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名国画家陈全胜先生的杰作《聊斋志异》第一组邮票与小型张一面世即搏得满堂喝采。与12年前创作《三国演义》第一组邮票及小型张《千里走单骑》一样,陈先生在写实中采用了变形装饰画法。邮票《凤仪亭》、《煮酒论英雄》的笔法潇洒到了极至。《千里走单骑》中骏马的夸张画法却给人以古典美,整个画面的装饰性极强,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而陈先生这次《聊斋志异(第一组)》邮票和小型张的创作使我们更加领略到了精品的绝妙风采.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30日到2月3日,香港2004邮票博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邮博会以旅游为主题,香港邮政发行《2004年邮票博览会》旅游系列小型张6种,面值都是10港元,以及《叠影幻趣》、《香港景致》小型张。  相似文献   

3.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2):41-41
正当邮人对邮市不抱过大希望之时,近期邮品的反弹行情不期而至。以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缩量邮票和《君子兰》小全张为先锋,在1月初开始,悄然引领部分未被炒作过的新邮,走出了温和的攀升行情。《君子兰》小全张升幅最大,由9.5元攀升至春节后的14元,升幅达47.4%。由此促使《崂山》小全张和《奥运会》小型张的止跌反弹,2月初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21日,《聊斋志异》邮票在淄博举行首发式,特推出了一期《聊斋志异》(第一组)纪念邮简。邮简封面主图为蒲松龄故居内中堂布置的“聊斋”匾额,“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对联及蒲松龄画像。邮筒封背是“蒲松龄故居”速描画并配以字介绍。此纪念邮简折叠后成4号普通信封的规格。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系列邮票的发行丰富了我国方寸中的古典文学名著内容,从已经发行的第一组来看,我认为无论内容选择,还是设计与印制都是成功的,只是小型张的内容略有不足。 《聊斋志异》是一部由近500篇各自独立的小说  相似文献   

6.
近期邮市出现“井喷”行情。爆炒新邮,面值30多元一枚的《神舟飞船》邮票被疯炒到1300元天价。面值8元的《劳山道士》小型张也被炒到50元.面值20元一版的《永乐宫壁画》邮票也炒到80元。这种局面,邮人以为极不正常,非理性的行为可谓登峰造极,令人望而生畏,瞠目结舌。难怪有人说,把10年20年后的未来都炒完了。这样高的价位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炒家商家早已釜底抽薪胜利大逃亡了,行情急挫破位下跌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7.
东方鹤 《集邮博览》2001,(10):42-42
三月份邮市突然升温,新邮从近几年的“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白天鹅”,面市即告打折的尴尬局面似与邮人挥手告别,新邮不仅缩量邮品及小型张成为市场抢手货,就连正常发行高达1600万套的永乐宫壁画邮票也因其版式有所变化,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宠物。然而自聊斋小型张由50元开盘价一路盘跌至目前的20几元以来,永乐宫壁画亦在面市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80元开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1998年8月26日,随着《三国演义》(五)“空城计”小型张的面世,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历时整20年的“四大古典学名”邮票的发行正式宣告结束,它们与我国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一起,被集邮界合称为“四二曲”邮票,堪称20世纪中国邮票史上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宝木 《上海集邮》2000,(3):28-28
龙年伊始的邮市较春节前冷清得多,由于2月中旬股市火爆,邮市人流突然减少,大量两栖投资者弃邮从股,造成邮市成交量大幅萎缩,热点散淡。 热点围绕着1月底发行的《春节》小版张和小型张盘旋,春节前装  相似文献   

