡     
有位名叫塞尔玛的美国年轻女子随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她孤零零一个人留守在一间集装箱一样的铁皮小屋里,炎热难耐,周围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因为他们不懂英语,也无法进行交流。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父母想离开这鬼地方。  相似文献   

14.
新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战争年代,有个女人到沙漠中的军营去探望丈夫。不久,丈夫被派出差,她一个人被留下了。风不停地刮着,周围是陌生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没有人和她说话。她难过极了,写信向父亲诉说痛苦,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见了烂泥,一个却看见了星星。”从此这两行字铭刻在她心中,使她的整个一生为之改观。写作指导审题立意的关键是把握父亲的回信的含义,“一个看见了烂泥,一个却看见了  相似文献   

15.
乐观与悲观     
“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人看见烂泥,一个人看见星星。”他们之所以留心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不同。一位曾到沙漠的军营里去探望丈夫的军人妻子无法忍受军营枯燥乏味的生活,她父亲曾写给她以上这两句话,她的生活观因之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它道出了一个处世箴言:所有的人,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而乐观地面对生活。乐观是对自身生存能力的自信,其实质是正视现实,采取对策,走出困境,它能使人在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它能使人在困难面前奋勇开拓,跋涉前行。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它…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阅读》2007,(12):62
这是在美国流传的一个著名故事。 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士内心愁云密布,生活于她已是一种煎熬。为什么呢?因为她随丈夫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高达华氏125度;更糟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内心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17.
一位名叫寒尔玛的美国妇女要雇闭塞而落后的她区住一阵。天气热得让人受不了,没有人和她聊天——周围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会说英语。塞尔玛非常难过,给父母写信诉说自己的苦问。不久,她收到了回信,信中只有短短  相似文献   

18.
学者朗布利奇曾经说:“两个人同时向窗外观望,一个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看到了星星。”有一个美国年轻军官接到调动命令,人事令上将他调派到一处接近沙漠边缘的基地。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着他离开舒适的城市前往受苦,但妻子为了证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执意陪同前去。年轻军官只好带着妻子前往,并在驻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找了个木屋将妻子安顿在那里。那个地方夏天酷热难耐,风沙多而且早晚温差变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语,连日常的沟通交流都有问题。过了几个月,妻子实在是无法忍受这样枯燥艰苦的生活,于是写了封信给她的母亲,除了诉说生活的艰苦难熬外,信末还说她准备回繁华的都市生活。她的母亲回了封信跟女儿说“:有两个囚犯,他们住在同一间牢房里,通过同一个窗子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则看到的是星星。”妻子倒不是真的想离开丈夫回都市,原本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接到母亲的信后,她便对自己说“: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来。”从此以后,她改变了生活态度,积极地走进印地安人的生活,学习他们的编织和烧陶技术,并迷上了印地安文化。她还认真地研读了许多关于星象天文的书籍,并运用沙漠地带的天然优势观察星星。几年后,这位妻子出版了几本关于星星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女孩,19岁的时候,曾经和两个读研究生的师兄去敦煌。一天,女孩突发奇想,一个人想进沙漠看看那些奇丽风景。两个师兄多次吓唬她,不许她进沙漠。她借了一个大手电,给俩师兄留了一张纸条,说:"我去沙漠了,我带手电了,你们别担心。"一路上,阳光洒进沙漠,满世界金灿灿的,线条那么柔和而优美。可突然间天就黑了,气温骤降,寒气袭人。女孩用小刀刨、用手扒骆驼刺,扒得十指鲜血淋淋,才扒出一小堆;她又在沙子里扒了一个小坑,用毛巾做引子,终于点着了火。很冷很冷的天,她孤独又饥  相似文献   

20.
我带手电了     
大学的暑假,她和两个师兄去了敦煌莫高窟。他们每天去洞里参观,下午4点景点关闭后,两个师兄就背着摄影包出去采风。只有她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当地夏天的白昼极长,晚上10点仍有自然光。她便打算利用下午时间,去看看向往已久的沙漠,但每次提出来都遭到师兄反对:"你别胡闹了,要去也得哪天早上一起去。"也没人告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