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倾听--让我们的耳朵更灵敏 以集体、小组等形式,灵活利用各种时间,让孩子或坐、或站、或闭上眼睛,欣赏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完后让孩子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好听吗?"你会惊讶于孩子的听力:"这首歌曲是轮唱.""我听到了小提琴、吉他的声音.""好像有几个声部、很好听、很和谐.""这首曲子很优美、很平静.""好像小鹿在奔跑."……  相似文献   

2.
心胸像大海     
有一天,小强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一脸的不高兴,就问他:"小强,你怎么了?""怎么了?小明说话气我呀!我都快受不了啦.""他说你什么了?""他说我个子矮."小强很气愤地说,"虽然我个子很矮,可是我心胸很宽.""你的心胸真的很宽吗?"  相似文献   

3.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滕学教授对"润泽教育"的阐释: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你的课堂富有文化吗?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这一阐释给我们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新境界,那就是让学生学习有幸福感,并因课堂的文化信息,激情澎湃和充满睿智而影响学生,使他们茁壮成长.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旅游,不仅可以启迪智慧,而且可以享受温馨.那如何让学生乐学、喜学并把语文课当成享受呢?  相似文献   

4.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5.
我的烦恼     
正课堂训练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学习三·口语交际"。看一看课本上画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想一想你想不想帮助他解除烦恼?用什么方法帮助他解除烦恼呢?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忆一忆你在家里有烦恼吗?都是一些什么烦恼事呢?在学校或其他地方,还有别的烦恼吗?  相似文献   

6.
爱的细节     
有一次,我在街上走着,天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没有带伞,只好在路边等雨停下来.突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沈老师!"回头一看,是一个小男孩儿,看上去像一年级的学生,但我似乎不认识他.我礼貌地向他点了点头:"你好啊!"我笑着说.他看了看我,问:"老师,您没有带伞吗? 我的给您!"说完,硬是把伞往我手里一塞,转身跑进雨里.我朝他喊:"回来,你会淋湿的."他跑到路对面,向我甩着手说:"老师,您用吧,我家很近的.""你叫什么名字?我好把伞还你啊!"我朝他喊道.但他已经冲进了蒙蒙的雨雾中了.  相似文献   

7.
一、善于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师要是演唱家,要会煽情的语言,来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昂地参与学习;教师要是童话家,要会讲孩子的语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和孩子平等交流;教师要是小品家,要会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活化课堂。我们的课堂上应多一些"我们一起来好吗?""你敢来试一试吗?""你敢和他比吗?""你真了不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英语教学四十多年了。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一九七三年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课。接班开始,我总要向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让他们回答我提出的几个问题:1.你对学习英语的看法是什么?你喜欢学习英语吗?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好英语?2.你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希望?3.你自己掌握了多少单词,多少短语?我让学生将他们的回答用汉语写在纸条上,交给我。这样,我对全班  相似文献   

9.
<正>幸福是什么?如果你上网搜索,你就会发现答案五花八门。幸福真的只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吗?在我看来不是的。我们的幸福处处可见,离我们最近的就应该是课堂教学。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乐学"的课堂,快乐至上;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会学"的课堂,扎实有效;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想学"的课堂,不懈探索。幸福的英语课堂就是让学生享受快乐、享受成功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呼唤精彩的课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语文课堂中,“你真行”“好”“不错”等激励性语言随处可听,“表扬他”“你真棒”再加上有节奏的拍手声比比皆是。公开课前,教师手臂上贴满闪闪发光的金星,课堂上不时来一句“表扬他”,然后忙着在学生脑门上贴一个个“小金星”。表面看来,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懂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似乎学生真的成了课堂上的小主人,但仔细一想,这样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手段,真的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吗?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吗?没有深入引导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表面的、短效的。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一年一度的"书之梦"课本剧比赛开始了.为了能取得好成绩,我又开了一晚上的夜车,为我们班选出了一篇课文并编写了剧本. 第二天,我兴高采烈地走进班里,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并开始琢磨怎样找服装、做道具.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新宇.下课,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和他聊了起来:"你是咱们班的小艺术家,表演起节目来真棒!我想听听你对这次班里演课本剧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2.
案例背景 在郑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研习班进行的"课堂观察"专题培训活动中,听到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小熊购物"一课.课后,我和几个学生进行了闲谈. 我问:"这节课你们都学了什么?学会了吗?"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学了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会了,先算乘再算加嘛.  相似文献   

