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72页,是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比多比少的问题。它是在学生加深理解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切实感受"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道理,从而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0页。【教学目标】1.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提问,把握学生逻  相似文献   

3.
<正>"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小学数学的"双基"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直接影响到今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学会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解答。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倍”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设计者芦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2.使学生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习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画图、指图、补图、说图等步骤,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内在含义。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例题如下: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0页。【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借助现实情境中百分数的意  相似文献   

1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案执教者梧州市北环路小学黎冬莲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二册P33例2、例3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2.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经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能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正确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41页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17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经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能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正确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二册),是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在掌握同样多,大于、小于简单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大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相差的数组成;要求相差数,就是从较大数里去掉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联系减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  相似文献   

16.
姜甦  王忠民 《辽宁教育》2004,(7):117-119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三节"百分数的应用"例3.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借助微课在家学习,已掌握了原本课上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后,在课堂上,学生会带着学习经验有备而来。带着问题而来,会出现由学生引导课堂的局面。如何引领学生的学习向更高层次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场所,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应用题》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0页例5、例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41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分为正叙和反叙两种类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他们在理解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比正叙的要难,因此,这是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无论是正叙还是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都必须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学生在第二册里已弄清了较大数是由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和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合起来的,求较大数用加法算。如:“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红花是较大数,红花有5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