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012年全国高考共命制了17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1道,新材料作文16道。17道文题可谓既"统一着装",又"仪态万方"。为帮助广大考生探究命题规律,备战来年高考,现对17道文题作如下三维透视:一、题型:主打新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17道文题中,有16道采用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与2011年高考的9道/17道的比例相比,今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作文中的权重已不仅仅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7,(10)
提起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疼。从中考作文在中考中的特殊地位来说,作文的立意无疑关系到整个中考的成败,中考作文最怕内容撞车。想想看,面对成千上万篇作文,阅卷老师满眼看到的都是同样内容的文章,会有阅读的兴趣吗?会给你打高分吗?因此作文竞争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就落在立意上。谁的文章立意好、立意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中考作文题可以说异彩纷呈,内容无不突出对自我生活与美好情感的关注,命题风格日趋成熟,且逐渐与高考接轨。聚焦北京、上海、山西等20多个省市的68道中考作文题,四大特点最为分明:一、考题格局有变化前几年虽然也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四足鼎立”的格局,但各自所占比重相差甚远。前三种题型不多,而话题作文则凭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格局在2004年开始有了明显改变。透过这68道作文题,我们会看到三大变化:一是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共19道,约占28%,且命题形式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4.
中考在即。自1998年高考出现话题作文考题,2000年开始,全国不少省市中考也随之出现话题作文考题。由于话题作文让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自己确定内容和形式(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由学生自由选  相似文献   

5.
中考在即。自1998年高考出现话题作文考题, 2000年开始,全国不少省市中考也随之出现话题作文考题。由于话题作文让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自己确定内容和形式(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由学生自由选  相似文献   

6.
<正>【主题导语】在高考中,记叙文写作如何亮人眼眸、脱颖而出?立意胜人一筹是关键之所在。2017年高考共9套作文题,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可以说这几年高考,材料作文"一枝独秀"。而高考作文具有明显的选拔功能,面对数以十几万计的考生,要让考生人人都有话说,都有内容可写,因此,材料作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这样,作文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三分之一以上,所谓得作文者得语文。笔者在教学一线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写作漏洞相当多,有些还是非常明显的"硬伤",导致失分惨重。本文根据学生写作中突显出的问题,谈一谈高考考场作文的技能。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要具有四大"亮点":深刻的立意、丰富的内容、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深刻的立意指作文立意要有现实教育意义。古人云"文以载道",高考阅卷评分当然重视有时代精神的立意,重视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文章,重视理性地辩证地  相似文献   

8.
成语"拨云见日"的意思是拨开乌云见到青天,常用来比喻消除困惑疑团,心里顿时明白。这里借用到材料作文审题上是说"审题"时也要"拨开云雾",才能见到作文立意这个"天日",而"拨开云雾"的基本方法就是"抓关键词"。紧抓关键词是准确审题立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却暗藏玄机。在高考中,考生往往对作为"文眼"的关键词把握不全面或理解过于单一、表面化等,以致立意上出现偏差。纵观2014年18道高考材料作文题,大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12)
作文一直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中考作文要想得高分,立意是关键。如何让思维开阔、深入,让立意异彩纷呈、熠熠生辉呢?笔者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得出作文立意有四个讲究,也就是四个字:阔、深、新、精。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考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成了一种时尚,给考生张扬个性和才情提供了舞台。但一些考生却任意而为,误闯"红灯",乱踩底线,导致立意失误的问题层出不穷。那么,中考作文出现立意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又应该怎样避免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的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里,材料作文渐成趋势,而审题立意作为决定材料作文优劣成败的第一步,就成为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中心思想,构思、选材才有凭据,否则"言愈多而理愈乱"。作文要"道人之所未道,道人之所不能道",这说明作文不但要立意,而且要立与众不同的意,即立意要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中考是验收和选拔的综合考试。中考作文多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均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至关重要。总的说来立意主要依从以下原则:高远,深刻,新颖,简约。一、高远:只缘身在最高层考场作文,做到立意正确是前提,但仅仅正确还远远不够,还要尽可能地追求立意高远、大气磅礴。正如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因为能较真实地考出考生的作文水平: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联想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语文综合能力,所以被全国越来越多的命题点所采用,成为中考、高考的主流作文题型,因此,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审题、立意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这方面摸索了一些方法,下面试举四例来谈谈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15.
<正>审题立意是考生写作高考作文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关卡,要求考生对题目进行具体、全面分析,准确把握题目的写作方向和要求,考查学生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辨能力。新课标背景下,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以新材料作文为主,思辨性越来越强。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审题立意这道关卡?本文以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真题为例,介绍了三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一、因果推断法高考语文考纲在作文发展等级一条明确要求,学生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  相似文献   

16.
新的教学大纲颁布和实施后,高考和中考的作文命题大多倾向于话题作文,这实际上是更好地考查学生"生活观察能力、联想创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的一个平台。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不限制取材范围、立意取向和表达方式(即体裁)而写出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准确把握审题拟题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靳亮 《职业技术》2016,(4):93-94
作文历来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高考的成败。面对高考作文阅卷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情,进行高三作文复习很有必要。作文复习的内容多,笔者重点介绍作文立意创新的一种方法——"大题小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高考的作文命题走进了“材料话题式”时代,话题作文以其“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立意构思的创新性”,愈来愈博得师生的青睐。但是,从中考、高考阅卷组披露的信息来看,考生的话题作文明显存在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邓福赖 《考试周刊》2014,(32):60-60
新材料作文的题型在高考中已经是主流。在作文评改中,作文得分在立意上的要求有"基本符合题意"和"最佳立意"之分。本文从"抓住主要对象"、"析异求同"、"突破关键句,抓住情感的倾向句子"等角度,对如何在审题中确立"最佳立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11)
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的研究是高考的新动向。而2006年有很多考生就因为立意不准或浅薄造成失分。鉴于此,我们在组织上课时,就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1.明确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2.明确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思路,学会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