13.
追梦     
我在海边散步.沙滩上,几个少年在玩沙.我走到一个少年身边,见他正挖一条长沟,便问:"你在挖什么?"希望通道.""通到哪儿?""东海龙宫.""能到达吗?"他眉毛往上一扬,口吻不容怀疑:"只要我不停挖,总有一天会到达的!"我被深深感动了,是啊,只要梦想不泯灭,我们就会跋涉不止.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堂确实比以前上得像模像样了,上得生动活泼了.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表演、画画……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不乏有许多伪善的东西,出现了一些失度、失衡现象.现在不少老师,特别是上公开课的老师,为了课堂上的教学计划和任务,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尽心"导演",使整个课堂师生配合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可谓费尽心机,让你拍手称赞.但是,拍手后往往觉得这样的课似乎缺少些什么?我只想问一句,语文课这样上,你觉得语文味还浓吗?  相似文献   

15.
[情景再现] 在一次组际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在讲授"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刚开课就向学生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面积与面积单位有什么关系……接着,该教师在出示一些物体后,连续向学生发问:这些物体的表面在哪里?他们的表面积相同吗?对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同时,"你同意吗"、"他说对了吗"、"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之类的话语反复出现在课堂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该老师在这堂课中共提出了88个问题,平均一分钟2个.  相似文献   

16.
一、我们在学——专业引领 1.理论的引领:因学生需要而教;做数学是倒过来的. 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展,不必先讲知识再让学生解题,而是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先"做",再总结、整理形成知识,这样的呈现顺序很可能与教科书呈现的顺序不同,用林群院士的研究话说就是:"做数学的过程本来就可能是倒过来的". 2.实践的示范:张老师的三个问题. 那么,这种"因学生需要而教"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的呢?北京市骨干教师张晓华老师的示范课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在"相似形的概念"一课中,她先让学生画和屏幕上给出的正方形形状相同的图形,然后问:"你有顾虑吗?"再让学生画长方形,问:"你有疑问吗?"继而让学生画平行四边形,问:"你有要求吗?"这三个问题唤醒了学生对"形状相同"也就是相似的概念的认识.这堂示范课让我们豁然开朗,似乎明白了"因学生需要而教"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你能像魔术大师一样机智,让课堂充满神奇吗?你能像相声演员一样幽默,让课堂上欢乐流溢吗?你的教学,能够做到激情澎湃,一泻千里吗?你的教学,能够做到淳朴恬淡,本色天然?也就是说,你的教学语言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与艺术的吸引力吗?要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在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艺术魅力上狠下功夫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开辟提高教师语言魅力的新途径不妨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教育。著名的日本教育家佐滕学教授说: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你的课堂富有文化吗?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教授的阐释给我们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的境界,那就是: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并因  相似文献   

19.
<正>一直以来,尤其是公开课,教师把课堂设计得精彩纷呈,有chant,有歌曲,有游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细细品味,内容在哪里?学生在思考什么?你教会了学生什么?你课堂的有效性在哪里?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既能使学生习得知识,又能体会成功感的课堂?值得教师深入思考,摈弃那种花哨无序的课堂,返璞归真,让课堂回归语言。但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确存在很多让人思考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重难点没有突破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常常听到有学生这样抱怨:学数学有什么用?难道我上街去买个菜也要用函数吗?面对这样的提问,你或许哑然,或是有些"无理"地回答:因为高考要考.那么这显然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也许你的学生仍旧去学数学,但他还是兴趣不足,自然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数学.刚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数学系的新生报到处赫然地矗立着一块标牌:数学,让人变聪明的学科.到底怎样的数学可以让学生"变聪明"?而我们教给学生的数学究竟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