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前,政府和社会各行业开始应用拼接屏信息发布需求,在安全生产监控、旅游指挥调度、智能交通管理、平安城市指挥等领域都呈现出显示控制系统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前景。LFD三星大屏无论从组织、技术、管理上,还是在监控和信息发布方面有力促进了行业信息化的持续、稳定、节能和环保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客户端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成为用户最大的信息入口,传统的阅读方式让位于屏读.听书成为一种摆脱时间、空间限制,获取知识的便捷方式,有声书成为如同音乐一样的伴随品.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有声书起步早,市场规模庞大.我国的有声书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丰富了图书的版权形态、重绘了图书的市场版图、重构了图书的生产机制并重新定义了用户.在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巨无霸式的聚合音频平台、有声书平台与专业型有声书平台将共生并存,达到动态平衡,有声书在内容生产方面将走向专业、独立,盈利模式将更加多元,精准推送是黏住用户的重要手段,但精准、细分的类目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快节奏发展的社会压缩了系统化阅读时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汲取知识的需求,不得不利用通勤、等候等碎片化时间来获取各类信息,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常见状态。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各类资讯,这也正适合了如今人们的阅读现状。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客户端的崛起,更催生了竖屏影像的碎片式浏览。竖屏与短视频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单手操作的简单需求,同时以其独特的审美效果,更强的交互性,更生活化的叙事,在碎片化阅读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如今,竖屏影像借助短视频与碎片化阅读的发展风口,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未来,竖屏影像或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0):42-45
移动互联网已经打通了电视、PC、移动终端的屏幕壁垒,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接触形态和内容消费习惯,"第二屏"正成为电视观看的新体验。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电视媒体必须冷静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合理的"第二屏"设计才能在新的媒体生态中稳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广播电视是目前需要践行的主要课题。中国网络电视台通过发展传统电视以外的播出渠道,已初步构建起"一云多屏"的新型传播体系,并进一步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互动性,实现了手机屏与电视屏的双屏互动。未来,中国互联网电视将努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观看服务和多元化的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拓宽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松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9(6):439-440,44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交通流量增长的需要,必须进行拓宽。目前普遍采用的拼接式拓宽方案虽然具有一些优点,但也有一些局限性。文章在提出分离式拓宽方案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拓宽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这两种方案比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逐步涉足视频新闻制作领域,使得新闻视频节目报道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通过对传媒业演播室报道方式的分析,结合新华社演播室的技术实现,对大屏幕展示系统、触控点屏和虚拟演播室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探讨了直播业务流程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下,跨屏互动已经成为传统电视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本文从电视观看体验角度出发,对跨屏互动时代下电视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基于服务与内容的跨屏互动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升电视消费者体验性,增强电视吸引力与粘着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电视台自制节目、自购节目难以应对央视、省级卫视节目的落地挤压和新媒体、自媒体的强力冲击,品牌广告流失、广告增长困难。只有节目+广告单一收入模式,单一家庭电视屏,创收陷入瓶颈。城市电视台联合同城其他媒介共同运营,使广告客户利益最大化,各媒介增加新的收入途径,更重要的是将促进电视台节目、经营和体制、机制加快改革。"联屏运营"有望突破城市电视台创收瓶颈。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加宽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逐年增加,而路基拼接是扩建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合宁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中的路基拼接为例,分析在扩建中的一些问题并研究其解决方法,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向前 《新闻世界》2014,(9):71-72
在综艺节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省级卫视的跨屏营销推广成为常态。去年以来,安徽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超级演说家》的原创节目,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影响。节目的成功引发线上线下多屏共振,除了节目模式的差异化、节目制作精良等原因,与独具特色的节目跨屏整合宣传推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桑瑛 《出版广角》2015,(13):34-35
"一云多屏"是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云多屏"是指将媒介发布的内容整合到云端,通过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等不同的屏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赢得受众.在传统报纸受众流失严重的当下,"一云多屏"的理念对于传统报纸进行媒介的选择与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云多屏"理念为切入点,结合报业自身优势,分析传统报业转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节目制作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演播室对其信息呈现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背景板以及后来的虚拟背景已经不能满足节目制作的需求。大屏系统具有输入多元化、显示多样化、结构灵活、使用高效的特点,能很好地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和信息量。为了满足我台节目直播化,多元化的要求,在这次全媒体演播室建设中也引入了演播室大屏系统。本文主要从结构和功能上介绍了盐城电视台全媒体演播室大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廊坊日报社引进屏联网项目、创办廊坊云报,实施党报覆盖工程,助力党委、政府政务信息传播,开启了党报精准传播的有益探索之路.廊坊日报社屏联网项目属于"数字出版"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交叉创新,即以大屏为主要内容载体,将植入智能手机的"廊坊云报"进行联网,利用互联网将具有画面优势的大屏与具有互动优势的手机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空地协同"的立体传媒网络,称为"屏联端、屏联网".  相似文献   

15.
王蕾 《东南传播》2016,(11):59-60
数字化网络化时期,广播信号监测在大屏的显示尤为重要,本文以安徽广播总控新系统建设为背景,阐述了大屏显示的方案选择、建筑设计、监测信息、内容设计、技术架构,介绍了安徽台在大屏设计中的创新点,并展示最终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基于FBG构成的FP腔结构,采用1024点FFT和窄线宽波长可调谐激光器,测量精度可达10.7MHz,理论上FFT点数越多,精度可低于1MHz。  相似文献   

17.
碎片化时代,智能手机、移动网络技术的完善及相关费用的下调刺激着手机用户对短视频需求量的激增。在短视频行业高速发展的风口,有一个新动向值得被重视——倒置了传统宽屏格式宽高比的竖屏格式逐渐兴起,手机短视频正在步入竖屏时代。本文从竖屏格式的优势、争议及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三部分进行分析,认为竖屏格式能为手机用户提供更佳观看体验,是短视频行业值得推进的新格式。  相似文献   

18.
伴随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显示技术在信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有望成为现代化信息交流的新型必备工具。显示技术发展到今天,背投(DLP)、等离子(PDP)、液晶(LCD)的相续推出,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显示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传统媒体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要进一步促进媒体融合.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电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分析了新闻电视VS新媒体大小屏互动播出的效果,为媒体融合提供更多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魏佳 《传媒》2018,(3):69-71
"屏"媒的演变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到现在互联网世界中的电脑、手机等,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屏"媒的性质产生变化,信息的无限量使得大众的"屏"阅读方式呈现出交互式阅读、移动式阅读、超链接式阅读、感官式阅读等新特征,这些特征也会对未来的阅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