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上课铃响,我进行简短的开场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神奇的鸟岛》,请大家打开书,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描写鸟岛鸟多的。请同学们拿起笔,一边看,一边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一写你的体会。”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认真地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9页,齐读课题《床头上的标签》。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3.
小学中年级学生往往把考试的“试”写成“试”,虽千叮万嘱,斜钩上不要加一撇,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偏要加一撇,这次期中试卷上,又有几人将考试写成“考试”了。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吗?第二天,我夹着一叠试卷进了教室,进行试卷分析。讲到第一大题时我故作惊讶地说:昨天考试的时候有几位同学偷偷地将“兵器”夹带在试卷里了。同学们大惑不解,一双双惊奇的眼睛你瞧瞧我,我看看你。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戈”字,说:“同学们认识它吗?不认识的话请字典帮忙。”大家兴趣大增,马上打开字典急于想知识这字读什么,是…  相似文献   

4.
(一) “同学们,课间我听四年级一班的两位同学在争论鲸是不是鱼。一位说是,一位说不是,二人争得面红耳赤。”说到这里,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鲸”字。然后接着说,“请大家打开书,认真把《鲸》这一课读一读。读过后,评一评,谁说得对,理由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殷美芳 《成才之路》2011,(27):30-31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第二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2010级计算机(1)班的语文成绩不太理想,特别是题型为选择题的一卷得分率很低,我课前喊来了课代表,要求他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对照。课上,我请同学对照答案讲原因,不清楚的我再讲。  相似文献   

6.
张青云 《师道》2004,(4):31-31
几年前的愚人节,下午第一节是我的课。预备铃声还未落,我就出现在教室门口。只见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高声齐唱着生日歌,脸上荡漾着快乐兴奋的笑容。怎么回事?今天没有人过生日呀?我疑惑地看看黑板,只见黑板上赫然写着一排大大的字:“祝张老师生日快乐!越长越帅——帅得像个大蟋  相似文献   

7.
我校五、六年级的信息课已经开课两年了,第一年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学习网络这部分内容时,只限于“纸上谈兵”,在黑板上讲讲而已,并不是人人都能实际操作。第二年,我们的学生机都安装了模拟Internet系统,这下学生们可以大显身手了。 在学习六年级第一单元第四课《网上“邮局”》一课时,如何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上课时,我们师生都很兴奋。我耐心地边讲解边演示了模拟网上邮局的进入以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发送电子邮件以及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我自认为自己讲得清楚明白,同学们也高兴地表示学会了。于是,同学们就上机操作起来。我在同学们当中不停  相似文献   

8.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评点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小摄影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边板书课题。边提示)“摄”是个生宇,“影”字的笔画也较多,要注意它们的笔顺和笔画变化。(书写完)我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怎样才能记住并写好这两个字? 生;“摄”字是左右结构,“提手旁儿”加“聂耳”的“聂”。 生:“影”字是景色的“景”加“三撇儿”。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认识的方法也很好。怎样把它们写好呢? 生:我认为写“摄”宇右旁的“聂”时,应注意上面的两个“耳”要写得稍扁一些,下面的“双”左边“又”的那一“捺”要变成“点”。 师:你上来在黑板上写给大家看看,好吗?请同学们也练习写一写。(走到同学们中间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相似文献   

10.
刘健 《教书育人》2005,(10):45-45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道研读《詹天佑》。30多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距离下课只有七八分钟了,大多数学生已经被詹天佑的伟大人格所打动,于是我引导他们:“同学们,《詹天佑》这篇课文就读到这儿,请在詹天佑爷爷的画像下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你此时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检查、夯实基础(一)听写生字新词。师 :上一节课 ,同学们自学了《春联》这一课 ,还记得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吗?说说看。生 :(1)学会生字 ;(2)熟读课文 ;(3)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评析 :积累学法 ,学会学习。)师 :谁想上来在黑板上写生字词呢?我们只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 ,自己来吧 ,不用举手。师 :没有上来的同学也有展示的机会 ,请打开你们的听写本。师 :请记住 ,提笔即是练字时 ,字一要写得———(正确) ,二要写得———(漂亮)。师 :准备好了吗?开始!(描绘、祥和、展览、奥妙、春回大地)师 :请同学们对照书后的田字格自我评价 ,…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当教授一篇新课的时候,我通常在黑板上最显眼的位置大大地写上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面对课题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自己心中想知道的问题。例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检阅》一课,学生面对课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检阅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3.
周一上午在高一(3)班上"对数的运算性质"一课,这个班是艺术班,数学底子差些,但这堂课不难,十五六岁的学生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学开始时进行得还算顺畅。"请同学们从三个公式中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证明,一会儿我找同学来做。"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开始尝试,第一个"积的对数公式",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很顺利地给出了证明。第二个公式,我找了一个各科成绩都不错的女生来阐述自己的思路,可不知为什么,今天的她  相似文献   

14.
我的自画像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相似文献   

15.
我的自画像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相似文献   

16.
王玉强 《山东教育》2012,(29):47-49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上一节作文课——如何把别人的材料转化成自己的作文材料(板书)。我先问问,你平时在写作文的时候是怎么把别人的材料转化成自己的作文材料的?生:运用事例师:好,这节课我来教同学们一种转化的方法。请同学们读读我写的一首诗《好一位韩文公》,大家读一读:好一位韩文公,你还在践行道的承诺《论佛骨表》啊,你是用区区生命,完成了一次道德的薪火递接;退鳄鱼,风中那座功德碑,  相似文献   

17.
师:戴嵩在短时间内就画好了《斗牛图》(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贴图),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同学们,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夸赞戴嵩,请你找到以后,学着他的样儿夸一夸。(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各自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举起了小手)生1:一位商人看了,是这样称赞的:“画得太像了,画得太  相似文献   

18.
我是女生     
语文园地三习作要求: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你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相似文献   

19.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女孩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