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并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实施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要关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必须了解每位学生,注意开发课程资源,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对话式教学"的含义入手,讨论了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的四个主要模式,即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学生间的对话.通过对这四种模式的介绍和具体实施过程的探讨,加深教师对于"对话式教学"的理解,以便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对话式教学打破教学各要素的封闭与对立状态,倡导新的知识观、课程观、师生观,要求建构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对话式教学体系.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钱红 《儿童音乐》2008,(10):70-71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主要是在这种以"对话"是教学活动为重要特点的网状关系中进行的。语文教师在对话式教学活动中,要乐于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老师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搞好对话,让对话式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这就需要教师改变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实施"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多元、个性化的教学,是交互、灵动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那么,如何构建对话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方法,它体现出其崭新的教学风格与特征.要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保证课堂对话教学的实现,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话的主题应源于生活;掌握"工具"来维持促进对话;自主构建,学会"共享";文本对话与人际对话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平等的进行对话。教和学是师生对话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戴红 《成才之路》2013,(26):54-54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式教学"也逐步形成。对话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一、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这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要用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  相似文献   

10.
"对话互动"式教学由"生本对话"、"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家对话"五部分组成,其中"生本对话"是核心,其余四部分围绕它展开,为它服务.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使"对话互动"式教学由课内教师点拔延伸到课外自主阅读,通过激趣、授技,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对话式"语文教学 "对话式"语文教学以言语对话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它所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2.
俞洪波 《快乐阅读》2011,(18):42-42
语文对话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组合体,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沐春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对话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阅读教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般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往往是形式上的谈话,而新课标倡导的"对话"应是用真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对话"模式.一、构建平台,创设氛围  相似文献   

14.
"快乐课堂"追求的是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在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对话式教学是快乐课堂的源泉.我们强烈地感到教学是一个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对话教学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在互动交流、沟通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对话分为"真对话"与"假对话",对我们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许多教师也正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对话,在对话之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教学中的假对话. 一、语文教学中假对话的表现 1.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或学生会在教学对话中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使对话成为形式上的对话,失去对话的真正意义.例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崇拜谁?"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偶像,教师又问:"你们猜,老师最崇拜谁?"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最崇拜董存瑞."近百位听课教师发出了一阵笑声.在上述教例中,教师要说出的答案其实是一个隐瞒了真实意图的答案,这种假对话导致的是教师与学生真实自我的消失.  相似文献   

16.
"对话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也是对话教学实现的保障。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影响的根深蒂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基本没有得到发挥,使学生仍处于被动、次要的地位。通过努力建立平等、民主与秩序的对话氛围,并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作用和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使学生在"对话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7.
徐芳 《文教资料》2008,(5):89-90
"对话"式教学是指师生基于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式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对话关系中能适应生存、构建意义、创新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性.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通过合作和参与,促进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可塑性和自我意识强,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探讨式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因此,迫切要求教师进行教学互动,优化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9.
对话教学中的人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人说:"对话教学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这一革命性的课堂行为,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唱独角戏和学生"回收站"式的等待灌注知识的被动学习,使课堂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动所在,成了师生浮想联翩、创意生成的沃土.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何高效、高质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决定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反映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