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2005年《中国档案》杂志开辟的“档案珍藏”栏目,相继介绍了青海省档案馆珍藏的“金书铁券”、辽宁丹东市档案馆的“屈辱的契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孙中山等人题赠戴季陶书法”、北京市档案馆的“女子情杀案”、海军档案馆的“徐建寅奏折”等,其背后映射的历史与文化,多为我们所不了解,或者我们只知道个梗概,没有形成生动、具体的印象。几期杂志连缀起来,就是一次小型的珍档展览,或者一出历史连续剧。随着档案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的出场,记忆被唤醒了,历史也生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4,(Z2):31-32
<正>区县档案历来是地方历史变迁的见证,是一部生动细致的教科书。办好地方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的基本保证。这里所讲的提升区县馆藏品质,是指:档案馆所珍藏的档案,应逐步趋于优化,使档案馆藏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并通过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服务。因此,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提升馆藏品质"的讨论,就不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档案馆特藏档案陈列室始建于2004年,共展出了270余件珍贵档案.并配有30多张历史照片作为背景资料.特藏档案陈列内容共分为“山水圣人“、 “清代珍藏“、 “民国卷帙“等八个部分.特藏档案陈列室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封小平 《浙江档案》2006,(12):31-31
一份珍藏于浙江省档案馆民国档案之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全宗中的褚辅成手迹,引发了我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是否应搞历史研究之讨论,至《档案学研究》1991年第1期宣布暂止才降下了帷幕.这场讨论,是80年代档案界颇有影响的讨论之一.一篇文章引出一场大讨论.早在1987年,《档案》杂志第5期就刊登了四川大学档案系教师刘文杰所撰写的《论我国档案馆搞历史研究与开放历史档案》一文(后简称《刘文》),该文对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作法表示否定,明确指出:“倡言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倾向是不科学的.”一语惊人,此文很快引起了反响,如《档案》杂志1988年第3期就有两篇与《刘文》商榷的文章,一篇是纪凤辉的《试  相似文献   

6.
<正>金融档案是上海市档案馆的特色馆藏之一。馆内珍藏有3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的档案资料,覆盖面广,类别齐全。单是1949年前的金融机构档案就达7万卷左右,包括中外银行、保险公司、钱庄、信托公司、交易所等,几乎涵盖了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其种类之全、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在国内绝无仅有。这些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的金融档案以其清晰的历史脉络,生动展现了近代  相似文献   

7.
<正>在湖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代拟中山先生致赣督电》的档案。该档案形成于1912年10月14日,由近代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钢铁煤联营公司——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孙中山的名义代拟,孙中山亲笔署“孙文”二字,系湖北省档案馆珍藏的唯一孙中山真迹,从而使得这份档案显得尤为珍贵。那么这份档案到底反映了一段怎样的历史呢?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档案史料,终得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一把理想的“钥匙” 珍藏在上海市档案馆的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于2002年3月首批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经典名录》。这批档案的内容包括文献与图片、照片等等。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此情况下,档案无疑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通过它们,可以对沉淀的历史重新钩沉,对纷繁的历史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省档案馆馆藏中珍藏有一幅明朝万历十九年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王关于“拒虏纳马”事给青海地区藏族的申明告示。这一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茶马互市的历史痕迹,反映了茶马贸易制度——“差发马”即“金牌差马”制度的历史概况。由此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明朝时期汉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有无,互为依赖,互为支援,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档案馆敞开大门接纳民间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档案馆近日在档案征集工作上完成了一个大手笔:自治区收藏家刘振雄将自己珍藏多年的3万多件藏品无偿捐献给档案馆,从而弥补了该馆在地方历史与文化收藏品方面的不足,使馆藏数量及质量得到提高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刘振雄先生的这一义举受到呼市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在此之前他已向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档案馆捐赠了价值不菲的历史文献和文物。他的义举也对社会公众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一些市民陆续把自己的藏品捐赠给档案馆。呼市档案馆的征集的这批档案文物文献资料,其年代从清代到上个世纪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档案馆特藏档案陈列室始建于2004年,共展出了270余件珍贵档案.并配有30多张历史照片作为背景资料.特藏档案陈列内容共分为"山水圣人"、 "清代珍藏"、 "民国卷帙"等八个部分.特藏档案陈列室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日,永州市档案局(馆)和冷水滩区梅湾小学共同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知我永州、爱我永州、从小做起”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共接待师生400多人。永州市档案馆珍藏有近百年来永州各行各业的原始资料,是永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最直观、最真实、最生动的载体。市档案局(馆)利用馆藏资源开辟有“永州发展历程珍藏展”、“永州历史特藏展”、“永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等多处直观丰富的展览场地,利用图片、实物、声像等进行展示。这次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永州的过去和现在,又激发了学生们热爱永州的情怀,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永州的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今年 7月 ,我作为香港档案学会与香港历史档案馆主办的“上海档案同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交流班”的一员 ,对香港档案界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参观和考察交流 ,收获良多 ,兹择其一二介绍如下。一、香港历史档案馆的馆藏香港历史档案馆成立于 1972年 7月 2 4日 ,作为香港“社会遗产的最终保存者”,其基本功能是作为香港政府集中储存具有永久价值的档案的地方。经过多年努力 ,它收藏了包括各种载体在内的档案藏品达 70万案卷、九千多长度米 (直线米 ) (一长度米等于五千张纸的厚度 )。这些档案分为八百多个类别 ,来自三百多个政府部门或单位、民…  相似文献   

