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语》中直接涉及语言和文学的语词、语句以及引述、论说诗乐舞、《尚书》、《周易》等材料反映了《论语》的语言观和文学观。《论语》对语言与人的关系高度关注,提出了语言使用的原则及功能。《论语》的文学观则是书面表达意义上的文学观、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观和美善合一的文学观。《论语》中所蕴含的孔子或孔门语言观和文学观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英姿 《现代语文》2009,(9):144-145
本文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两部巨著从作者、主人公、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在书面文学的萌发和诞生、古代文学的体裁和创作技巧、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文学》一门,以言说轶事这种独特精省的方式,展现了中古时期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斐然的成就。首先《文学》篇中呈现出两个时序系统,即"学"系统和"文"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新的"文学"观念。其次《文学》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反对芜杂不裁,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重声律等思想。这些文学观在文学品评方面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西方读者中享有盛誉的奇幻文学代表作,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在英美学术界的遭遇堪称曲折。50年来,英美学术界对托尔金及《魔戒》的认识和接受经历了由最初的褒贬不一到当前的备受推崇的过程。《魔戒》研究的兴起推动并引领了奇幻文学研究热潮,促使学者们重新思考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定义,重新评估神话、传奇等奇幻体裁的文学价值,从而开拓了奇幻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王国喜 《天中学刊》2011,26(3):87-90
作为在西方读者中享有盛誉的奇幻文学代表作,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在英美学术界的遭遇堪称曲折。50年来,英美学术界对托尔金及《魔戒》的认识和接受经历了由最初的褒贬不一到当前的备受推崇的过程。《魔戒》研究的兴起推动并引领了奇幻文学研究热潮,促使学者们重新思考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定义,重新评估神话、传奇等奇幻体裁的文学价值,从而开拓了奇幻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文学》一门,以言说轶事这种独特精省的方式,展现了中古时期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斐然的成就。首先《文学》篇中呈现出两个时序系统,即“学”系统和“文”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新的“文学”观念。其次《文学》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反对芜杂不裁,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重声律等思想。这些文学现在文学品评方面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云南民族大学、昭通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文学与昭通"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27日至30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澳门大学及山东大学等高校和《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民族文学研究》等文学期刊的60多位专家学者、编辑及部分昭通作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昭通作家作品进行了多元剖析,也对昭通文学现象所关涉的文学教育理念、地域文学生态和昭通文学创作前进的方向等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丽 《文教资料》2012,(19):1-3
作为我国抒情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在后世文学发展中在历代知识分子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文主要探讨《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在抒情着眼点、情感内容、抒情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在这些异同层面上对后世悼亡诗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作家朗确,近十年来,先后在《民族文学》、《大西南文学》、《滇池》和《版纳》等杂志报刊发表了二十余篇小说,引起省内外的关注。朗确是哈尼族书面文学的第一代作家。他的小说,不仅开拓和繁荣了哈尼族文学,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在朗确已发表的作品中,艺术上、思想上比较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文人论屈原与楚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训解、音义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文人在屈原思想行为的评价、《楚辞》文学特征和文学意义的探索上,也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构成了该时期《楚辞》研究的重要内容。寻其大端,一方面是继承汉代《楚辞》评论,另一方面又在新的文化思想背景下有了新的发挥,如对《楚辞》文学特征、《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多有创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尚书》是史传文学发韧之作。从记言之《尚书》,历《国语》等至《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流变过程中,《国语·晋语》借鉴《尚书》等史传作品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法,在记言、叙事、写人、结构文章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是史传文学发展的新高度,并为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最近,《文学評論》、《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等报刊,对欧阳山的长篇小說《三家巷》和《苦斗》提出批評討論。周炳不是革命者的形象《文学評論》第二期发表了蔡葵的《周炳形象及其它》一文,认  相似文献   

13.
张景荣 《教书育人》2010,(5):106-107
小岛信夫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岐阜县出身的小岛从高中时代起就酷爱文学,于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期间曾与冈本谦次郎等人创办杂志《崖》,并相继发表了《往返》《公园》等作品,初步展露了自己的文学才华。自1948年发表《火车之内》以来,他还发表了《燕京大学部队》《步枪》《美国学校》《拥抱家人》等作品,并在90岁高龄之际推出了最后的力作《残光》。  相似文献   

14.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文艺实践规范和法则,在这些规范和法则中包含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虚构性、文学审美的情感性等文学特质的核心问题。这些规范和法则的确立成为后人对文学进一步概念化和理论化的依据,成为后人理论灵感的基石和铺垫。  相似文献   

15.
"情"本论是《文心雕龙》文论的重要内容,贯穿全书之始终。"不离辞情"、"文辞尽情"的"情"本论不仅来自于对文学本源问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情感与文学构思、文学风格、文学风骨和文学发展等文学创作问题的关键论断。刘勰从文学构思、文学风格、文学风骨等多维度出发,形成了《文心雕龙》"情"本创作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清代山东《诗经》研究丰富了清代诗经学。音韵学方面,孔广森提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阴阳对转理论,牟应震在论古韵的性质、通转、分部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精到的见解。解经方式方面,牟应震、牟庭及郝懿行夫妇等对《诗》旨的解读不拘泥于毛、郑之争,摆脱汉儒和宋儒的窠臼,基本抛开《诗序》《毛传》《郑笺》故说,立足于文本推求《诗经》大义。牛运震、王照圆等则立足《诗经》文学本位,对《诗经》进行文学评点。《诗经柄歌》和《毛诗集解训蒙》是清代山东地区训蒙之作的代表,体现了山东地区对《诗经》教育和普及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填空题1) 1917年1月和2月,以《》杂志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文学的开端。2 )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接连发表了《》、《》、《药》等小说和一系列杂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3) 2 0年代,随着和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成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4 ) 2 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方面,以《凤凰涅般木》为代表的郭沫若的《》,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以胡适《》为代…  相似文献   

18.
为《史记》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司马迁高尚的人格所激励,近三十年来肖振宇教授在《史记》研究中默默耕耘.其研究主要着眼文学本体视角,内容涉及《史记》叙事策略、写作艺术、民俗文学研究、人物评判,以及司马迁的思想和人格,《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前,曾在《新青年》和《甲寅》上发表过短篇小说译作。胡适早年的文学翻译活动体现了借助翻译来改进中国文学的设想。民国初年黄远庸、陈独秀等人也有类似的思路,但文学翻译在当时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当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在《新青年》上引发了白话文学运动之后,外国文学的翻译才真正地被转化为创造新文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圣经》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对西方宗教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意义,针对《圣经》中的具体内容准确分析西方文学历史的发展状况,从而提高人们对英美文学的理解和认识,为英美文学的进一步创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