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培训》2006,(9):14-14
为总结全国各地开展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和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部署“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开展,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实施,劳动保障部于2006年8月21日召开了技能岗位对接活动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情况通报视频会。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出席会议并讲话,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主持会议,副司长刘丹华通报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情况。江苏省、四川省南充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湖北省等地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地区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2.
为总结全国各地开展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和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部署“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开展,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实施,劳动保障部于2006年8月21日召开了技能岗位对接活动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情况通报视频会。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出席会议并讲话,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主持会议,副司长刘丹华通报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情况。江苏省、四川省南充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湖北省等地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地区的经验做法。张小建副部长在讲话中,要求各地把开展…  相似文献   

3.
劳动出版社党委书记柏莉介绍,劳动保障部最近出台了“5+1”行动计划。“5”指5个计划,即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导航计划;“1”是指一个行动,即技能岗位对接行动。前者是劳动保障部在职业培训领域的5个战略高地。后者是劳动保障部门促进就业与培训紧密结合的新的增长点。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国家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190万个新技师。通过校企合作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后备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发和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和评价体系。能力促创业计划——“十一五”期间对200万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80%以上。2006年国家拨出几个亿用于支持创业培训,同时劳动部门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帮助有意愿的创业者。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在5年时间内对4000万名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部门提供免费职业指导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我村技校紧紧围绕我村富余劳动力充足的实际,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村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培训》2007,(11):61-62
为贯彻落实《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配合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适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教材,可供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工择业要求,渭南市整合200所职业培训机构,严格遵循“先培训,后就业”和“先培训,后转移”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培训与扩大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行订单培训、按需培训和因人培训,免费为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每年培训3.5万名两年以上学制的高技能人才,25万名转移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五项计划之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全文共四大部分十条,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齐艳霞 《考试周刊》2011,(76):239-239
目前.我国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着对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巨大而迫切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对于缓解和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我在此就农民职业培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层次单一化、目的商业化、方向随机化以及生存和发展边缘化等现状严重影响其固有功能的发挥,难以在量、质上满足农村劳动力提高职业技术技能的基本要求,大大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此,应“亡羊补牢”,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多方合力夯实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扩大劳务输出,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当前农民自身素质、就业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解决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题,必须提高农民的从业技能,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大培训。计划2004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民1000万人,其中培训农业专业技能人才100万人,转移就业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西北职教》2007,(8):63-6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配合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现推荐一批适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教材供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使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岛开发区积极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工程,通过打造“三个平台”,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以加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能人才转变。自2005午以来,该区共有8883名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转为技能型人才,6500余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最近,江苏省劳动厅为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工作,向各县(市)下发了关于实施“百镇(乡)百万”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计划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开发就业,既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江苏省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要求全省在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的同时,从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中,实施“百镇(乡)百万”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计划,具体目标是:在三年中,每个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的…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等措施,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  相似文献   

19.
针对垫江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数大、文化素质不高、技术专长缺乏、就业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县领导普遍认为应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搭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平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发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差等问题,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下简称农转培训)已成为乡镇文化技术学校重要的培训任务之一。通过农转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整体素质是达到农民转移就业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搞好农转培训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