14.
杨安荣 《档案时空》2017,(12):10-11
1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增长,开办档案展览、设立档案信息查询窗口、建设档案查询门户网站、定期开放档案和电子全文信息等各种档案利用方式走入公众视野.其中,档案展览是为了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专题,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内所保存档案的内容、成分的一种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档案宣传工作方式.档案展览以其直观、生动、贴近受众等特点,成为“五位一体”档案馆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一、废纸堆里的“剥削账”正宁县档案馆保存的两卷“燕翼堂”契约、账簿,时间跨度大,历史久远,而且内容连续、完整,成为馆藏珍品,倍受重视。鲜为人知的是这两卷“燕翼堂”契约、账簿由“废纸”变为“珍藏”的经历。那是1987年,我在正宁县档案馆工作,当时我还是从事档案工作不久的一名新兵,有一次到正宁县永和乡接收到期档案、清理鉴定待销毁的积存文件时,发现有两本题名为“燕翼堂剥削账”的案卷。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公共档案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基础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档案馆”已成为档案学界的热词,传统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已被越来越多的档案工作者所认同。今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周彬 《档案学研究》1991,5(1):65-67
开展“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的专题讨论,不但有深刻的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档案馆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地方档案馆的一名编研人员,我不揣浅陋,发表两点不同意见。 一、市(地)、县档案馆不应打入 历史研究的“另册” 在讨论中,一部分意见认为,专门收藏历史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和馆藏比较丰富的省市)级档案馆开展历史研究是天经地义的。而市(地)、县档案馆是否也要研究历史,则另当别论,似乎无此必要。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不可否认,从市(地)、县档案馆的馆藏情况来看,所收藏的大部分是建国以来的档案。但我们不能以此就认定市(地)、县档案馆用不着开展一定的历史研究了。因为历史是发展的,建国初期的档案距今已有三四十年了,就是现在形成的现行档案,上百年后也将转化为历史档案。更何况,多数市(地)、县档案馆都或多或少地收藏一些历史档案,在管理、开发这部分档案的过程中,就必然地要进行一些有关的地方史研究。另外,综合性档案馆应该研究历史,一些专业性档案馆就不需要研究历史吗?以城建档案馆为例,在开展城建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档案馆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编辑的,《1912—1928年天津商会档案汇编》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为《1903—1911年天津商会档案汇编》的续编。收录了天津市档案馆珍藏的,北洋时期天津商会和北京、上海、汉口、直隶及东北等地的商会、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等相关的4500余卷档案中精选的5000余件重要档案。此外,还利用档案编制了大量的统计图表。全书总计400万字,精装4册。  相似文献   

19.
档案馆(注:我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地方各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是一个地方或者一定区域集中收藏史料的特定机构。既然是收藏史料,那么,作为收藏者或者保管者就得对所藏史料有所了解,这是起码的要求,就像博物馆收藏文物要懂得识“物”一样;既然是特定机构,那么,占据着“史料基地与各方面利用中心”之便,其本身也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上,我国的档案机构,保管与研究(史料)往往是集于一体的,所以,才会造就像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等那样的史学家。今天的情况或许有些不同,分工各有侧重,但本质并没有改变。前苏共中央档案馆就被现在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从档案看三十年代"新国民党"在上海的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1998年末在上海市档案馆查找与李晓生有关的档案时,有重要的发现.李晓生所遗的档案中有1935年初蒋介石、胡汉民、王宠惠等人往来函电稿七件,已由《档案与历史》杂志1987年第2期以《1935年蒋介石与胡汉民等来往函电一组》为题刊出,为学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