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从兴趣出发     
经典诗文言简意赅,易读易背但并非很好理解。因此,通过课内课外组织丰富的活动、竞赛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开展经典诵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学校,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通过活泼有趣的活动,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学生可以轻读、朗读,可以师生配读,也可以男女生对读,  相似文献   

2.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选诵读材料;利用各种途径,激发诵读兴趣;引导学以致用,增进诵读功效。力求将经典诵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人文教育以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等,如同璀璨的星星,光耀  相似文献   

4.
经典诗文是被普遍传诵的文章,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校成立了"颂歌中华经典,丰厚书香内涵"课题组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课前诵读,揭示课题,简介背景、诗人,过音关,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展读诗文。这八步教学法将指导今后老师的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5.
泱泱中华,闪耀着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其中,经典诗文,便是最耀眼的一颗。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瑰丽诗篇浩如烟海。不管是隽永、典雅,还是婉约、豪放的诗文,都会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我知道,每一次的诵读,我们的心灵都能得到一次升华,人格也能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在文中,我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体验,阐述了"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诵读,可以营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经典诵读,可以演绎写作情怀等。也希望并借此来唤起广大灵魂工程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经典诗文是祖国优秀文化的代表,学生有必要进行经典诵读。以故事激兴趣,师生共同诵读,以"改写"促"感悟",以"课内"带"课外",由此,学生爱上了经典诵读。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如何结合学校主题活动,从语文的小课堂迈向校园生活的大课堂,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1.捕捉契机,训练读。学校举办"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系列活动,六年级学生进行美文诵读比赛。作为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我不认为开展活动会耽误学生的语文  相似文献   

8.
我校自1997年开始诵读古诗文.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学校领导从各个角度培养师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努力为其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与空间,完善各项措施,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9.
<正>一、身教感染,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让学生对经典古诗文感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有丰厚的诗文底蕴,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浓厚诗文气息的课堂,时时刻刻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如,我把诵读古诗文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要所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吸收国学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学生在学前对国学经典接触较少,而且古诗文意思难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缺少一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把诵读经典当作一件乐事,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作用.我们应当督促学生加强诵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第二届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研讨会"上,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匠心独具地以"板书"为引子,让学生"在读中辩,在辩中读"的教学过程中,对文本逐步理解、逐步体悟、逐步熟读成诵,赢得听课老师的  相似文献   

13.
配合新教学大纲指定的由百名专家推荐的<中华经典诵读>,是一本适合小学生读记的好书.我们不能束之高阁,应该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习教育,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让儿童一生受益。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实施"激发兴趣—导之以法—引导背诵—课外摘录—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加强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熏染学生的文明素养是社会文明发展、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是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从营造书香环境、开发诵读课、搭建实践平台、形成多元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经典诗文虚拟"诵读驿站",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包含听、赏、读、练、演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唤起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热情,借助教育评价的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管理等作用,我们采用了每周一反馈、每月一评价、每学期一总结的形式,不断激励、维护学生的诵读兴趣.同时,我们认识到孩子的诵读兴趣,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呵护.提倡了素子同读经典,养成睡前共读的习惯,亲子共享诵读喜悦,督促经典诵读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习总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古代经典诗文的读写链接,引领学生绵延亘古文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与骄傲。一、涵泳经典潜滋暗长待薄发诵读古文,满口留香。古诗文要读得充分,读得好玩,要注重孩子的兴趣情感培养和个人体悟的交流,淡化古诗文的表达技巧及其内涵的深度挖掘,通过生动有趣的诵读、文化熏染的赏读、活泼带劲的赛读,让孩子爱上古诗文,走近古诗文,乃至敢于自创古体诗文。  相似文献   

18.
正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塑造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200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通顺街小学确定以"诵读古诗文,学做儒雅人"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开展诵读工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也为推进国学特色教育,提升办学品质,我们把经典诵读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相结合,把经典诵读与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把经典诵读与培养学生特长相结合,在师生中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班级浓厚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1.1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国学经典原文,就连有些老师读起来都会望而却步,更何况是我们七  相似文献   

20.
古文经典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经典诵读中如何提高学生诵读效果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诵经典、塑人格"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任务,古文经典诵读是学校语文教学中严肃而又生动的重要一环,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感以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