10.
陈利敏 《中国集邮》2001,(11):30-30
在此次邮市行情调整中,最坚挺的新邮要数《永乐宫壁画》邮票版票了,其最低探至每版45元后,受到众多买盘追捧,迅即拉升到每版50元以上价位,并且价位和成交量相对稳定,涨幅达150%,几乎与《劳山道士》、《武当山》小型张等并驾齐驱。分析其内在的优势有这么几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邮政部门自1956年始发小型张以来,至今已发行近百枚。这些小型张的选题及独特的邮票艺术形式,深受国内外集邮者的喜爱。近年,邮票投资者的取向也侧重于小型张,因而使其市场价格逐年上攀。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撷取新中国小型张佳作,从选题、发行背景、设计手法、印制特征、邮事轶闻、市场价格等方方面面作一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陈耀明 《中国集邮》2001,20(7):39-39
《聊斋志异(第一组)》,以硕大的票幅,精美的画面,为我国古典文学系列邮票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很受邮迷的喜爱。《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是山东淄川人,字留仙,自号“柳泉先生”,世人称他为“聊斋先生”,故居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255120洪山邮政支局)。此套邮票发行后,蒲家庄便成了邮迷们趋之若骛的“原地”了。但是,邮人们多有不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311604)也是&;lt;聊斋志异&;gt;邮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地。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00,(6):26-27
小型张(包括小全张,下同)在集邮界非常流行,在邮市上特别吃香,不少爱好者专门从事小型张的收集,且自成一个体系,甚至分类作展示,颇有情趣,也很受集邮者欢迎。小型张的发行目的可以说主要是为了集邮,因为用其作为邮资很不方便,这么大的一张“邮票”(连装饰性边纸)肯定会给用邮者带来粘贴上的麻烦。基于其邮政效用有限,因此小型张的发行有其特殊性,它可以采用超高面值邮资(不必考虑是否符合某种邮政业务的邮资);可以溢价出售(比邮票面值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5日香港发行《岁次丙戌》(狗年)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全张、无齿小型张(参见060206),为第3辑第7套生肖邮票,画面揉合了中国的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邮票的万花丛中,小型张尤为出类拔萃。集邮者往往因财力所限很难涉足那些顶尖珍邮,但中等收入或过着小康生活的集邮者基本上都可以在小型张板块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新中国优秀小型张,最责的3万多元,一般的市价几十元,中高档的花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在JT邮票编号100以内的小型张系列中,除T99《牡丹亭》发行量在209.5万枚以外,其它邮票的小型张发行量基本在几十万枚以内,100万左右只有T79m《益鸟》(101.22万)、T89m《簪花仕女图》(103万)两种。在JT邮票编号在100以内的小型张系列中,有如下几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三组《聊斋志异》14枚邮票、2枚小型张,合计16枚,历时3年便发行完毕,这种节奏,比生肖邮票的12年一轮回,“三国”、“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邮票5年10年快,迎合了邮人的心理,市场反应热烈。然而,从设计上看,还有不少遗憾。1.套用已有作品1992版的《聊斋志异全译白话》一书第70页插图是一个头戴“万字巾”的秀才,正掂起脚来隔窗看鬼在描画一张美女皮。一株松树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不仅有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西南的云南省就有“植物王国”的美誉。云南境内的山茶花、杜鹃花非常有名。1979年我国邮电部专门发行T37《云南山茶花》特种邮票一套十枚,同时还发行小型张邮票一枚,展示了十种原产我国云南地区婀娜多姿的山茶花品种。1991年我国发行T162《杜鹃花》特种邮票一套八枚,同时发行小型张邮票一枚,其中邮票上展示的大树杜鹃是仅产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区的杜鹃花品种。  相似文献   

18.
张绍先 《集邮博览》2001,(11):40-41
《中国集邮报》2001年9月7日的一期报道,使我们对当前的中国邮市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也是值得任何关注中国邮市的人进行深入研究的。我们欢迎这样的“亮牌”,它使我们明确了解到为什么直到现在的邮票发行体制和渠道,不能回归到正常的邮政体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01,(10):26-26
7月21日,香港邮政为庆祝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成立100周年而发行珍贵邮票小册子,同时发行纪念封一种。此邮票小册子扼述中电一百年来的发展,其内含邮票小型张2枚,每枚张上嵌入2枚邮票,各描绘一种香港常见林木,其面值及名称分别为:1130元,洋紫荆;2.50元,细叶榕;3.10元,木棉;5.00元,荷树,取材自1988年6月16日发行的《香港林木》邮票。  相似文献   

20.
在邮市,最受人们欢迎的也许就是小型张(包括小全张)了,几十几百元一枚的早就数不胜数,成千上万元身价的也已见多不怪。小型张作为邮票中的佳品,因设计精美和发行量较小,始终备受广大集邮者与投资者的喜爱,被人们称为“邮市贵族”。1956年1月1日发行的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小型张,拉开了新中国发行小型张的序幕,并开创了一套邮票多枚小型张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